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管理》教案之货币时间价值.doc
7页《财务管理》教案之货币时间价值 - 单复利终值和现值 - 【课题】货币时间价值——单复利终值和现值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理解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及观念,纯熟掌握单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表现形式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货币时间价值理解的观念,纯熟准确计算单复利现值和终值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使用自制多媒体课件 本节课内容可分为两局部,对每一局部的内容结合采用讲授法、举例法、串联法、练习法、展示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是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结合使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讲授这一概念的本质及表现形式;二是单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结合使用图示举例,展示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原理,促进学生对“现值”和“终值”形象直观的理解,在此过程中串联数学中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大学科的知识框架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找出单复利计算的异同点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建议】 根据教材,货币时间价值作为第三节内容,主要分为两局部,一是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二是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分析^p 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将1 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与一次收付款项的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归为一次课,将连续、等额收付的年金单独作为一次课进展讲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老师分析^p 讲解: 商品经济中,同学们是否注意到这么一种现象:即如今的1元钱和1年后的1元钱其经济价值不相等,或者说其经济效用不同,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老师,这是为什么? 学生个别答复: 如今的1元钱和1年后的1元钱不相等是因为利息存在的缘故 老师: 肯定学生的答复 老师板书草图分析^p 讲解: 将如今的1元钱存入银行,假设存款利率为10% 0 1元 1 1+1×10%=1.1元 即这1元钱经过1年时间的投资增加了0.10元,这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二、新授及课堂练习〔约70分钟〕 〔一〕货币时间价值概念 老师分析^p 讲解,多媒体演示: 将如今的1元存入银行,经过1年的时间,投资增加了0.10元, 2 周转使用 时间因素 差额价值 所以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可以表述为: 板书: 1.概念:是指货币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板书: 2.本质:货币时间价值的本质是货币使用的增值额 老师分析^p 讲解: 从导入实例中,同学们看到的货币时间价值是“1元钱经过1年时间的投资增加了0.10元”,这是一种用绝对数表示货币时间价值的方式,但在实务中,人们习惯使用相对数字表示货币的时间价值,即用增加价值占投入货币的百分数来表示,如导入实例中的存款利率为10%。
板书: 3.货币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 绝对数 相对数:实务中常用的形式,即利息率,也可称为社会平均资金利率 老师分析^p 讲解: 货币投入消费经营过程后,其数额随着时间的持续不断增长,这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的起点是投入货币资金,企业用它来购置所需的资,然后消费出新的产品,产品出售时得到的货币量大于最初3 投入的货币量在会计中,同学们就已经认识到,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以及因此实现的货币增值,需要或多或少的时间,每完成一次循环,货币就增加一定数额,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值额也越大因此,随着时间的延续,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长,使得货币具有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一般是指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因为由于竞争,市场经济各部门投资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企业在投资某工程时,至少要获得社会平均的利润率,否那么不如投资于另外的工程或另外的行业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1.单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老师分析^p 讲解: 单利是一种不管时间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的方法 老师提问,学生共同考虑答复,多媒体演示: 企业如今存入银行100元,存款利息率为10%。
存期1年,1年后为100+100×10%=110元 存期2年,2年后为100+100×10%×2=120元 存期3年,3年后为100+100×10%×3=130元 老师分析^p 讲解: 在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中,通常习惯用时间轴辅助计算,将第一笔现金收支的时间设为如今,在此根底上,一年为一个计息期 多媒体演示: 4 单利 0 1 2 3 100 110 120 130 100+100×10% 〔100+10〕 〔100+10×2〕 〔100+10×3〕 老师分析^p 讲解: 在计算中经常使用符号,上例中100元称本金,又称期初金额或现值,用“P”表示;10%称利率,通常为年利率,用“n”表示;10、20、30称为利息,用“I”表示;110、120、130是本金与利息之和,通常称为本利和或终值,用“F”表示;时间轴中的0、1、2、3为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单利计息时用“n”表示,所以上例的计算可表示为: 师生共同完成: F 1=P+I1=P+P·n·t=100+100×10%=110〔元〕 F2=P·(1+i·n)=100×(1+10%×2)=120〔元〕 F3=P·(1+i·n)=100×(1+10%×3)=130〔元〕 I1=P·i·n =100×10%×1=10〔元〕 I2=P·i·n =100×10%×2=20〔元〕 I3=P·i·n =100×10%×3=30〔元〕 老师提问,学生共同归纳,演示: 5 P、i、n,求F F= P×(1+i·n) ⑴ P、i、n,求I I= P·i·n ⑵ FF、i、n,求P P= 1?i?n ⑶ 老师提问,学生个别答复:假设F、P,求I。
学生答复:I=F-P 【课堂练习】老师赏识学生后追问,学生分组讨论,幻灯展示: 1.某企业持有一张带息商业汇票,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6.84%,期限为90天,那么其到期利息与到值期分别为多少? 2.企业欲5年后获得75,000元,在年利率为10%的条件下,企业如今应存入多少钱? 小组代表演示: 1.根据题意,P=1000,i=6.84%÷360=0.19‰,n=90,求I、F I=P·i·n=1000×0.19‰×90=17.10〔元〕 F=P+I=1000+17.10=7.10〔元〕 2.根据题意,F=75000,i=10%,n=5,求P FP=1?i?n=1?10%?5=50, 000〔元〕 75000老师提示: 在此会有局部学生将票面利率6.84%与期限90天直接相乘,而无视了6.84%与90天不同时间单位,在货币时间价值各项指标中的计算中,常见的计息期是一年,但也不一定就是一年,如练习“1”中为90天,此时就不能6 第 页 共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