
《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物理一轮课下作业第1章第一讲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必修1.doc
5页用心 爱心 专心 - 1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北京时间 12 月 11 日 15时 22 分,2009 年东亚运动会结束了男子 110 米跨栏决赛争夺,中国选手刘翔轻松地以 13 秒 66 的成绩获得第一,赢得了他复出之后的第三项赛事冠军,关于刘翔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刘翔在跨栏过程中,可以看做质点B.教练为了分析刘翔的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D.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解析: 刘翔在跨栏过程中,若只考虑他的速度,无需关注其跨栏动作的细节,可以看做质点.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时,如果作为质点,则其摆臂、跨栏等动作细节将被掩盖,无法研究,所以就不能看做质点.因此,能否将一个物体看做质点,关键是物体自身因素对我们所研究问题的影响, 而不能笼统地说行或不行.答案: D 2.湖中 O 点有一观察站, 一小船从 O 点出发向东行驶 4 km,又向北行驶 3 km,则 O 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A.小船的位置变化了 7 kmB.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 7 kmC.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 5 kmD.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 37°方向,5 km 处解析: 小船位置的变化不是取决于其具体的运动路径,而是决定于它的首末位置,即位移,而位移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小船虽然运动了 7 km, 但在 O 点的观察员看来,它离自己的距离是 km=5 km,方向要用角度表示,sin θ = =0.6,所以 θ =37°,如下42+ 3235图所示.答案: D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 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解析: 因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故物体速度要增加,只是速度增加变慢一些,最后速度达到最大值.因质点沿直线运动方向不变,所以位移一直增大.答案: B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用心 爱心 专心 - 2 -A.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解析: 速度是否增加,与加速度的正负无关,只与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有关,故 A 错;“速度变化得越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 越大,即加速度 a 越大,B 正确;加速度Δ vt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 v=0 以后就反向运动,故 C 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尽管加速度在变小,但物体仍在加速,直到加速度 a=0,速度就达到最大了,故 D 错.答案: B5.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是物体的相对运动和参考系等相关知识点.由于飞机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当物体自由释放的瞬间物体具有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度,则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处于飞机的正下方,选项 B 错;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选项 A 错误;在地面上看物体的运动,由于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只受重力的作用,因此物体做平抛运动,则 C 对 D 错.答案: C6.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图中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姿.她们站在离水面 10 m 高的跳台上跳下,若只研究运动员入水前及入水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C.以陈若琳为参考系,王鑫做竖直上抛运动D.跳水过程中陈若琳和王鑫的重心位置相对她们自己是变化的答案: D7.(2011·广州模拟)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右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A.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用心 爱心 专心 - 3 -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D.汽车上 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解析: 限速标志上的数值为这一路段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的最大值,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值,不能超过这一规定值,故只有 C 正确.答案: C8.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 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所示,这几种情况下:①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 ②他走过的路程相同 ③他的位置变动是不同的 ④他的位移是相同的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答案: C9.如右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 AB、ABC、 ABCD、 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1 m/sB.物体在 A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m/s52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 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 A 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 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解析: = , AB 段位移为 1 m, =1 m/s,A 说法对;同理 ABC 段位移为 m,平均vxt v 5速度为 m/s,B 说法对;Δ t 越小,该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接近该位移内的某点瞬时速度,52所以 C 说法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速度才等于该段位移的平均速度,D说法错.正确选项为 D.答案: D10.客车运能是指一辆客车单位时间最多能够运送的人数.某景区客运索道(如下图)的客车容量为 50 人/车,它从起始站运行至终点站单程用时 10 分钟.该客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和每小时的运能约为( )用心 爱心 专心 - 4 -A.5 m/s,300 人 B.5 m/s,600 人C.3 m/s,600 人 D.3 m/s,300 人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数据,其平均速度 = =5 m/s.因单程用时 10 分钟,则 1 小时vxt运送 6 次,其每小时的运能为 50 人×6=300 人.答案: A二、非选择题11.火车在甲、乙两站之间匀速行驶,一位乘客根据铁路旁电杆的标号观察火车的运动情况.在 5 min 时间里,他看见电杆的标号从 100 增到 200.如果已知两根电杆之间的距离是50 m,甲、乙两站相距 x=72 km,那么火车从甲站到乙站需要多少时间?解析: 甲、乙两 站间的距离为x=72 km =7.2×10 4 m.5 min 内行进位移为x′=100×50 m=5 000 m,故平均速度= = m/s= m/svx′Δ t 5 0005×60 503从甲站到乙站所需时间t= = =4 320 s=1.2 h.xv 7.2×104 m503 m/s答案: 4 320 s 或 1.2 h12.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 500 g(g=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1)一辆以 72 km/h 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 54 km/h 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 2.1×10-3 s,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分别为 4 s、3 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3)为避免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车距离至少为多少?解析: (1)摩 托车与货车相撞瞬间,货车的速度几乎不变,摩托车的速度反向,大小与货车速度相同,因此,摩托车速度的变化 Δ v=72 km/h-(-54 km/h)=126 km/h=35 m/s所以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 a= = m/s2=16 667 m/s2=1 666.7g>500g,Δ vΔ t 352.1×10- 3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用心 爱心 专心 - 5 -(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 a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 a1= , a2=Δ v1Δ t1Δ v2Δ t2所以 a1∶ a2= ∶Δ v1Δ t1 Δ v2Δ t2= ∶ =1∶1.204 153(3)x= x1+ x2= t1+ t2=62.5 m.v12 v22答案: (1)有生命危险 (2)1∶1 (3)62.5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