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风险病人管理制度.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63318583
  • 上传时间:2024-02-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风险病人管理制度高风险病人管理制度一、高风险病人范围1.危重病人,重要指心、肺、脑、肾、肝等人体生命器官出现功能衰竭者,其中最常见为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也可见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以及多种休克(最常见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昏迷(脑性和代谢性昏迷等);2.手术后病人,尤其是胸外手术、脑外科手术、骨科手术后病人;3.新生儿病人,其高风险程度比较明显;4.疾病晚期临终病人,是需要进行尤其照顾人群;5.急诊病人,尤其是成批交通事故或工伤事故外伤病人,或成批中毒病人,对社会影响较大;6.社会上有影响有地位人物;7.与医疗纠纷或司法案例有关病人等8.有自杀倾向病人 二、“四三”管理责任制度1.门诊、急诊、病房负责制(1)对急诊病人和危重病人,门诊要及时发现和处理;(2)急诊要24小时应诊,作好一切急救准备;(3)病房要做门急诊后盾,及时全力支持医务人员急救并收治必须住院病人2.贯彻三级医师负责制,住院医师(包括进修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各在其位,加强请示汇报和督促检查制度;3.临床、医技、行政工勤人员负责制高危病人诊断不只是医师护士之事,要靠各医技部门支持配合,要靠行政后勤部门服务,任何环节失误都会招致不良后果;4.院长(业务院长)、医务处、临床科室负责制(1)各临床科室要高度重视高危病人诊断工作,并及时请示汇报;(2)医务处要常常深入病房、门急诊理解状况,参与讨论,征求意见,进行协调;(3)院领导能重点掌握全院高危病人诊断状况,重点巡视高危病人,参与甚至组织指挥全院性重点急救、病例讨论会或大会诊,处理管理中重点问题。

      三、高风险病人日报制度医院要制定本院高危病人管理原则,建立日报制度,病房和门急诊要填写高危病人状况表,对病重告知或病危告知病人状况要及时向医务处或院领导汇报,使全院上下对本院高危病人诊断状况清晰明了并管理有力附表) 四、危重病人急救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医院各级急救组织,并做到思想、组织、技术、人员、药物器械、后勤保障贯彻;2.及时填写高危病人告知单,上报院医务处,并告知病人家眷;3.强调医务人员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4.强调严格执行多种急救危重病人技术操作规程;5.强调一切急救药物、器械、敷料等定位、标识和管理措施;6.强调必须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工作;7.强调重大急救必须立即报请医务处或院领导亲临参与指挥;8.强调在危重病人急救过程中各部门支持配合,并制定对影响急救工作或导致不良后果者惩处制度五、院总值班夜间巡视制度凡夜间院总值班者必须理解和巡视重点病人重要状况,积极协助科室处理急救工作中矛盾和困难,进行必要组织协调,做好巡视状况登记并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 六、建立重症监护病房根据医院实际状况和专科发展需要已建立新生儿监护病房等,应加强对应管理七、高风险病人管理实行细则 为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意识,强化高风险病人管理,提高对急危重症病人急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

      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结合"医疗质量万理行"活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详细如下:(一)、各临床科室要强化对高风险病人管理责任意识,提高积极积极为急危重症病人服务紧迫性和自觉性,对需急诊急救患者,坚持先急救、后缴费原则二)、医院各科室要认真贯彻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者急救制度、会诊制度等关键制度,完善急危重症救治预案,规范收治管理,及时、规范转诊急危重症病人,提高急救成功率,改善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三)、医院对危重患者执行24小时零汇报制度,进行全程管理各临床科室每天8.00之前填写《xxxxxxxxx医院危重病人上报表》,汇报前24小时科室报病危及停病危患者(必要时须阐明患者去向,如:收住、转院、放弃治疗、成功、死亡等)由信息科搜集上报医务处及院领导并由本科室及医务处填写《xxxxxxxxx医院高风险病人登记本》四)、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督导小组不定期深入病房检查、巡视全院高危病人,指导临床各科高危病人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五)、本制度自9月10日起执行附表:xxxxxxxxxx医院x科高风险病人上报表。

      病人姓名年龄住院号重要诊断风险程度备注病重病危收住入院转院放弃治疗抢救成功死亡八、各级医医护人员职责(1)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行政上担任科主任,负责监护病房医疗、行政领导,组织实行每日查查房,制定和调整重大治疗方案,规定具有丰富处理危重病人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2)主治医师在科主任领导下详细执行治疗方案,预测疾病发展趋势,采用防止性医疗措施,修改治疗计划,指导下级医师,修改医嘱;(3)住院医师在主治医师领导下详细实行危重病人诊断急救工作,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做出诊断并下达医嘱,操作特殊治疗;(4)护士长协助科主任工作,全面管理护理工作,监督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状况,熟悉每一种监护仪器性能,纯熟掌握多种监测仪器操作环节和规程;(5)护士详细执行监测、治疗和基础护理工作,具有急救处理应变能力和技术素质九.、高风险病人医疗业务环节规范(1)病历书写病历规定多种记录资料必须及时、详实、精确、连贯,要能充足记载和反应病人入室后病情演变真实状况,在尤其紧急状况下可采用先急救后补记原则;(2)医嘱高风险病人特点是医嘱必须适应病人病情变化,因此临时医嘱多、口头医嘱多,这就规定医护人员愈加严格执行医嘱制度;(3)查房①科主任(主任医师)必须坚持每天晨间带领全体医师查房1次,检查病情,鉴别疗效,分析发展趋势和转归,决定可否离室;②主治医师每天必须查房2次以上;③值班医师要不离病房岗位,不间断地巡视病人,观测病情,检查各类仪器使用状况,分析多种仪器参数,凡遇病情突变应立即投入急救并呼请上级医师。

      4)会诊必须加强各科室会诊,可在院长领导下成立由各科专家构成治疗小组,便于联络协调十.、建立健全病房规章制度(1)监护病房要在院长领导下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并严格付之执行,详细包括:①交接班制度;②医嘱查对制度;③会诊制度;④急救工作制度;⑤晨会制度;⑥保护性医疗制度;⑦病例讨论制度;⑧死亡病例讨论制度;⑨药物器械物品管理制度;⑩差错事故登记汇报制度;⑾消毒速度制度;⑿家眷探视制度;⒀多种护理管理制度等2)要制定各项技术操作常规和护理规范十一、要尤其强调监护病房管理守则每个监护病房都要对医护人员强调几项管理守则,其内容必须遵照如下原则:(1)必须保证多种急救器械完好使用、常备不懈;(2)报警信号就是呼救信号,必须立即采用紧急措施;(3)在给病人使用机械通气装置时,护士绝不能离岗,要杜绝通气机械故障或通气管脱落时未及时发现导致不良后果;(4)应用多种血管扩张剂或强心药物时必须亲密观测和调整滴速;(5)必须保证科主任、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查房次数,及时作出对应处理;(6)工作人员语言必须清晰明了,尤其是下达口头医嘱时决不能模糊不清,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读,以免导致错误;(7)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包括工作人员进出时衣帽鞋罩和人数控制,转送病人都应用清洁车或活动车,工作人员洗手和定期作鼻拭子培养,鲜花不入清洁区,病人只能隔窗欣赏,严格掌握病人分室安排,对安排单房间、隔离间和多人房间;(8)要保持监护病房安静舒适。

      十二、病房感染管理制度感染是病房最常见并发症,50%死亡病人与院内感染有关,因此感染管理是病房管理十分重要内容1.监护病房防止感染管理措施病房内防止感染管理工作要抓好病人、环境和病原体三个中心环节,关键是抓好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感染管理,详细要抓好如下几种方面:(1)监护病房建筑设施、环境卫生和消毒处理要做好对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柜橱、病床、室内空气消毒处理,并形成制度,定期检查,例如地面每日要用0.2%过氧乙酸消毒剂湿拖打扫4次,可减少细菌数95%以上;(2)污染用品消毒处理①被污染被单、床单、衣服等,床上棉被、褥垫、毯子等,用后都要用药物消毒或射线照射;②便盆、尿壶最佳固定使用,但也应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医疗器械和装备消毒①外科手术、换药器械敷料等都要高压灭菌消毒;②通气机要坚持24小时更换气囊袋管道和连接物;③对接触病人雾化器喷头、管道和药液盛器都要作浸泡消毒;④为防止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要在严格无菌操作下采用密闭式导尿4)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根据日本报道,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可使手术后感染率下降三分之一,目前不仅使用一次性输液、导管(包括血管导管、气管导管、尿路导管、胃肠导管等)插管、针头等,就连医务人员使用衣帽口罩和手套,医用包装敷料纸等均为一次性材料;(5)合理使用抗生素要严格掌握使用抗生素适应证,有条件要开展血浓度监测,做到合理地、科学地、对地使用抗生素。

      2.对病房工作人员感染管理规定(1)出入病房更衣换鞋制度工作人员所用衣、帽等要保持清洁,勤洗换;(2)无菌操作制度尤其在进行上呼吸道护理、换药、灌肠、留置导尿管时均应戴无菌手套;(3)洗手制度凡接触病人(包括处理病人物品、尿壶、便盆后)都要认真洗手,必要时要再用75%酒精擦拭手部;(4)物品消毒和专用制度物品规定专人专用,用后消毒;(5)常用器械物品专床专用制度例如每位病人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供氧和吸引装置,以及简易呼吸器等,必须每床专用,病人出院后要进行终末消毒;(6)工作人员患有呼吸道或肠胃道病症时要防止接触病人制度;(7)工作人员不得在病房内饮食制度;(8)室内严禁养花、插花制度;(9)辨别病人隔离制度,尤其对器官移植病人;(10)消毒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卫生部第22号令《消毒管理措施》,做到熟悉多种消毒剂性质和作用,合理使用消毒剂溶液,定期检测监护病房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疗用品和医务人员手细菌总数 十三、病房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护理人员基础理论规定它包括:(1)循环系统监护理论围绕着心泵收缩功能、体内血容量、周围血管阻力和心脏传导功能(心脏电生理)等问题对多种休克、低心输出量、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等病理循环状态所采用措施和操作,例如尿量分析、中心静脉压测定分析、心电图操作和分析、血气测定值分析等;(2)呼吸系统监护理论围绕对通气、灌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