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2512 这样抽样调查合适吗资料.docx
3页课题:25.1.2这样抽样调査合适【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在抽样调查时,所选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并能掌握科学的抽 样方法,即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必须足够大避免遗漏某一群体,使得所抽取的样 本比较合理,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特征重点堆点】:重点、难点:判断所选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教学过程】:例1、老师布置给毎个小组一个任务,用抽样调杏的方法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坐在教室最后面 的小胖为了争速度,立即就近向他周用的三个同学作调查,计算出他们四个人的平均身高后就举手向 老师示意已经完成任务了.分析 因为小胖他们四个坐在教室最后血,所以他们的身高平均数就会大于整个班级的身高平均 数,这样的样木就不具有代表性了.现实生活中,用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选中的样木可能不愿意参加或者没空配合你作调杏,所以, 在不太影响样木代表性的前提下,人们也经常采取调查周用人的抽样方法.但是,要注意这些调杳对 象在总体中是否有代表性.例2中同学说:“6, 6, 6…啊!真的是6!你只要一育想某个数,就会掷出那个数.”乙同学说:“不对,我发现我越是想要某个数就越得不到这个数,倒是不想它反而会掷出那个数•” 分析 这两位同学的说法都不正确.因为几次经验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在这里请同学掷骰子,来验证上述两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例3小强的白行车失窃了,他想知道所在地区每个家庭平均发生过几次白行车失窃事件.为此,他 和同学们一起,调查了全校每个同学所在家庭发生过几次自行车失窃事件.分析这样抽样调杳是不合适的.虽然他们调查的人数很多,但是因为排除了所在地区那些没有中学 生的家庭,所以他们的调杏结果不能推广到所在地区的所有家庭想一想:小强和他的同学们的调查反映哪些家庭失窃H行车的情况?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开展调杳Z前,要仔细检杳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是否祁有可能成为调杳对象例4、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根据1000万和从该杂志订户所收回的意见,断言兰登 将以370: 161的优势在总统竞选中击败罗斯福,但结果是,罗斯福当选了,《文学文摘》大丢 面子,原因何在呢?原来,1936年能装和订阅《文学文摘》杂志的人,在经济上相对富裕,而引入不太高的的大多数 选民选择了罗斯福《文学文摘》的教训表明,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小,又要关注样木的 代表性二、练习判断下面这几个抽样调杏选取样木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1、 一食品厂为了解其产品质量情况,在其生产流水线上每隔100包选取一包检查其质量;2、 一手表厂欲了解6-11岁少年儿童戴手表的比例,周末来到一家业余艺术学校调杳200名在那里 学习的学生.3、 为调查全校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川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全校所有的班级中 抽取8个班级,调杳这8个班级所有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4、 为调查一个省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三、小结通过木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明白在做抽样调杳时,所选取的样木应具有代表性,M避免遗漏某一群 体,同时样本的容易要足够大,这样样木才能反映总体的特性,才能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
五、作业P117 习题 25. 1 2、3、4精品资料,你值得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