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治专家共识》重点.docx
5页最新:《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治专家共识》(2021)重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是指单纯发生于肠系膜上动脉(SMA)的夹层近年来,随着影像检查方法的进步与普及,越来越多的ISMAD患者得到确诊一、流行病学特征既往认为ISMAD是一种罕见病,但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有关ISMAD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因此认为ISMAD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二、病因ISMAD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三、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虽然高达86%〜93%的患者有临床症状,但缺乏特异度症状性的患者中,约91%表现为腹痛,通常为突发中上腹疼痛,多为隐痛,少数可表现为剧痛;有些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血便等体检可无阳性体征,仅表现“症状与体征分离”的特点,重症患者可出现腹部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提示可能存在肠坏死实验室检查但特异度和灵敏度低,无临床诊断价值四、临床诊断ISMAD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彩色多谱勒血流图(CDFI)、CTA、DSA一)CDFI适应证:(1)临床上怀疑为ISMAD患者的筛查;(2)ISMAD患者的随访CDFI可以观察病变的部位、程度、内膜片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由于超声造影可以显示更多细节,如假腔、破裂口等,因此,CDFI通常与超声造影联合应用。
当CDFI怀疑或诊断为ISMAD时,仍需进一步行CTA检查以明确诊断二)CTA适应证:(1)临床上怀疑为ISMAD患者的筛查;(2)CDFI怀疑或诊断为ISMAD的患者;(3)ISMAD患者的随访CTA不但可以显示SMA病变,还可以观察腔其他脏器病变,因此,CTA最常用于ISMAD患者的筛查CTA的影像学特征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三)DSA适应证:需要进行腔内治疗的患者,不推荐单纯用于该病的诊断和随访DSA不但可以显示假腔及其出入口、真腔的狭窄程度,还可以显示周围侧支循环情况,为进一步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提供参考CTA是诊断ISMAD最常用的方法文献报道约95%的患者经CTA确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推荐:(1)使用CTA对临床上怀疑为ISMAD的患者进行筛查;(2)CDFI怀疑或诊断为ISMAD的患者需进一步行CTA检查以明确诊断;(3)需要进行腔内治疗的患者应行DSA检查五、分型由于分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考虑到临床实用性和全面性,推荐使用Yun分型,该分型不但简单实用,而且涵盖了绝大多数的ISMAD,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上治疗ISMAD六、治疗(一)内科保守治疗适应证:(1)型,假腔内压力小、破裂风险低,应首选内科保守治疗;(2)a型,且假腔直径冬2cm,此时假腔破裂风险较小,可首选内科保守治疗;(3)b型,假腔内血栓通常会逐渐机化吸收,狭窄的真腔逐渐重塑,应首选内科保守治疗;(4)型,可首选内科保守治疗。
内科保守治疗包括:单纯观察、禁食、胃肠减压、止痛、控制血压、通便等治疗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是为了预防真腔内继发血栓形成对于假腔内无血栓形成或真腔无严重狭窄者,常规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或许并不能使患者获益;而对于真腔严重狭窄者,推荐给予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预防真腔内继发性血栓形成约80%的患者内科保守治疗有效,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内科保守治疗失败二)腔内治疗适应证:(1)a型,且假腔直径>2cm,此时假腔破裂风险较大,应首选腔内治疗;(2)内科保守治疗失败,且无肠坏死的患者,应采取腔内补救治疗;(3)SMA破裂者,尤其是SMA局限性破裂者和紧急情况下需抢救生命者,可以尝试覆膜支架封闭破裂口或栓塞治疗(栓塞SMA主干容易导致急性肠缺血,甚至肠坏死,而单纯栓塞假性动脉瘤失败率较高,所以不推荐常规使用栓塞治疗)腔内治疗包括支架、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栓塞支架的选择:目前仍无专用支架,覆膜支架可用于SMA破裂或病变位于SMA开口部位的患者支架植入的患者术后应严格抗血小板治疗三)外科手术治疗适应证:(1)肠坏死的患者;(2)SM破裂的患者;(3)不适合腔内治疗或腔内治疗失败的患者针对ISMAD疾病本身的手术方式包括:旁路手术(如胃网膜右动脉转流术)、血管修补术、动脉内膜切除术+补片成形术、开窗术等;针对肠坏死的患者,应切除坏死的肠管。
虽然单纯外科手术率低,但其仍是部分患者的首选或备选治疗方案,临床医师应掌握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必要时积极开展外科手术治疗,避免延误病情七、随访(一)随访时间随访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二)影像学检查CTA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随访手段一旦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后,推荐尽早将CTA更换为CDFI联合超声造影用于患者的随访对于支架植入的患者,推荐使用CDFI联合超声造影来代替CTA进行随访八、预后ISMAD的总体预后良好一)短期预后二)中-长期预后九、结论ISMAD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病因尚不明确,多以急性腹痛起病ISMAD的诊断主要依靠CTAISMAD的分型方式较多,推荐使用Yun分型治疗方式有内科保守治疗、腔内治疗和外科手术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分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所有患者均应定期随访,尤其是接受支架治疗的患者,应长期随访了解支架的通畅情况CTA仍是最常用的影像学随访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