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气运动教学设计.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14691987
  • 上传时间:2023-0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1.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地理教案(新教材)2.3大气的运动(一课时)常海东(宁波中学) 一、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知识目标: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重点)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理解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了解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概念理解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磨擦力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重点)2、能力目标:通过绘制和分析大气运动原理立体图式的立面图和平面图,培养理解地理事物和规律三维立体空间概念的能力(难点)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课后自主实验,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了解大气不同形式的运动,认识大气与宇宙中所有物质一样都是运动的,而且不同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和相互有联系的通过协作讨论阅读材料“城市风”,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实验教学法:实验演示,实验分析及验证,课后自主设计实验 2、图式分析教学法:绘制、分析及探讨纲要信号板书、板画3、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并运用电脑课件 三、教学过程图11、导引:首先设问:宁波人坐飞机到达拉萨后将首先面对什么问题?说明因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气压低而产生高原反应。

      引入气压知识复习绘气压柱板图(图1),问气压概念,再问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然后指出,气压是大气运动形成、发展的直接原因板书课题:大气的运动说明本课主要学习大气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和大气是怎样运动的两大问题 第一部分,热力环流(板书) 2、演示并启发学生分析对流实验 (1)演示冷热水对流实验(图2)将灌满黑色水的小瓶加热后放入盛着清水的大烧杯中,轻轻拉出小瓶木塞,观察发生的现象,思考现象发生的原理展示原理图(图3) 加热 现象 原理 A B C 图2 图3(2)分析演示空气对流实验首先,展示电脑课件图片:空气对流实验题(图4)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内,将一支点着的蜡烛靠近一支点着的香烟设问:图中哪一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为什么?接着,演示该实验,证明结论为A展示原理图(图5) 图4 图5然后指出,大气的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图63、启发学生分析电脑课件中以立体透视法描绘的热力环流形成图式(图6)首先,指出图中近地面A处是受热区,B处是冷却区,问:为什么会有冷热差异?其次,分析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问:冷热不同地区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将怎样运动?(图6-①)再次,分析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问:空气密度和质量大的地方气压将是大还是小?(图6-②③)最后,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空气水平运动,举例自行车胎放气原理,指出空气在同一水平面上由密度大处流向密度小处(图6-④)4、启发学生描绘热力环流原理板图(板书1),边绘边讲,并板书归纳热力环流形成的纲要信号图式(板书2)板书1 热力环流原理板图 热力环流 太阳辐 地区间 空气 同一水 空气 射地区 → 冷热 → 上升 → 平面气 → 水平 不均 不均 或下沉 压差异 运动 风板书2 热力环流原理纲要信号图式5、引导学生理解风的概念,并归纳热力环流的概念,说明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城市风,并协作讨论和了解其它热力环流的具体实例:海陆风、山谷风等(图7)图76、在板图中加假设数据,在低空的高低气压处分别标注1007百帕和1006百帕,在高空的高低气压处分别标注1002百帕和1001百帕然后,指导学生加绘等压面,在低空加1007百帕等压面(立面图中为线),指出该面通过高压,位于低压下方,呈弯曲状;同理,在高空加绘1001百帕等压面(板书3,叠加在板书1上)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等压面概念(图8)板书3 热力环流等压面板图 图8过渡:前面学习了大气运动是怎样产生的,下面将学习大气是怎样运动的第二部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板书)7、请学生观看风向形成的录像片段8、启发学生分析电脑课件中由立体图变换为平面图的过程,理解等压线图的来历和特征,并将等压线与等压面作区别对比(图9①-④) 图99、引导学生分析等压线图中的风向规律,同时板书表达三大力作用后风向特征的纲要信号图式(板书4)并指出高空与低空风向的区别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高空)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高压→低压) (北右偏,南左偏)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低空)板书4 风向形成原理纲要信号图式10、请学生板前练习(板书5),请学生画出M、N两处的风向 ,并指出两处风力大小。

      说明判断风力大小的理由及方法,并板书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阅读高低气压间风向图,判断图中O、P处风向及风力大小,指出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不是直线运动,而是曲线运动在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低压中的空气,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高压中的空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板书5 风力大小原理及学生板前练习图11、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分析电脑课件中的大气运动原理立体综合图(图10),区别图中的立面(侧视)图与平面(俯视)图、等压面与等压线图10启发学生分析纲要信号图式板书,指出大气运动分垂直运动(对流)和水平运动(风)二大类,并分析气温、气压、气流三者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理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原动力板书6,叠加在板书2上) 热力环流 (气温) (气压) (气流) 太阳辐 地区间 空气 同一水 空气 射地区 → 冷热 → 上升 → 平面气 → 水平 不均 不均 或下沉 压差异 运动 (根本原因) 对流 (直接原因) 风板书6 热力环流原理纲要信号图式12、课后拓展:展示空气运动实验图(图11),请学生思考图中纸片在实验中将会发生的现象,要求课后做这个实验,或自己设计类似实验,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图11 最后,布置课后作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