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电场-电势差.doc
2页小组化个别高效课堂 物理学科导学案 班级: 高一(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主备人:张永 审核人:高一物理组 编写日期 :2010-6-9 实际教学日期 总课题静电场总课时第34课时课题电势差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电势差的概念;会计算点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二)过程与方法知道电势和电势差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类比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电势差的概念,电势能的改变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电功计算教学难点电势差的定义(比值)及“在电场中电场力对电荷做功引起电荷的电势能的减少”的认识学法指导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准备教学设想复习导学→引导点拨→合作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典型例题分析→练习→巩固知识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个案补充或错题订正一、复习导学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3.电势与电势能的关系:4.等势面的特点:二、合作探究1、电势差:(又叫电压)(1)定义: (2)定义式: (3)单位: 符号: 注意:电势差也是标量,可正,可负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认真阅读教材p21页独立推导)电荷Q在电场中从A移动到B点时,静电力做的功WAB等于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之差。
AB推导: 三、典型例题分析【例1】在电场中把一个电量为2×10-9C的正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1.5×10-7J,再把这个电荷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4×10-7J,(注意各物理量用正负值代入1)A、B、C三点中哪点电势高?哪点电势低?(2)A、B间,B、C间, C、A间的电势差各是多少?(3)把-1.5×10-9C的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是多少?【例2】将一个电量为-2×10-9C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N点移到M点,需克服电场力做功1.4×10-8J,N、M两点间的电势差UNM为多少?若将该电荷从M移到N,电场力做什么功?UMN为多少?(注意各物理量用正负值代入1、若带正电荷的小球只受到电场力作用,则它在电场中( )A、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B、一定沿电场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C、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D、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
2、将q=2X10-8C的正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3X10-7J,从B点移到C点,电势能减少4X10-7J,从C点移到D点,克服电场力做功5X10-7J,则( )A. A、C两点间电势差大小为5V. B. B、D两点间电势差大小为45V.C. A与D两点间电势差大小为10V. D. A与D两点间电势差大小为60V.3、一个电荷量为1×10-5C的电荷,从电场外某点移到电场内的一点A时,克服电场力做功0.006J,则A点的电势为 600 V;如果此电荷从电场外移到电场内的另一点B时,电场力做功0.002J,则B点的电势为 200 V, UAB= 400 V;若有另一电荷量为0.2C的负电荷从A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大小为 80 J4、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把点电荷q=+2×10-11C,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WAB=4×10-11J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等于多少?B、A两点间的电势差UBA等于多少?5、如图所示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20 V,将点电荷q= -2×10-9C,由A点移到B点,静电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6、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是=800 V,= -200 V,把电荷q= -1.5×10-8C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多少功?电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加或者减少多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