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9700字.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3499835
  • 上传时间:2022-06-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42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7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9700字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史背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出版于1880年,是恩格斯应保·拉法格的请求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引论》的第1章、第3编的第1章和第2章)改写成为一篇独立的通俗的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是一部全面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著作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国际工人运动从高潮时期转入低潮时期,革命处于和平发展时期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在各国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从思想上、组织上为革命做准备,以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但是统治阶级害怕本国革命力量的发展,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大肆的攻击和污蔑同时,各种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也在工人运动中流传、扩散,阻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其中,德国柏林大学的讲师欧根·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很有市场他在70年代连续出版了《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讲义》和《哲学教程》,宣传折衷主义哲学、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全面攻击马克思主义所以,恩格斯写了《反杜林论》在哲学方面,批判了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形而上学,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批判了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1880年,为了向法国的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当时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帮助法国工人建立革命政党,从而更好地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应法国工人党的革命派、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的请求,恩格斯把《反杜林系统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即引论中的第一章“概论”,第三编的一、二两章抽出来汇集在一起,作了一些修改后,由拉法格译成法文,同年5月在巴黎出版原来名叫《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1883年出法文版时改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五·四”前后已在我国开始流传,19xx年时曾被毛泽东同志列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必读书目,多年来也是我党干部的必读书目之一《德文第一版序言》和《英文版导言》全书由《德文第一版序言》《英文版导言》和正文三章组成《序言》是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序言》和《导言》中,介绍了写作意图、经过和撰写内容上的安排在《英文版导言》中,着重分析了资产阶级怎样从革命的阶级走向反动的阶级,并揭示唯物主义与宗教、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斗争的阶级实质和历史过程,教育无产阶级要用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并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17世纪时,英国原是欧洲的现代唯物论的最初发祥地,为什么到了19世纪唯物论在英国反而遭仇视呢?为什么当时英国资产阶级要抓住宗教而反对唯物论呢?其它国家的资产阶级,如德、法资产阶级开始也是拥护唯物论的,为什么后来也像英国资产阶级一样反对唯物论而开始宣传宗教呢?宗教对资产阶级到底有什么用处?恩格斯对这些问题在《导言》中进行了分析,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资产阶级对唯物主义、对宗教态度的变化的分析,使英国工人阶级认清资产阶级,认清宗教的本质,帮助英国工人阶级摆脱唯心主义和宗教的影响,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推进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1.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的发展考察了资产阶级从提倡唯物主义反对宗教发展到提倡宗教反对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14世纪左右,英国资本主义处于简单协作阶段,当时宗教占统治地位,唯物主义观点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有所发展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进入了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为发展社会生产力,需要自然科学,所以提倡唯物主义,反对宗教迷信19世纪中叶,英国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资产阶级一方面为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然科学而提倡唯物主义,另一方面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有了很大发展所以资产阶级又转向宗教,以此作为操纵人民的工具,不可知论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出来的2.恩格斯列举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并进一步分析、批判了不可知论恩格斯批判了不可知论的错误,指出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断地实践,就能不断地发展认识不能说世界不能被认识,只能说还有很多我们尚未认识的需要我们去认识,也不能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就认为世界不能被认识3.恩格斯考察了资产阶级与宗教的关系资产阶级逐渐转向宗教的过程是与英国内阶级矛盾的发展相一致的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如果没有农民和城市平民的支持与参加,单靠资产阶级决不能把斗争进行到底。

      所以资产阶级把斗争矛头指向了宗教,因为宗教是封建制度的支柱和中心,但是当资产阶级成了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以后,就抛弃了人民,开始与统治阶级的其它部分一起镇压广大劳动群众,在思想上就是用宗教来操纵人民,宗教的影响是资产阶级镇压劳动人民群众的手段之一政治上,扩大了选举权,这一方面是“迫不得已”,另一方面也是“从长计议”,拉拢无产阶级这样,资产阶级最终从革命走向反动但是,宗教不能“长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保护物”、“任何宗教教义都不足以支持一个摇摇欲坠的社会”,宗教挽救不了资本主义制度所以恩格斯在《导言》的最后还谈到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如何在英国胜利的问题,说明英国工人运动正在发展,并在逐步吸收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社会主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社会主义的胜利,至少要英、法、德三国工人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得到保证,社会主义在欧洲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各国工人的共同努力归纳起来说,《英文版导言》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1.分析资产阶级如何从革命走向反动,揭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与宗教的斗争的阶级实质和历史过程,捍卫和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2.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斗争中不断得到传播。

      3.社会主义要在欧洲取得胜利,需要各国无产阶级的共同努力重点问题正文是说明社会主义如何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共分三章一)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在本章集中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着重分析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积极的思想成果及其历史局限性,说明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必须摆脱历史唯心主义,使它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1. 概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来源任何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学说,都有其赖以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来源,现代社会主义学说也不例外恩格斯在文章的开头就阐明了这一点:“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统治于现代社会中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统治于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也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的经济的”根源,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对立的反映,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考察的结果,其理论来源则是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而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则来源于对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所提出的理论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正如恩格斯在书中指出:“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

      18世纪的法国启蒙学者,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家,他们以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作舆论准备但是,启蒙学者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们不是把生产方式,而是把理性看作人类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基础,他们所谓的理性王国也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共和国而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正是把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的理性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2.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性按照恩格斯的观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的两个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两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冲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前者是不成熟的、不完备的表现形式,后者是它的成熟的、完备的、科学的表现形式,前者是后者直接的思想理论来源因此,恩格斯在本章中以主要篇幅评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既着重阐述了他们学说中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也指明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局限性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高级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当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同时,就产生过早期的无产者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如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农民战争时期的再洗礼派和托马斯·闵采尔领导的农民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平等派运动以及杰拉德·温斯坦莱领导的掘地派运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贝夫。

      与这些早期无产者革命运动相适应的理论表现就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空想社会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德国的托马斯·闵采尔和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②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以法国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为代表③19世纪初期,则产生了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它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高级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但是,即便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也仍然是不科学、不成熟的局限性是因为在他们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虽有暴露但还是很不发展,无产阶级也还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所以,“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因此,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社会主义学说也只能是空想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空想性,集中表现在理论基础上就是他们认为人类的“理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由此出发,社会主义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考察的结果,而是个别“天才人物”发现的永恒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而这种“天才人物”的出现,也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是一种纯粹偶然的现象。

      社会主义的实现不需要经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只靠对剥削者的说服劝导就行了但瑕不掩瑜,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学说中还包含着丰富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圣西门(1760-1825)较早地看到了法国大革命不仅是贵族和市民等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而且是贵族、市民等级和无财产者之间的阶级斗争他还提出一切人都应当劳动,初步觉察到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主张对人的政治统治应当变成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即表达了废除国家的思想他渴望建立一个人人都有劳动权利和义务,不受压迫和剥削,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新社会傅立叶(1772-1837)无情地揭露资产阶级世界在物质上的丰裕和道德上的贫困,抨击资本主义商业是欺诈的场所,是人民的陷井,称工厂为“温和的监狱”他把资本主义文明称作“新成立的奴隶制度”,认为这种制度在一个“恶性循环”中运动他批判了两性关系的资产阶级形式,第一个提出了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的重要观点他还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历史,认为社会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它的上升时期和下降时期他主张在未来的社会里,大家共同劳动,男女平等,实行普及免费教育,并提出了消灭脑体劳动、城乡对立的思想。

      欧文(1771-1858)从1800年起,在他管理的苏格兰新拉纳克棉纺厂,实行了一系列提高工人福利的改革,如缩短工作时间,改善劳动条件,举办消费合作社和公共食堂,设立工人夜校,首创幼儿园等但他看到,这些改革并没有根本改变工人的奴隶地位,于是逐步转向共产主义他认为,私有制、宗教和资产阶级的婚姻形式是阻碍社会改造的三大障碍他试图通过实验,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病,建立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对立,人人平等的共同享受劳动成果的新社会1823年他提出通过共产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