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沫灭火设施检测与验收案例分析.doc
4页泡沫灭火设施检测与验收案例分析一、场景描述某原油罐区设有 6 座 10×104m³外浮顶储罐,储罐浮盘为钢制双盘式外浮顶,密封装置采用二次密封储罐直径为 80m,高 21.80m,泡沫堰板距罐壁 1.20m经计算确定罐区泡沫混合液设计流量为 120L/s,系统设计压力 1.20MPa,配置泡沫混合液用水量为 253m³,泡沫液用量为 7.83m³(采用 3%水成膜泡沫液)每个储罐设有 12 个 PC8泡沫产生器,罐区配有3 支 PQ8 泡沫枪,用于扑救流散火灾罐区采用环状供水管网,消防冷却水和泡沫混合液用水均有 2 条干管与各自环状管网连接罐区设消防泵房 1 座,5000m³消防水池 2 座,消防泵房设有消防冷却供水泵 4 台,每台流量 180L/s,扬程 185m,泡沫消防水泵 2 台,每台流量 180L/s,扬程 120m,稳压泵 1 台,流量 10L/s,扬程 120m罐区设泡沫站 1 座,内设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泡沫液泵采用水轮机驱动,设有 1 座有效容积为 12m³不锈钢泡沫液罐,储存 3%水成膜泡沫液油罐区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手动报警系统和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泡沫灭火系统采用人工确认火灾,远程控制启动消防设施的控制方式当罐区发生火灾时,经确认火灾后 ,人工开启消防控制程序,程序自动启动消防泵、比例混合装置和相应的阀门,对着火油罐进行冷却和灭火泡沫灭火系统可在 5min 内将泡沫混合液输送至罐上任何着火点二、案例说明本案例涉及防火内容较多,主要分析下列内容:(一)泡沫液的进场检验二)管道及管件的进场检验三)消防泵的检测与验收四)泡沫液储罐、泡沫比例混合装置、 泡沫产生装置的检测与验收五)系统的检测与验收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一)原油是属于非水浴性甲乙丙类液体 ,当采用液上喷射时可选用水成膜泡沫液 ,但抗烧水平不应低干 C级二)泡沫液的进场检验的要求三)油罐泡沫灭火系统的构成,比例混合装置、泡沫发生器及泡沫混合液管道的设置要求,泡沫站的基本概念四)泡沫灭火系统检测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四、注意事项(一)泡沫液的进场检验要根据系统用量做不同的处理,一般情况下需要封样留存,当用量超过一定数值时,就需要送样检测规范要求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泡沫液,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现场取样,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其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①6%型低倍数泡沫液设计用量大于或等于 7t;②3%型低倍数泡沫液设计用量大于或等于 3.50t;③6% 蛋白型中倍数泡沫液最小贮备量大于或等于 2.50t;④6%合成型中倍数泡沫液最小贮备量大于或等于 2t;⑤ 高倍数泡沫液最小贮备量大于或等于 1t;⑥ 合同文件规定现场取样送检的泡沫液本例中泡沫液的设计用量为 7.83t,因此,按规范要求,必须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二)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调试: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是保证泡沫混合液按预定比例混合的重要设备,是泡沫灭火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对泡沫比例混合装置应进行调试, 且调试应与系统喷泡沫试验同时进行,这样才能实测混合比混合比的测量规范提供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使用流量计测量:即在泡沫混合液主管道上和泡沫液管道上分别安装流量计,这样测出的流量经计算就可得出混合比第二种是折射指数法:对于折射指数比例高的泡沫液, 如蛋白泡沫液、 氟蛋白泡沫液等,可用手持折射仪进行测量依据的原理是折射指数与泡沫液的浓度成正比,折射指数越大,浓度越大,以此可绘制出标准浓度曲线,然后再测量系统喷泡沫时取出的混合液试样的折射指数,并与之比较,就可以确定实际混合比第三种是利用导电度法进行测量:对于折射指数比较小的泡沫液,如水成膜泡沫液、抗溶水成膜泡沫液等,就得采用手持导电度测量仪进行测量其原理是泡沫液加入水中后,水的导电度发生变化,且导电度的大小与所加的泡沫液量有关,以此可绘制出标准浓度曲线一般取三点连接,最好接近直线,然后再测量系统喷泡沫时取出的混合液试样的导电度,并与之比较,就可以确定实际混合比目前,第三种方法应用最广三)系统测试:本例为典型的储罐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按规范要求,系统调试时首先要进行喷水试验,当为手动灭火系统时,应以手动控制的方式进行一次喷水试验;当为自动灭火系统时,应以手动和自动控制的方式各进行一次喷水试验,其各项性能指标均应达到设计要求。
喷水试验的目的是检查泵能否及时准确启动,阀门的启闭是否灵活,准确,管道是否通畅无阻,到达泡沫产生装置处的管道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进、出口压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喷水试验完毕后,需要进行喷泡沫试验,为了节省泡沫液,喷泡沫试验可仅进行一次但喷射泡沫的时间不宜小于 1min,主要是为了真实地测出混合比和发泡倍数需要说明的是,喷泡沫试验要选择最不利防护区,最不利点防护区一般是指地处最远、最高、所需泵的扬程最大的防护区或储罐,该点需经计算比较后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