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宝鸡峡灌区干部管理.doc
2页浅谈宝鸡峡灌区干部管理“严把三关,能上能下” —— (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 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宝鸡峡灌区是一个传统烙印较深的全国大型灌区长期以来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干部只上不下,上去就下不来”的错误认识在一些人中大有市场认为只要上去了,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导致了工作上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怀一个样”,“只要不犯错误,无过就是功”,产生了一批“太平官、庸官”一些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与事业发展的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适应情况其主要表现是:思想上进取意识不强,因循守旧,开拓勇气不足;工作上 “好人主义”,随遇而安,小有即满,创造性不够,动劲不大,缺乏打开局面的勇气和魄力;作风上忙忙碌碌做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致使单位工作起色不大,事业发展滞缓针对此种情况,管理局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重实绩、重德才、重民意的用人导向,在重点解决干部“下”的问题上狠下功夫把好了“三个关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取得了“降免一小批,警示一大片”的良好效应 关键词:三关;政绩;考核;民意 一、把好“入口关”,凭多年的政绩选人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定职位对干部掌握“火候”及时用,打破常规超前用,能位相称适才用,跟踪指导高效用,及时将一批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
对认准了的优秀年轻干部,克服短视行为,着眼未来,蓄力厚发,建立起“人才储备库”一方面对库内人才加强培养,实行动态管理,淘汰不合格者另一方面开展广泛的推优蓄才活动,增添“催化剂”,加快人才孵化,保证“库源”充足,确保“库质”优良,在“优生”的基础上“优育”在选人上,一是坚持“重德才,以优择人”使德才兼备、作风过硬的干部受到重用,使那些素质低下的干部没有市场二是坚持“重实绩,以绩取人”既要察其言更要观其行,用那些政绩突出、创业有成的“将才”,不用那些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只当“评论员”,不当“战斗员”的所谓“帅才”三是坚持“重民意,群众公认”对那些群众反映好、威信高的干部提拔任用;对那些在民意测评中不称职、群众意见大的人立即果断调整 二、严格考核关,凭一贯的作风用人在干部的考核上,我们突出“实、准、公、严、广”五个字一是在考核内容上,突出一个“实”字实”就是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既要看政治理论水平,更注重干部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严防“坐而论道”、“华而不实”和“泡沫政绩”二是在考核标准上,把握一个“准”字在认真做好定性分析的同时,注重对干部考核的定量分析,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结合宝鸡峡管理局实际,我们在干部考核中,实行目标管理,与干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进行量化考核打分,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升降去留的重要依据三是在考核方法上坚持一个“公”字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考核小组,并吸收职工参与,对干部进行考核,防止了考核的片面性,力求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在考核程序上强调一个“严”字,坚持每个环节不走样,整个过程不变通,考核结果无水分,真正将干部的能力、水平检验出来五是在考核范围上注意一个“广”字对干部考核不仅仅是组织部门的事,由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联合组成考核组,在群众中大范围进行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干部用不用,群众起作用”,“公正不公正,群众有公论”,还权于民,让群众来评议干部通过严格地考核,真正地将那些一心为公、为民办事、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筛选出来,给予提拔任用对那些群众意见大,工作平平的干部让其挪位子,让“凳子”近年来在干部调整中,我们新提拔了 50 多名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破格提拔了 11 名工人担任科站级领导干部,降职免职了 25 名不称职干部,不仅拓宽了干部选拔的途径,而且疏通了干部降免的渠道,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新机制 三、打通“出口关”,重大多数民意换人。
首先从思想上破除“一职定终身,一朝为官终身为官”的错误思想,牢固树立“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的新思想其重点是“破三关”一是破除“感情关”,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二是破除“护伞关”关后门,断路子,让其无机可乘对一些拉关系、跑官、要官的人坚决拉下来三是破除“老本关”,对一些曾经受过奖但由于能力弱、水平低、吃老本的干部果断调整,予以重新安置其次,科学界定该“下”干部的标准一方面细化考核内容,严格考核程序,详细界定不称职干部的标准另一方面发扬民主,把“下”的标准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在界定不称职干部的标准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干部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实际政绩;三是事业心和责任心;四是生活和工作作风;五是发展意识和改革开拓精神;六是群众公认程度;七是年龄和文化程度第三,疏通干部“下”的渠道,消除“肠梗阻”对由于自身等原因不能完成目标责任或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目标责任的干部,综合考评本单位无特殊情况连续两年处于最后 3 名的领导干部,政绩平平、群众公认度差、民主测评结果不达标的领导干部,给予了坚决调整第四,实行人才资源再配置,发挥下岗干部的专业特长,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加以使用,有效防止“一棍子打死”的片面过激行为。
第五,加强教育管理,通过勉励谈话、干部帮带、跟踪考察,对“下”的干部加强教育管理只要思想认识较好、工作表现突出、实绩显著、群众公认度高的还可以重新提拔任用,使干部认识到并不是“一下了之”,下了经过努力还可再上通过跟踪调查,推行干部能上能下的好处有三:一是打破了“一职定终身”和干部与工人的界限,不看资历看能力,不唯文凭看水平,通过“赛场选马”,真正地将一批“千里马”选拔出来;二是铲除了滋生“太平官”、“庸官”的土壤,使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工作劲头不大、进取意识差的“太平官”转业、下岗,为优秀人才破土而出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打消了一些热衷“关系学”、唯关系为大的人的侥幸思想,使其无路子可走,无后门可寻,刹住了跑官、要官等歪风邪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