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丰容与科普教育结合的尝试.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动物丰容与科普教育结合的尝试 叶欣 张学礼 陈思明 董贵信 摘 要 丰容是现代动物园提升动物福利的工作重点,有利于保持动物天性,也能让游客在查看过程中加深对动物的了解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动物幼儿园近年来开展了各项丰容工作,建立了丰容库和丰容日常筹划表,开创了丰容课堂游客在保育员的指导下参与动物丰容制作,现场查看使用效果,提升了科普宣教效果本文首次议论了将豐容和科普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以及该模式在改善动物行为和达成科普教导目的方面的效果通过统计分析评估游客科普效果和丰容效果,察觉丰容课堂能有效地提升游客对养护教导的理解,同时有效增加野生动物的自然行为这种将动物丰容和游客科普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关键词 丰容 人工育幼行为 科普 1 背景 养护教导(Conservation education)是现代动物园社会服务功能的表达,通过各种手段向公众传递正确的有关动物和环境的学识,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1]通过丰容工作,将游客需求与动物福利结合起来,也是国内外动物园科普工关注的热点[2] [4]。
丰容指的是丰富圈养野生动物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环境、食物、感官、社群等等,从而保持动物的天性,表示动物的自然行为丰容也能让游客在查看过程中加深对动物的了解,获得更多的学识和乐趣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动物幼儿园建立了丰容库和日常筹划表,领先开展了科普小课堂的尝试,让游客成为丰容的参与者,将传统的讲课式科普变更为能够提高动物福利的游客参与式课堂从2022年至今,动物幼儿园科普小课堂坚持每天开课且内容不重复,累计参与游客量超过8 000余人通过问卷调查察觉,参与的游客80%在课堂之前并不知道什么是丰容,20%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给小动物制作玩具,而在参与活动后,经过亲身体验和倾听讲解,对课堂活动的意义认同度提高到100%参与儿童不但了解了动物的食性和行为,还能够体验通过制作玩具和取食器提升动物福利的方法本文细致记录了动物幼儿园科普小课堂的告成尝试,旨在推广将动物丰容和游客科普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2 动物幼儿园丰容库的建立 研究说明丰容短期内对动物行为有明显改善,包括休息时间裁减,活动时间增多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动物会对丰容物的兴趣减弱[5]长隆动物幼儿园于2022年首次建立了丰容库,制作、梳理、归类了一批丰容玩具、器材、垫料等,举行编号,并列出了使用方法、可用的展区、笼舍位置,以表格形式打印张贴在工作间;并用另一张表以动物种类为归类,列出可用的丰容物品的编号(表1,附表1)。
如此以抽签或摇色子的方式,即可抽出各展区当天的丰容物品,保证了随机性此项工作已列入保育员的日常工作,并不定期增补或在动物变更时对丰容库举行修改,有效提升了动物的自然行为实践说明建立丰容库和筹划表可以保持每日更新丰容工程,对提升动物兴趣和丰富动物行为尤为重要 3 动物行为谱的建立 行为谱(ethogram)是对动物行为举行查看、记录的实用工具,通过对动物行为的定义、归类、分析等方法,评估丰容对于动物行为变更的效果[5]动物幼儿园里保育了母兽无法哺育或需要救助人工育幼的各类哺乳动物幼仔,包括大食蚁兽、小食蚁兽、树懒、狐蝠、耳廓狐、袋鼠,以及狨、德氏长尾猴、白额卷尾猴、狒狒等灵长类幼仔为了裁减人工育幼个体的行为奇怪发生几率,保育员需要尽可能地模拟动物群体环境和野外环境,让动物幼仔有机遇学习和呈现更多的自然行为 幼年期的动物,玩耍行为占据其日常行为的很大比例小动物在玩耍中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包括运动、社交、觅食、防卫等[6][7][8]以小食蚁兽为例,长隆研究团队通过查看、记录,建立了该物种的行为谱(附表2),并将行为谱录入iPhone上的“Animal Watch”、“Animal Behvr Pro”两个App,采用动物行为瞬时扫描取样法,对小食蚁兽的行为举行记录和分析,有效掌管小食蚁兽的活动规律。
4 动物幼儿园丰容课堂的开展 长隆动物幼儿园每天邀请儿童动手制作丰容产品并应用于动物,取得较好效果2022年端午节,保育员邀请儿童给小动物包粽子活动现场招募了两个家庭参与,并有专业科普人员讲解现场预先洗净备用材料、供给消毒设施完成制作环节后,保育员将粽子放入展区参与制作的游客可以在展区外查看动物对丰容的回响这个过程中游客一向兴致勃勃地提问、拍照,而动物也由于有了额外的食物丰容,提升了活跃度,有了更好的展览效果通过梳理,整体课堂活动流程包括:一、由保育员构思丰容活动的内容、打定材料、预制作,评估对动物无伤害后定案;二、保育员召集游客(主要是小学阶段的儿童)讲解活动内容和目的;三、保育员、游客一同动手制作丰容玩具,客服现场讲解;四、将丰容玩具交付对应动物的保育员,由保育员放入展区,游客在外观看、拍照,客服现场讲解上述四个流程可以保障丰容课程的有效开展 4.1 根据动物活动时间安置课程 针对每种动物独特的日常活动规律特点,保育员采用动物行为瞬时扫描取样法,每日自开园后到闭园前,每隔5分钟对展区内动物记录一次行为,其中活动行为包括移动、玩耍、采食、探索等;休息行为包括睡眠、静坐、趴伏、吮手指、发愣等。
以白额卷尾猴和德氏长尾猴的查看结果为例,察觉在13:00-16:30的时间段内,14:00-15:30间动物处于活动低谷基于上述查看掌管的动物活动规律,将科普活动时间定为每天下午15:00,可以有效提升活动低谷期的动物活动量 保育员通过参与科普工作,对丰容有了较好的理解和认同,制作符合动物习性、好玩的丰容玩具,使片面动物行为有了明显改善科普人员在丰容课堂实践中,学习查看动物、记录动物行为,并将记录结果应用于科普教导方面通过丰容宣传牌和现场讲解丰容效果,有效引导游客对动物行为的查看 丰容课堂的开展,对于动物幼儿园动物的福利有较明显的提升,动物的发愣、无聊等行为裁减,探索、玩耍和社交行为增多以小食蚁兽为例,在制作了一个取食丰容器(将内置面包虫的矿泉水瓶绑在树架上)后,其活动类型明显增多,“探究”行为取代“休息”行为,成为呈现最多的行为(图1)这与以往研究察觉食物丰容有利于提升野生动物自然行为的结论一致[8] 4.2 基于游客意愿安置科普活动时长及参与人数 科普活动安置需要优先考虑参与者的意愿长隆动物幼儿园科普活动参与者主要是6-12岁的儿童为了提升丰容课堂对儿童的科普效果,保育团队于2022年1月下发200份针对“游客参与科普时长意愿”的问卷,结果显示,60%的游客梦想活动时长操纵在10分钟内,而40%的游客采纳20分钟的活动时间。
实践中也察觉,假设科普课堂超出20分钟,会导致参与儿童展现分心现象,家长也有不耐烦表现实践工作中,团队将科普活动操纵在20分钟内,其中游客参与制作丰容道具时间为10-15分钟,查看讲解时间为5分钟这样既提高了孩子在科普活动中的参与度,也得志了家长和孩子游玩其他工程的需求儿童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0%的家长梦想与孩子一起加入科普活动在游客不多的处境下,科普团队会邀请整个家庭一起参与,这样的亲子活动效果较好而在游客较多的处境下,一般邀请4名左右儿童分工合作如人数超过4名,那么拿出画笔让儿童画画或介绍动物饲料成分等学识,这样能有效裁减参与儿童的分神现象,提高儿童游客的参与热心此外,团队还撰写了《动物幼儿园丰容课堂讲解词》,对保育员举行培训,并提防保障科普信息的正确性,提升科普讲解质量 4.3 不同类型食物丰容的效果对比 食物豐容是指通过食物刺激为动物供给崭新感和取食乐趣的丰容手段,有利于延长动物进食时间,裁减无聊和刻板行为以往国内外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供给多样化的和接近自然状态下的饲料;其次,变更饲料的供给方式、增加取食难度[9][12]长隆保育团队为了提升儿童游客兴趣、减小操作难度,初期采用的是将不同的食物重新组合,拼插成具有确定形象的“食物雕塑”丰容方式,如食物串串球等(图2)。
这些水果蔬菜做出的雕塑品生动形象,有效吸引了游客尤其是儿童游客的留神力,作品完成后儿童表现出较高成就感而动物幼仔被供给这种食物丰容时,虽然饲料的供给方式跟平日一样,却出乎意料地大大增加了摄食平日不爱吃的食物的几率猴幼仔对丰容课堂供给的食雕很感兴趣,取食效果好,完全没有平日的挑食现象但是,这种丰容效果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主要包括动物活跃度仅限于被给与食物后的5-10分钟,难以把控动物的取食量,而且牙签等片面零件可能伤到动物研究团队出于食品安好和采食量操纵考虑,逐步放弃了此种类型的食物丰容,改为制作玩具和取食器等丰容方式 玩具丰容是利用一些纸盒、纸巾筒、奶粉罐等素材,拼装成火车、火箭、机器人等玩具(图3)玩具多为空心,其中隐藏少量动物喜食食物,既可以向参与活动的游客表示动物食性,也可以加强动物对玩具的兴趣制作玩具成品对动物也有吸引力,尤其是灵长类幼仔会有接近、触摸、嗅闻、拨弄、啃咬等探索行为玩具内的食物很快被动物采食,对游客参观体验较好尤其是儿童在制作玩具丰容道具的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是这种丰容方法对于动物来说行为变更持续时间还是偏短,当动物探究了玩具并获得喜食食物后(此类型丰容中,不喜食的食物依旧会遭丢弃),对玩具的兴趣就衰退了。
这一点在国外动物园丰容工作中也有类似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长隆科普团队尝试取食器丰容的创新 取食器丰容包括制作封住两头的纸筒、装了面包虫的矿泉水瓶,打了孔的纸盒等;也可以是较为繁杂需要多重组装的取食器,例如国外动物园采用的纸箱迷宫等[13]悬挂取食器能够增加取食难度,更长时间吸引动物的兴趣,达成丰容目的以狨猴为例,幼仔展现攀爬、倒挂、旋转、推拉等探究取食器的行为持续1小时以上,尤其在看到、嗅到食物时更为兴奋,会想方设法获取食物狨猴、耳廓狐等动物群体内展现相互学习的行为面对较为繁杂的取食器,动物幼仔获取食物时间被加长,甚至当天也没有告成获取食物大量游客在看到动物没有告成吃到食物时都会有失败感,会促使保育员亲身示范动物吃到东西而实际上,动物丰容目的理应从“给动物喂食”提升到“为动物提升福利”,此时长隆科普团队通过加强游客科普教导,使之能够充清晰白丰容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野生动物的保育工作 5 结语 本文以长隆动物幼儿园丰容课堂为例,在国内首次总结了动物丰容与游客科普教导结合的创新模式这一模式完善了科普课堂的方式内容,提高了参与游客的合意度,有利于游客了解繁育动物、提升动物福利的过程。
丰容课堂相关研究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基于动物行为谱,开展行为查看、丰容理念、丰容安好等相关内容的培训,积累动物行为记录数据,增加动物玩耍、觅食等活动时间,既有效提升了动物的福利,又可以提升国内野生动物保育水平和公众的自然养护意识 致 谢 感谢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为本文供给了研究平台,感谢长隆集团动植物管理部同事为本文供给了技术支持和写作指导感谢长隆科普团队为本文供给了实践应用和效果评估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