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下成功之道全集》读后感2300字.docx
9页《松下成功之道全集》读后感2300字 《松下成功之道全集》读后感松下的水坝式经营法松下幸之助,1894年11月27日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和佐村,19xx年去世9岁那年他没有上完小学四年级就退学当学徒19xx年,23岁的松下在大坂建立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并在其苦心经营下成为当今世界闻名的松下电器集团19xx年松下幸之助首次成为日本最高收入者,从那时起直到19xx年的63年中,有10年他的收人均为日本第一位,有6年居第二位,他的个人资产达到3500亿日圆尽管松下幸之助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但他的性格、为人依然是典型的大坂商人样子:腿短、身长,见到陌生人先低头哈腰,说起话来小声小气,生怕吓着了对方松下在经营公司的同时,也关心政治、文化和国际问题,经常在各地举行演讲,并有许多著作日本人民非常尊敬和崇拜他,称之为“经营之神”,“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者”,他的思想被称为松下哲学松下认为维持企业的稳定成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了使企业确实能够稳定地发展,水坝式经营是很重要的观念1《松下成功之道全集》读后感水坝的目的是拦阻和储存河川的水,随着季节或气候的变化,经常保持必要的用水量企业也需要有这种调节和运用的机制,才能稳定发展。
如果公司的各部问都能象水坝一样,一旦外界情况发生变化,也不会受很大影响,而能够维持稳定的发展,这就是“水坝式经营”的观念在企业中,不论设备、资金、人员、库存、技术、企划或新产品的开发等各方面都必须有水坝,并发挥其功能换句话说,在经营上各方面都要保留宽裕的运用弹性 例如资金,假设经营一个需要10亿元资金的事业,如果只准备10亿元,万一发生事情,10亿元不够时,问题就不能够得到解决因此需要10亿元时不妨准备11亿元或12亿元的资金,这就是资金水坝关于资金问题,松下还发表过他的特殊看法日本在一段时期内流行过银行要求公司把从银行贷款中的一部分再存入银行的做法,许多企业指责银行的做法太过分了松下却说:“50多年来,我一直是这样做的,我从银行借钱的时候,只需借1万元就够了,可是我多借些,借了2万元,然后把剩余的1万元钱又原封不动地作为定期存款存入银行看起来是赔钱的,但是我却不那么认为我是把它当成保险金有了这笔保险金,在需要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提出来使用,而且银行总是十分信任我”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资金水坝的建立方法2《松下成功之道全集》读后感例如生产设备,如果只有生产设备的使用率达到100%才会赢利,那对企业来讲是非常危险的。
换句话说,平时即使只运用80%或9O%的生产设备,企业也应该有获利的能力那么一旦市场需求量突然增加时,因为设备有余,才可以立即提高生产量,达到市场的要求这就是设备水坝发挥了作用另外,经常保持适当的库存,以应付需要的激增,不断开发新产品,永远要为下一次的新产品做准备,这些都应在制订企业的发展计划中有所考虑如果公司能随时运用这种水坝式的经营法,即使外界有变化,也一定能够迅速而妥当地应付这种变化,维持稳定的经营与成长这就好象水坝在于旱时能通过泻洪来解决水源短缺的问题一样但是,还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设备水坝”或“库存水坝”并不是设备闲置或库存过剩如果一个企业预估它的销售量,并根据这一预测来购置设备和决定生产量,却因为卖不出去而有库存,设备也没有完全利用,这和水坝式经营没有关系这只不过是估计错误所造成的,而这种剩余是不应该发生的松下特别强调水坝式经营是基于正确的估计,事先保留10%或20%的准备3《松下成功之道全集》读后感松下同时认为,除了有形的经营水坝,还有更加重要的“心理水坝”,也就是企业经营者要具有 水坝经营观念如果能以水坝意识去经营,就会根据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而拟订不同的水坝式经营方法。
为了经营上有所发展,在一切方面都应做到留有余地,而那种只顾眼前的做法是十分危险的水坝式经营不是靠眼前的利益而获益的,如果仅仅筑起资金、设备水坝并无法在短期内产生利润但是采取水坝式经营从长远角度来看则比较可靠,很少出现失败的结局所以企业如果希望长期稳定地发展,就必须筑建经营中的水坝在我国有许多的企业取得一时性成功之后,往往没有多长时间就走向衰退,使得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左右,形成了各领风骚三五载,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但是不能克服过度扩张的风险是一个共同的原因而松下就是通过水坝式经营方法克服这种风险的这种被他自己称为经营秘诀之一的“经营要留有余地”的思想,或者叫做水坝式经营哲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永续经营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是值得我们的企业经营者借鉴和学习的4《松下成功之道全集》读后感松下幸之助论困难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会遇到不少困难的事情,困难面前怎么办?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寻求解决的一个问题根据过去的经验,我有一个很明确的信念,即使是最困难的事,只要自己有适当的准备,有心寻求解决之道,必能找到办法去解决解决困难的方式有许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认清事情的真相,冷静思考引起困难的真正原因。
也就是要在困难事情一露出破绽时,自己就要觉察到,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即使是有丰功伟绩的人,也不敢说自己不曾失败正国为有过多次的失败,才会得到多次的经验;经过几次教训后,才能够成熟起来如果不肯承认失败,就永远不会进步要是在失败面前强调客观原因,抱怨他人,就只会使自己一再地处在失败和不幸的漩涡之中当遇到事情不顺利时,自己不要找一堆理由推卸责任事实上做事不顺利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能事先察各种种造成困难的原因,并予以排除,就不至于发生问题了很多事情的失败,往往是因为忽略了该做的事,或是即使注意到也没有去做所以,如果遭遇挫折,该反省的是自己,而不应把失败归咎于别人5第二篇:松下成功之道 2600字松下成功之道:经营就是下雨打伞 松下为什么能够成功?成功的内因是什么?现在应往什么方向发展? 我还是从松下幸之助讲过的一句话说起,有一位记者问他,什么叫经营?他脱口而出,“下雨打伞就是经营”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却包含着很深的管理学内涵大家都知道,外部的经营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从松下电器走过的历史来讲,它就是在不断地适应环境,在不断地变化的外部环境当中预测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才有今天的发展,这是一个很浅的道理。
但现在,环境在往什么方向走?怎么预测环境?管理的走势是什么?这是摆在我们企业,无论是中国的企业还是跨国公司面前的难题,CEO每天都在“看天气”,随时随地在调整和做出判断这种判断对所有的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会“预测天气”,不知道外部经营环境对企业将造成的影响以及自己将要做出的决断,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严重问题 如何“看天气” 面向二十一世纪,判断环境,我觉得有关键的几点: 第一,大环境经济环境、经济的走势,不做这样的判断,不研究经济的走势,企业发展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第二,技术发展的走势 第三,管理,企业内部的管理,到底它的走势是什么 以跨国公司为例,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引领着世界发展、经济发展的潮流,全世界跨国公司共有4万至5万家,占了全球国际贸易总量的2/3,知识产权,几乎占了全球总量的90%以上以美国、日本为首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创新,同样引领着全球的潮流,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我想从下雨打伞说起,从管理角度,谈一下二十一世纪必备的企业经营素质 首先要有低成本、快速度、粗短廉的经营模式, 第一、是粗所谓粗,就是信息量要越多越好,在一个信息管道里信息量越多,对你的经营决策判断越有好处。
第二、是短现在是顾客导向时代,开发、制造中间环节越短越好,现在叫4S或5S,平面化、网络化也充分体现在这里面 第三、是廉,就是低成本化现在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松下中国初期建立营业公司,我们到日本调查,从商品出厂到消费者手里,占总成本4060%的都是流通成本,现在没有哪家企业敢这么高所以这种低成本化将要贯彻整个产业链的全部环节这是所有企业必须要走的路 管理模式如何创新 管理模式的创新有什么课题呢?我刚才谈到作为一个企业家你要看天气、要做出判断,不管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另外做企业还要预测你的行业、要研究市场、要预测、做出你的判断,仅研究宏观或微观是不可能的这种判断有助决策者确定公司发展的方针和战略 企业不可能没有确定的目标,不管中期目标还是年度目标,都要确定目标确定目标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执行力,你能有效的执行吗?执行力表现在哪里?目前我们再用过去传统的说法已经不行了,三年前我在清华管理学院给大家讲,日本的管理有三大法宝:事业估值、年度序列、终身雇佣这都是三四年前的情况了,现在早过时了现在有了信息技术,诞生了ERP,ERP在企业到底怎么用?研究新加坡、美国、日本,哪个好?那都只是手段,根据企业的情况来选择。
在这里讲一种手段: 第一,业务流程再造 第二,组织架构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组织架构的概念就是两个 一个是平面化,中间层次越短越好拿我们松下来讲,过去从顾客开始到零售商、批发商,到营业员,到分公司经理,一直到总经理总共13个程序,效率怎么能提高,怎么能掌握现在的个性化时代呢?所以组织架构的平面化是大势所趋 关于业务流程再造,这是一个新的整合,里面是企业,外边是包括了从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一直到内部的管理,再到批发商、零售商,一直到客户,是整个系统的整合目前,象这样大的业务流程供应链的整合,跨国公司基本上都在做只是叫法不一样,比如松下现在叫“制造力强化”,再举举松下的例子吧 目前,松下在华企业有60家,共66000人,一年将近400亿元的营业额,中国是最大的制造基地,是最大的制造国现在松下在中国有很多家配套企业,我管上游叫供应链,下游叫服务链,这个链构成了完整的供应链在中国与松下相关联的企业共有3千家,让松下在中国的企业,带动在全球的其他企业,比如马来西亚、日本的企业,形成大的供应链,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业务流程再造包括什么呢?拿上游链来说,它必须要跟所有与松下配套的供应商所在的企业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大家形成一个理念的共识。
团队精神“菠菜法则” 最后,我讲如何培养团队精神,形成团队的合力 第一,企业的团队精神因为执行力要靠团队,怎么培养?当然,最基本的两点,要教育员工的敬业精神,在工作当中培养他们的技能,当然是所有企业都要去做的但是,光这样教育还不够,我曾买了一本书:《企业凝聚力》,从理想教育开始,到爱社会教育,然后爱厂、爱家、爱人,都是一个爱,教育来教育去,结果企业还是缺乏团队的合力,怎么让企业能够自动的循环起来?所以我有时候讲,企业未来的领导应该像空气,空气什么样?是摸不着、看不见、可是离不开,未来领导就应该是这样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一直观察日本企业,为什么团队精神比较强呢?后来我悟出一个道理,他们有一个“菠菜法则”,后来我从中总结出培养员工的“八个字”习惯,企业的团队可能就会有强大的力量哪八个字呢? 第一,计划公司有目标,各个部门也一定有目标,根据目标,员工从上到下都要做计划,多数员工是在写具体执行计划 第二,协调协调是什么呢?为了实现这个计划,要办这个事,跟刘老师有关系,我不能等着开会,而是把这个计划告诉你,几点几分你得出来接待,看有没有问题,所以日本最流行的两个字叫“确认”大家都确认了,这个计划就落实了,所以协调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沟通所谓沟通,因为随时随地要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的跟自己有关,有的没关,如果有很重要的信息,需要与很多的人沟通时,以前靠笔写,中国话叫传阅,现在网上使用横向沟通,很快大家都知道了,所以信息沟通,在相关部门之间迅速的传递,大家叫信息共享,非常重要 第四,总结总结是所有人都需要做,写字楼工作的职员,出差或晚上工作结束后,一定要用最简练的语言进行总结:今天我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