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x
5页试论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激励教育是通过设定一定的激励刺激激发人们的动机、调动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激励教育的价值包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意志力、质疑能力、想象力等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目标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激励实施时应遵循内、外因、个体、全体、物质、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具体的应用策略有树立“激励理念”、营造和谐氛围、开展激励实践活动、活用激励方法关键词:激励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激励就是利用外部诱因调动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被激励者能够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向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方法[1]行为科学指出人是需要激励的,一个人的行为的发生和动机的强弱与激励密切相关将激励引入教育领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正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一、激励教育激励教育作为教育新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90年代初其具体是通过设定一定的激励刺激激发人们的动机、调动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2]通过激励教育可以发挥帮助教育对象提高思想觉悟、端正思想认知、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并持之以恒的作用。
2.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价值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奖励、榜样、创设情景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爱语文的内在动机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帮助学生摆脱失败感、增强意志力、树立自信心是学生学习和热爱学习的基本前提③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的能力,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积极思维的具体表现就是敢于质疑,激励的课堂上没有绝对,有的是解放思想、大胆提问和质疑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即使不着边际也不要嘲笑和呵斥,而是宽容对待和肯定,你会发现学生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2. 目标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②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③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激励3. 原则①内、外因结合原则:教育过程中教为外因,包括一切对学生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教学行为手段;学为内因,包括学生好奇心、求知欲[3]内外因结合即“教”和“学”的紧密结合、相互激励②个体、全体结合原则:激励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立个体特点、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③物质、精神结合原则:物质与精神激励优势互补才能实现激励教育的最大功效。
物质激励是对学生积极进取的现实肯定,但也应实现对其精神的激励,如颁发奖状、荣誉称号,甚至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朵小红花等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精神激励2. 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 树立“激励理念”教师是激励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激励教育理念激励教育不是立竿见影或者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只有教师时刻将激励教育放在心中,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恰当运用,让激励成为教学的习惯,使得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心理体验是愉快的,使得教学方法是启发的、手段是激励的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文《四季》时,教师提问“雨是怎么来的?”小学生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有的说“雨是云朵感冒了打了个打喷嚏”有的说“雨是太阳公公伤心了,偷偷多在云朵后面掉眼泪”......对孩子们的“不着边际”不要急于苛责,没有什么比童心和想象力更重要了,教师应当从“讲台上走下来”融入学生之中,看到孩子们的优点和可爱,教师自身也才能够避免职业倦怠,体会到工作的乐趣2. 营造和谐氛围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热情[4]例如我们可以对教室进行环境设计,在黑板上涂写一些具有激励作用的名言警句来烘托气氛,如“聪明出于勤奋”、“有志者事竟成”等。
学生抬头低头之间看到这些文字标语就会对心理产生影响或者可以在墙角粘贴光荣榜等,让学生看到与同学之间的差异,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氛围不仅仅指的是学习环境,还包括了课堂教学情境氛围,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激励情境激励情境的创设离不开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例如学习《一夜工作》时,当学生A阅读“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时不自觉的加了一个感叹词“啊”,教师就可以趁机提问:“你在读到这里的时候为什么会加一个“啊”字呀”,学生A在明晰自己内心的感受后作出回答:“为了表达崇敬之情”提问是传授知识的桥梁和学情反馈的渠道,教师的提问应当具有启发和激励性,问题的难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恰如其分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3. 开展激励实践活动托威斯泰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让自己什么都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抄写所以语文教学应注重开展实践活动来鼓励学生动脑进行大胆创新[5]例如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经常在课堂教学时可以看到学生不专心听课、交头接耳、作业也完成的不认真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就可以举办评比竞赛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氛围,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各方面的比赛,优胜小组可以获得物质或精神激励(小红花、荣誉称号、橡皮、笔记本等)。
再如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可以当做剧本进行表演,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以《雪孩子》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将小兔子和雪孩子玩耍、小兔子看到雪孩子融化时的场景表演出来这些细节课文内容没有写到正好给了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4. 活用激励方法激励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依据具体的情况恰当的活用激励方法从而实现激励最大化例如依据小学生喜欢模仿、好胜心强的特点可以进行榜样激励[6]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向周恩来一样成为一个胸怀大志、以国家富强为己任的人,从而增强学习动力也可以以学生身边的人为榜样,如班级中的先进分子、特长生、成绩好的学生等树立榜样学生就有了进步的目标,在接近、超越榜样的过程中就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再如评价激励法,传统的教学评价一般是结果评价,对于过程的评价关注很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就可以进行激励式评价如设置奖励花榜,其中红色的花奖励给专心听讲的孩子、蓝色花奖励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黄色花奖励给认真作业的孩子、粉色花经历给朗诵、背诵好的孩子,集齐十朵花就可以兑换一个奖状这样的评价方式兼顾了各个层次的学生,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束语每一个小朋友都是带着好好学习的愿望上学我们教育者就应当擅于使用各种形式的激励教育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为学生搭建热爱学习的道路,以爱心为基石、以信任为路标、以理解为导向,给孩子们鼓励和赞许,让教育事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参考文献[1]张凯.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思路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43):235.[2]吴凤英.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2019(4):165.[3]赖远青.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趣、活、实"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外语文,2016(1):125.[4]傅虹霞.论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学习),2018(6):35.[5]丰建鸿.浅谈激励教育模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48.[6]冯世彬.将激励教育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的探讨[J].南北桥,2018(11):8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