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学年黑龙江省黑河市名校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13页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乙烷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1:1B.每个乙烷分子中有8个原子核C.乙烷由碳、氢原子构成D.乙烷分子中含有碳、氢原子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CO2和SO2等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D.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3.钛元素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在元素周期表中,钛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2 B.核外电子数为 48C.元素符号为Ti 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4.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5.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中正确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8.5mL的水B.检测装置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倾倒液体药品6.生产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的主要原料是青蒿素.青蒿素(C15H22O5)是青蒿的提取物,它能溶于酒精、乙醚和石油醚,在水中几乎不溶,其中含有的过氧基团是抗疟作用中最重要的结构.过氧基团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被破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中含有三种元素B.将青蒿在水中熬煮可提取青蒿素C.可以用石油醚溶解的方法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D.制药过程应在低温无水的环境中进行7.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场上投下了2000kg重磅钻地炸弹,炸弹中装填的铀-238原料,将给海湾地区造成放射性污染。
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则中子数( )A.238 B.54 C.92 D.1468.汞:俗称水银,元素符号是( )A.He B.Hg C.Ag D.H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C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向盛有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A.A B.B C.C D.D10.蔗糖(C12H22O11)是一种常用的食品甜味剂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2B.蔗糖中含有45个原子C.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11.酚酞试液是比较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之一,酚酞是白色或微带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无味,它的化学式是C20H14O4,关于酚酞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酚酞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B.酚酞分子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酚酞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10:7:2D.酚酞分子中含有38个原子1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水变成冰 C.碘的升华 D.鲜奶变酸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填序号)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2)以下六种物质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氧气请你写出上图中物质X的名称_____,实验室用该药品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若用该药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实验装置应选_________(填标号)实验中发现水变红了,导致水变红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可以选择B,涉及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4)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应从_____端进气(填“b”或“c”)用H装置进行硫燃烧实验,现象为_____,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15.纯水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而自然界中的水,由于含有许多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丙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___16.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在导管口系一个有很多小孔的气球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_____;(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3)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的水不足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主要有:_____(说出一点).(4)查阅资料:镁+氧气氧化镁;镁+氮气氮化镁;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的问题,请问镁条能否用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_____(填“能”或“不能”)并说出原因是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
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a = ________2)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精确到0.1g)18.某同学发现自己家菜园中的蔬菜生长迟缓,便施用了一种氮肥,下图是氮肥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请回答下列问题xx牌化肥主要点分:硝酸铵(NH4NO3)净重:50kg/袋含氮量:34.3%(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袋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千克?(3)求一袋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____________写出第(2)、(3)题的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2克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50%的氯酸钾分解,将剩余的固体冷却后称量,其质量为1.08克,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各多少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由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其化学式为:C2H6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分子中质子数也等于电子数,故正确;B、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乙烷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故每个乙烷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核,故正确;C、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乙烷是由乙烷分子构成的,故错误;D、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乙烷分子中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两种原子,故正确。
故选C2、B【解析】试题分析:A、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氮气体积约78%、氧气体积约占21%,故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会污染空气,故说法错误;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说法正确;D、根据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故说法正确;故选B.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工业制法.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性质、空气的污染、工业上氧气的制备原理等,难度不大.3、B【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原子序数为22,所以核外电子数为22.故选B.考点:元素周期表4、A【解析】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N2)约占78%,氧(O2)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39%,二氧化碳(CO2)约占0.031%【详解】A、氧气占空气成分体积分数的21%,因此“c”代表的是氧气符合题意B、氮(N2)约占78%,因此“a”代表的是氮气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CO2)约占0.031%,因此“b”代表的是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约占0.939%,因此“b”代表的是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
不符合题意5、B【解析】A、准确量取8.5mL的液体,选用量筒的规格应该为10mL,同时还需要使用胶头滴管确定最后的液体体积,操作错误;B、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操作错误;D、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可能会腐蚀标签,瓶塞没有倒放,可能会污染药品,操作错误6、B【解析】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因为青蒿素在水中几乎不溶,其中含有的过氧基团是抗疟作用中最重要的结构.过氧基团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被破坏,故错误;C.青蒿素(C15H22O5)是青蒿的提取物,它能溶于酒精、乙醚和石油醚,故正确;D.因为过氧基团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被破坏,故应在制药过程应在低温无水的环境中进行,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D【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故它是质子数为92,中子数=238-92=146 。
故选D点睛: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8、B【解析】氦元素符号He,汞元素符号为Hg,银元素符号Ag,氢元素符号H,故选B9、B【解析】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剩余的气体约为空气的五分之四,故错误;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到一定温度时分解生成氧气,当完全分解后,氧气的质量不再改变,故正确;C、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的H2O2溶液会生成氧气,由于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所以随着H2O2溶液的加入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故错误;D、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所以氧元素的质量不断减少,但是不会为0,故错误10、D【解析】A、 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12×12+1×22+16×11=342,故A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