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泽山风景区.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21378330
  • 上传时间:2023-05-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0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胶莱河胶莱河是山东半岛上的一条重要河流,位于胶东半岛沂山脉与昆 俞山脉之间干流全长130公里,总流域面积5478.6平方公里胶 莱河南北分流,南流入胶州湾,北流入莱州湾,河名取两湾首字而成 其中,南胶莱河也叫胶莱南河,河长30公里,流域面积1500平方公 里为胶莱河自平度市姚家村分水岭向南流入大沽河的一段河道该 河段始于元朝,元世祖为南粮北调接济京师,于1280年开凿,历时 五年而成现已为胶莱河主要排水干道,但当地群众仍有运河、运粮 河之称北胶莱河古称胶水,水系包括主流北胶莱河及诸支流,在青岛境 内的主要支流有泽河、龙王河、现河和白沙河,总流域面积1914.0 平方公里北胶莱河发源于平度市万家镇姚家村分水岭北麓,沿平度 市与昌邑市边界北去,于平度市新河镇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莱州湾干 流全长100公里,流域面积3978.6平方公里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 为2.5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4公斤/立方米平度姚家至窝铺段是南、北胶莱河的分水岭,河道顺直堤防齐正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七年(1280年),莱人姚演建议开凿胶莱 运河,姚演被任命为总管,调益都、淄博、宁海(今益都、潍坊、淄 博、莱州、青岛一带)兵万人民夫万人开凿运河。

      至元十九年(1282 年)七月,自胶州陈村海口至掖县海仓口的主体工程初告竣工,南北 两河联成一体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世祖再令扩开,北引平 度白沙河,南引平度南村东沽河,西导入运河,以壮水势至元二十 二年(1285年),河道运粮水手军人达2万,船1000艘,岁运粮米 60万石因耗资巨大,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朝廷停止胶莱海道 漕运,胶莱河废12.天柱山魏碑天柱山魏碑,是中国书法艺术瑰宝,国家最早公布的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之一,位于平度市大泽山之右的天柱山上天柱山,远看孤峰 秀峙,高冠霄星,如柱擎天;近观鹤岭横悬,怪石突兀,云岩凌空, 鸾峰直上,气势非凡古人云:"齐之山海天下冠,而东莱之间,山 水形势雄深伟丽又为齐冠,而大泽之秀又为东莱之最"天柱山属于东莱大泽山脉,这里不雨而润,青日生烟,历来被认 为是人间仙境,有"神窟仙宅"之说尤其是秦始皇、汉武帝两位历史 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更是把这里看成神域仙乡,先后多次到此求神 拜仙,留有"始皇游而忘返,武帝过以乐留"的千古佳话但北魏时期 的郑道昭于山上有"海鸥云鹤之致"的书镌,更使天柱山显名郑道昭, 官至中书侍郎、国子监酒、通直散骑常侍、秘书监司州大中正。

      晚年 失宠受冷遇,出任光州(今莱州)刺史来到这仙域神乡,他一改" 崇儒敦学"的儒风,转而爱山乐道,经常登临天柱山,在山上镌有多 处刻石,留下传世瑰宝公元511年,郑道昭于天柱山半山腰上,选 择了一块天然碑状巨石,稍加琢磨,撰刻了 "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 公之碑"游人观之,会感到其有一派仙风道骨,浑然而不食人间烟火的超 尘脱俗之境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在89岁高龄时专程登上此山, 并题写了 "瑰玮博达,绝壁生辉"八个大字一个多世纪以来,日本书 法界对此也非常尊崇,均以能亲睹此碑为荣近年临碑观摩者接踵而 至,并以此为媒,促进中日经济、文化交流13.大泽山风景区大泽山又名“九青山”,胶东名山之一,位于平度市北部主峰 海拔737米据志书记载:“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以此名也 此山层峦叠樟,奇松异石,林壑静幽,雄深伟丽,因秦汉以来,名士 高人多隐居于此,故又号神仙窟宅宋金时期,游人渐多明清两代, 山中寺院香火甚旺,登山观日和进香者络绎不绝现分为皇城、西坡、 大姑顶、桃花涧、天柱山、御驾山及森林公园等游览区大泽山多寺院,如智藏寺、日照庵等大泽山多有奇石峭壁,如 登西峰峰前陡崖高约4米,岩壁有供手足攀登的石窝10余个,手抓 脚蹬,别有情趣。

      大泽山西坡南侧有一天然巨佛,形神俱备,佛是一 座山,山拥一座佛,实为罕见的天然雕塑此山历史积淀甚厚,有无 数动人的传说、名人佚闻或遗迹,如鬼谷洞孙庞学艺、范蠡涧范蠡 西施隐居、汉代赤眉军拒守皇城、隋代杨斯玉箱子石藏书、李世民射 石出水、明代户部右侍郎书法家刘耳枝读书处-红屋(“读书大泽山 中,采柿叶学书”《掖县志》)等大泽山的自然地理环境十分适宜于葡萄生长,现有葡萄种植面积 数万亩,故有“中国葡萄之乡”之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题 词赞誉:“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每年九月(一般八月底九月 初周末)葡萄成熟季节举办葡萄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多届, 吸引四面八方的客人前来观赏“大泽晴云”的胜景提起大泽山,好 吃的人会说,那里的“玫瑰香”、“泽山一、二号(又名泽香、泽 玉)”葡萄最好吃了,又甜又香!好玩的人会说,那里的山雄、险、 奇、幽,最适合探险休闲了!喜欢书法的人会说,那里是魏碑书体之 发祥地,是中国的书法名山!大泽山镇,一个“群山环而出泉,遂汇为大泽”而得名的乡镇, 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每一个知道她的人总 能说出喜欢她的理由曾经使“秦皇游而忘返,武帝过以乐留”的古 镇作出了新的规划,向投资者伸出橄榄枝,以建设美化这片古老而文 明的地方。

      14.六曲山古墓群即墨故城是历史上不少朝代王、候的陪都和封地,是胶东名城, 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前后共有八王、六侯、一相治此这些王公贵 族的墓冢大多建在距即墨故城十公里左右远的六曲山脉上,形成了一 个规模宏大、蔚伟壮观的古墓群六曲山古墓群,东起龙虎山,西至窟窿山,蜿蜒近十五公里,分 别在古岘、云山、麻兰镇的十多个村的三十余个山头上,共有三百六 十余座,绝大部分为汉代墓,其中大型墓二十余座,中型墓六十余座, 其余为小型墓其中最大的是西汉景帝之子康王的康王坟,坟头之大, 大于山丘,坐落山顶,下部有排水洞,均用石头砌成,其遗墟尚存, 整个康王坟占地约二、三十亩,整体呈上窄下宽的“凸”字形,坟高 四十余米,通过实地考据,我们认为当年修筑康王坟时将山顶夷为平 地并深挖殡埋后再依山势堆积而成的巨大山丘,其上部有一平整地 块,长约百米,宽约八十米四周整齐,呈方形,有的已被农民种植 时令农作物坟头座落山顶,土质坚硬结实,与自然山头有很大不同, 一座康王坟竟大于山丘,足见坟墓之大,地下宝物之丰厚民间一直 有“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之说在康王坟山坡前,修有康陵寺,据当代村民讲,康陵寺建于汉朝, 距今两千多年。

      乾隆四十年(公元一^七五年)重修,佛殿门前有壮 观的大匾,宏伟的大山门,有和尚撞钟的钟楼,有烧香火的香檀分 东西二厢,东厢住和尚,西厢住尼姑,分前后二殿,前殿三间,塑有 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像,惟妙惟肖•后殿五间,塑有西天活佛,十八罗汉,形象逼真此庙兴盛于世,闻名百里,前来降香祁福者众可惜在一九四一年被拆毁15 •三合山战役遗址三合山,位于平度城西35公里处的胶莱河东岸、潍石路南侧 古称三户山,海拔100余米,因由三座东西向连接而又各自独立的山 峰组成而得名三合山海拔虽然不是很高,但在平西一望无际的平原沃野之上, 显得非常醒目而特出三座山峰以中间一座最高,最西一座山峰最长, 因为各山长度不一,所以最佳观测点在东北距离约有七八公里的辛安 西北部的丘陵之上,在此观望,三座山峰峰姿最佳,匀称而美三座 山峰各有特色:最东者多石多树木,中间者最高,最西者最雄壮宽阔 清明时节,周围村民多到山上登高览胜,人数众多,漫山遍野,亦可 谓一方胜事三合山古迹较多原有汉代祠院,据《汉书》载,为汉武帝所立, 惜已毁灭多年山上原有玉皇殿、老母庙、朝三亭、佛爷庙等建筑, 工艺精细,较为壮观,现已无存自然景观主要有石门、云磨眼、羊 奶泉、玉石坑、牵马胡同、仙人脚印、道士井等,部分尚残存,现重 建禅窟寺。

      三合山难沟壑中特有一种石头,大小不等,名“干勾石”,又叫 铃铛石,形态各异,大者如拳,小者如指,形如鸟似兽其体内有隙, 石中有石而各自独立,因此摇动会发出叮咚之声,深受人们喜受 解放战争时期,三合山曾是著名的胶东保卫战胶河战役(当地称三合 山战役)的战场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此经过7个昼夜 浴血奋战,歼敌1.2万余人,扭转了整个胶东战局作为历史遗存, 山上因战争留下了十几个深达数百米的岩洞,成为现在人们探幽访胜 的一大乐趣所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