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题训练54战争与文化交锋.docx
5页课题训练54 战争与文化交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3·山东枣庄模拟]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起兵东征,吞并波斯,入侵印度远征军中不仅有骁勇善战的将士,还有不少工程师、地理学家、哲学家等专门人才他们一边征战,一边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据此可知,亚历山大的东征( )A.造成希腊文化的断层B.凿通了亚欧的商贸通道C.导致东方文明的衰落D.有利于东西方文化融汇2.[2023·山东泰安考试]观察下表,造成“希腊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时代内容 希腊时代(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4年~前30年)社会思想理想主义、地方主义现实主义、国际主义教育私学盛行公学盛行商业有限的商业活动广泛的海路商业活动A.罗马帝国的建立B.“世界帝国”的出现C.海洋文明的影响D.世界性航路逐渐形成3.[2023·山东菏泽期末]当蒙古部落之间的征战结束后,蒙古帝国的对外征服便开始了草原游牧生活是经济活动中最专业化和单一化的形式之一他们)很少能自给自足,游牧民与定居者的跨越军事边界的商业交往经常受到南面农业帝国的限制,而唯利是图的商人与游牧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因为这种共同利益,在对外征服中他们将协调行动,给定居文明以致命的打击。
由此产生的影响是( )A.游牧民族逐步转向了定居的农耕经济B.蒙古贵族采取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C.蒙古帝国发动对保守农业帝国的征服D.蒙古的对外征服阻碍科技文化交流4.[2023·辽宁葫芦岛协作校联考]亚历山大率领大军灭亡了波斯帝国,将马其顿的统治推向两河流域、埃及、伊朗高原,一路直逼印度河沿岸亚历山大去世后,虽然出现了政治分裂,但希腊、埃及、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密切交往和相互交融,“希腊化”蔚然成风这表明( )A.战争客观上增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B.“希腊化”的出现得益于波斯帝国的灭亡C.亚历山大东征开始打破东西方文明隔阂D.亚历山大传承并发扬了东方先进文明5.波斯帝国相继征服了巴比伦、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等地,在波斯人统治期间,希腊、小亚细亚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和相互适应,开始了希腊化的进程这反映了( )A.希腊文明的产生得益于波斯帝国的征服B.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C.战争深刻影响了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D.波斯帝国是东方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6.日本学者杉山正明曾说“到了全无草原和中华之界限的名副其实的世界帝国蒙古,整个欧亚大陆才基本上成为一个开放的世界,一时打开了远远超越陆地和海域界限的往来和交流。
作为其支撑的核心地区,无疑是中华他意在说明( )A.元朝以前亚欧大陆并未实现交流B.元朝的民族融合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C.蒙古帝国促进了亚欧大陆文明的交流D.蒙古帝国的疆域空前辽阔7.[2023·浙江嘉兴模拟预测]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年)在《皇村回忆》中写道,拿破仑是“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对此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A.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战争的行为深恶痛绝B.普希金与拿破仑是同时代人,评价真实可信C.普希金作为诗人对拿破仑的评价不具有史学价值D.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已成定论,此评价不可信8.[2023·天津市和平区一模]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随着东征,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A.是一次掠夺性战争B.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D.希腊文化渗透到各个阶层9.[2023·山东德州月考]19世纪初,在俄国,一些贵族青年军官在参加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中,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1825年12月发动了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传播了革命思想。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战争推动了社会思想的变革B.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在俄国传播C.青年军官维护沙皇专制统治D.民族统一成为俄国社会呼声10.[2023·山东师大附中期中]拿破仑以深信不疑的热情坚持把他的《拿破仑法典》移植到附庸国去他认为这个法典是根据正义和人类关系的本质制订的,因此应适用于一切国家,仅需略作修改就行从西班牙到波兰,从易北河河口到墨西拿海峡,所有的附庸国都着手进行了改革这一措施( )A.有利于附庸国法治思想的传播B.树立了拿破仑在整个欧洲的权威C.引发了被侵略国家的强烈不满D.重构了十七世纪欧洲的政治文化二、非选择题(14分)11.[2023·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三模]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在客观上也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 恩格斯说:“对拿破仑的胜利就是欧洲的君主国对法国革命的胜利”然而,法国大革命所开辟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并不会因为拿破仑帝国的覆灭而停止前进的步伐——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战争与文化的交锋”为题,结合世界历史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字数要求:250~300字)课题训练54 战争与文化交锋1.解析:远征军中的大批专门人才收集资料和绘制地图,并与当地哲人交往,这有利于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D项正确;亚历山大的“东征”与希腊文化的断层无关,A项错误;凿通亚欧商贸通道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B项错误;东方文明没有衰落,C项错误。
答案:D2.解析:公元前5~前4世纪的希腊时代是希腊城邦时代,地方主义、私学、有限的商业活动与城邦意识有关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埃及、波斯等地,建立亚历山大帝国,任用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突破了城邦意识的局限,故选B项;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且罗马未被希腊化,排除A项;无论希腊时代还是希腊化时代的国家都有海洋文明色彩,排除C项;世界性航路逐渐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D项答案:B3.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蒙古以草原畜牧业为经济基础,不能自给自足,加之需要长期维持强大军事实力以应对其他部族侵略,需要对农耕地区进行掠夺,以获得必需物资,故选C项;“游牧民族逐步转向了定居的农耕经济”并非其影响,排除A;草原游牧生活的专业化和单一化特点,使生产生活资料无法自给自足,因此蒙古鼓励商业发展并对科技文化交流持包容态度,排除B、D答案:C4.解析:据材料可知战争客观上增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A项正确;“希腊化”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亚历山大东征将希腊文化传入东方,排除B项;东西方文明交流并不是从亚历山大东征开始的,排除C项;亚历山大传承并发扬了古希腊文明,排除D项答案:A5.解析:据材料“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和相互适应”可知,波斯帝国对巴比伦、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等地的征服,促进了东西方不同文明的交流和共处,故选B项;结合所学,希腊文明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并非得益于波斯帝国的征服,排除A项;战争对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有一定影响,但选项中“深刻影响”夸大了波斯帝国征服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突出的是波斯帝国的军事征服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用,并非单方面继承和发扬东方文明,排除D项。
答案:B6.解析:材料指出蒙古帝国建立后,整个欧亚大陆才基本上成为一个开放的世界,强调蒙古帝国对亚欧大陆之间文明交流的重要作用,故选C项;早在张骞出使西域后,亚欧大陆就存在交流,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民族融合的作用,排除B项;“蒙古帝国的疆域空前辽阔”并非材料主旨,材料强调蒙古帝国与欧亚大陆交流的关系,排除D项答案:C7.解析:“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等信息表达了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战争的反对和厌恶之情,故选A项;普希金与拿破仑是同时代人的说法是对的,但不能据此说明其评价是真实可信的,排除B项;普希金作为诗人看到了拿破仑发动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破坏,这是值得肯定的,不能说不具有史学价值,排除C项;虽然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已成定论,但并不能说明普希金的评价是错误的和不可信的,排除D项答案:A8.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亚历山大东征过程中,“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并且“随着东征,巴比伦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据此可知,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文化的交流,故选C项;题干内容主要述及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并没有述及其“掠夺”的性质,排除A项;题干所述内容主要涉及东西方文化,并没有涉及“经济”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了在亚历山大东征过程中,“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
并不能据此扩大为“希腊文化渗透到各个阶层”,排除D项答案:C9.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前期,参加对拿破仑战争的俄国青年军官受启蒙思想影响,传播和实践革命思想,说明战争推动了社会思想的变革,故选A项;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而非社会主义思想,排除B;青年军官维护沙皇专制统治与“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发动了武装起义”不符,排除C;材料不能说明“民族统一”是当时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社会的呼声,排除D答案:A10.解析:在拿破仑的推动下,法国的附庸国都以拿破仑颁布的《拿破仑法典》为蓝本进行了改革,这有利于法治思想在附庸国的传播,故选A项;“整个欧洲”说法绝对,排除B;拿破仑压迫被征服地区,掠夺财富、摊派兵役,引发了被侵略国家的强烈不满,但这与材料无关,排除C;材料不涉及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排除D答案:A11.解析:分析题目,战争与文化的交锋,即承认战争残酷的同时强调战争在客观上对世界文明交融和进步也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发生了无数次的战争,每个时代战争的起因不尽相同,就其时间分期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的战争带有一定的扩张性,大多是为了开疆拓土,不断扩大国土的范围和掠夺无尽的财富,以建立庞大的帝国系统彰显权威作为主要目的;当资本主义兴起后,主要是西方国家开始践行重商主义的政策,从国家层面进行原始的资本积累,通过不断建立殖民地和海外贸易的方式进行掠夺和斗争,在此过程中西方各国为了争夺殖民地或世界霸主地位不断的发动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也使得世界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无产阶级崛起,社会主义制度诞生,新兴民族国家的不断出现,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综上所述,战争无疑是残酷的,但却又实实在在的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是世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答案:分值标准水平四:13~14分观点正确;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运用多个史实论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表达准确水平三:9~12分观点比较正确;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运用多个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较紧密;逻辑清晰;语言表达较准确水平二:5~8分观点不够准确;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运用多个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较紧密;逻辑清晰;语言表达较准确水平一:0~4分观点不够准确;论据不够明确,角度单一,史实不充分或不准确;史论结合不紧密;逻辑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示例:战争与文化交锋每个时代的战争起因不同,奴隶社会和封建时代的人们通过战争开疆拓土,建立帝国;资本主义兴起后,各大国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而进行的战争曾发展为世界大战这些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破坏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