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河南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考前冲刺卷(2).docx
12页2023年河南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考前冲刺卷(2)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右边的漫画表明 A.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B.前者是教条主义,后者是经验主义 C.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D.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2.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事物发展的全部内容 4.“金要足赤,人要完人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5.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
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 A.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理 7.“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9.“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10.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 A.矛盾 B.普遍矛盾 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的又统一又斗争 11.列宁说,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
这段话揭示了矛盾的 A.普遍性 B.特殊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1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 1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认为 A.事物发展过程的初起只有差异,后来才有矛盾 B.矛盾解决意味着矛盾终止 C.矛盾只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 D.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14.矛盾的客观性是指 A.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B.矛盾只存在于社会领域中 C.矛盾只存在于自然中 D.矛盾是客观世界在主观世界中的反映 15.辩证矛盾是 A.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B.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C.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 D.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6.在三峡库区,“舍小家,为国家,艰苦奋斗建新家”的标语随处可见面对着截流了的三峡大坝,有人这样说:“三峡工程是库区人民一次次搬家搬出来的。
三峡库区人民的举动说明 A.全局是由局部构成的,有局部才有全局 B.整体可以离开局部,但局部离不开整体 C.全局和局部相互依赖,同等重要 D.联系普遍存在,应重视整体和局部的联系 17.漫画“必须走开发式扶贫之路”所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18.1960年,中苏对抗升级,赫鲁晓夫曾微笑着对世界说:“离开苏联的帮助,中国的原子弹响不了毛泽东也嘲笑说:“中国的原子弹响了,要奖给赫鲁晓夫一吨重的奖章1964年10月15日,即赫鲁晓夫下台的前一天,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表明 A.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矛盾就是对立 B.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质变就是发展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客观联系就是规律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则是根据 19.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质和量的统一 B.肯定和否定的相互渗透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D.形式和内容的相互转化 20.“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21.原子衰变过程极其短促,而由猿到人的转化过程长达几百万年,这是 A.质变过程的条件性的表现 B.质变过程的客观性的表现 C.质变形式的普遍性的表现 D.质变形式的多样性的表现 22.“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关于 A.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 B.非爆发式飞跃的原理 C.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D.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23.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就会导致 A.庸俗进化论 B.诡辩论 C.激变论 D.均衡论 24.事物的质和量的区别在于 A.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B.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C.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D.事物的质是不变的,事物的量是不断变化的 25.作为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是指 A.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B.新事物和旧事物达到合为一体 C.新事物在本质上区别于旧事物 D.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斗争 B.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 C.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 2.事物的质变采取爆发式或非爆发式形式取决于 A.事物主要矛盾的发展 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C.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D.事物本身的性质和事物所处的具体条件 3.在认识上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 A.折衷主义 B.改良主义 C.庸俗进化论 D.激变论 4.质和事物的关系是 A.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B.质是事物的外在规定性 C.质和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D.事物所具有的质是多方面的 5.事物的度是 A.保持事物的质的极限 B.保持事物的质的量的范围 C.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D.质和量的统一 6.原子核的裂变,在原子弹爆炸中是爆发式飞跃,而在原子发电站的原子反应堆中,是非爆发式飞跃。
这说明 A.原子弹爆炸是质变,而在原子反应堆中则是量变 B.事物的飞跃形式既受本身性质决定,又受其外部条件的制约 C.外部条件不同,则同一性质的事物的飞跃形式也不同 D.质变及其形式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 7.质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A.质变过程中包含着量的扩张 B.总的量变过程包含着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C.质变形式的多样性 D.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局部性部分质变 8.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下列现象属于突破事物存在的度的有 A.积劳成疾 B.乐极生悲 C.苦尽甘来 D.水滴石穿 9.肯定和否定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表现在 A.肯定包含否定 B.否定包含肯定 C.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 D.肯定和否定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 10.事物内部肯定和否定的相互对立表现为 A.有肯定方面,就没有否定方面 B.有否定方面,就没有肯定方面 C.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保持自身的存在 D.否定方面取得了支配地位,事物就向对立面转化 11.下列属于前进中的倒退的事例有 A.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适当的私营经济 B.旧势力的暂时复辟 C.昆虫由卵变蛹 D.袁世凯称帝 12.辩证法同循环论的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B.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13.下列情况中体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有 A.螺旋式上升运动 B.直线运动 C.简单循环运动 D.波浪式前进运动 14.扬弃是指 A.对旧事物根本性质的否定 B.对旧事物根本性质的部分否定 C.克服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 D.保留旧事物中有利于新事物发展的某些特征 15.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A.前者主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后者主张否定是外力的否定 B.前者主张否定是包含某种肯定的否定,后者主张否定是“否定一切” C.前者主张否定是对旧质的肯定,后者主张否定就是对旧质的完全抛弃 D.前者主张否定和肯定相互渗透,后者主张否定与肯定绝对对立 16.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 A.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B.事物中所包含的肯定其自身而非别的方面 C.事物中所包含的促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D.事物中所包含的决定其基本趋势的方面 17.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这种改革是 A.吸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优点 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否定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D.对旧经济体制的“扬弃” 18.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