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探讨.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47397437
  • 上传时间:2023-1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9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环境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探讨  1 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1 素质结构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觉悟和道德品质,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护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懂法守法,法制意识强;具有个人诚信和团体意识;热爱环境保护事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  (2)文化素质  了解中华文明和外国历史文化,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欣赏能力,具有现代意识和传统美德  (3)专业素质  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分析的能力,具备求实的专业精神、创新意识、严谨的科学素养和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  (4)身心素质  具有自我锻炼的意识,不畏艰难的气魄,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1.2 能力结构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较好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  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专业领域内综合实验能力  (3)创新能力  在本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科技研究能力。

        1.3 知识结构要求  (1)工具性知识  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科技方法、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具有根本的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根底知识  (4)经济管理知识  具有根底的管理学、经济学知识  (5)工程技术科学  了解工程测量、投影理论及制图根底、电工与电子学相关的工程技术科学知识  (6)专业知识  具有全面扎实的专业根底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包括环境学、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工程设备根底、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功能和应用、环境监测原理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2 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包括如何度量、保护和提升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度,实现科学开展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表达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开展的原那么通过设计适当的知识体系为载体来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强化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使每一个知识模块构成一个适当的训练系统,合理区分专业共性知识要求和特色培养要求,满足“厚根底、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由以下6个知识领域组成,见表1  其中第1~5为通识课程和根本理论知识,第6为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包括专业根底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专业知识包括专业根底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根底知识由环境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设备根底、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功能和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知识领域组成  专业核心知识主要针对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施工与经济等8个方向,以8个课群为中心组成不同专业方向的核心专业知识  3 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培养创新能力、实际能力的重要保证环境科学专业实验/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依据以下几项原那么:科学性,即表达科学严谨的作风;先进性,即紧跟学科前沿,要有超前的意识;实用性,即实验/实习教学必须满足社会对环保人才的需求;完整性,实验/实习教学应包括根本技能、素质训练和创新培养等内容,根本技能训练必须过程完整、内容完整,即包括单个实验、集成实验和社会实践等;开放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不同的课程实验或相关科研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考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能力。

        (1)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和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课程实验可以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缺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直接交流,有助于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到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实验根底理论知识,包括仪器仪表的原理、测量方法、操作标准、数据分析等;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根本实验技能,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验设计、故障排除等  根据性质将实验分为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  公共根底系列实验: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计算机根本操作等  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污染控制原理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等  (2)实践性教学环节  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根本内容包括环境监测实习、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环境规划课程设计、环境工程课程设计等  (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一个科研、教学与实践结合最为密切的环节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可以从科研任务或者社会实践中选择规模适当、相对独立的题目,与特定的科研小组、社会部门、企业单位等密切结合优秀的本科生可以在大学三年级或更早阶段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时机。

      此外,也鼓励有能力、有精力、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和创业竞赛活动  毕业实习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进入工矿企事业单位环保岗位,时间为8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在18周内完成  4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校企联合是卓越人才培养的新增教学环节,是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的联合培养方式学生通过在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实习、联合毕业设计,熟悉环境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管理的根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工程实际需要,培养职业素养、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从而具有独立从事环境工程领域内某一方向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以适应未来科技开展和社会进步需要,成为面向未来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卓越人才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与企业合作,建立一批高水平且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基地应符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要求,各类实践环节安排合理,重视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校企培养方案,配备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度,确保实习和毕业设计质量,不断扩大和提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周英.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 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23,252(8):11-13.  [2]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2023,257(1):4-6.  [3]余建星,徐斌,靳楠,等.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要求及培养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2023,468(20):39-41.  [4]赵海涛,王小治,封克,等.教学科研相结合,把握本科教学最后环节[J].中国教学与研究杂志,2023,129(18).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