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年级互评自改实践的研究》课题研究他人经验借鉴.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fm****yx
  • 文档编号:301726072
  • 上传时间:2022-05-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年级互评自改实践的研究》课题研究他人经验借鉴(二个)1姓名梁匀霞性别女所在学校浙川县第二小学来源渠道成功的经验或先进做法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为了实现“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一教学目的,我把作文批改的权力下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作文评改环节由“看客”变成“主角”一、激发兴趣  端正态度首先,用古今中外名人改文的故事,激发学生改的兴趣如唐代贾岛“推敲”的故事;北宋王安石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的故事;郭沫若改诗救少女的故事;鲁迅写文章百该不厌等让学生从故事中看到他们在遣词造句上千锤百炼、一丝不苟的精神,真正认识到“改”的意义,从而产生改的动机二、反复朗读 自行修改对于学生自改作文在学生习作完成后,老师应让学生自己反复朗读,借助声音刺激,凭借语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边读边改,看看文章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有没有拗口的词句;重点内容写得是否详细生动(如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写得是否传神,是否能突出主题);同一个内容,同一个意思,能不能换一种说法或用上掌握的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主题更鲜明。

      然后以三个人为一小组,一人读自己的作文,另两人听,并给出修改意见,指导其修改这样,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修改,有效地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三、查找问题  指导互改学生交上作文后,老师先改一部分作文,掌握本次习作的成功和不足,以便学生在互改时有的放矢地指导再将学生分成三人(好、中、差各一人)一小组,每组选一组长,(本组不能改本组同学的作文)然后,教师讲明操作要求,把批改要求写在黑板上操作要求:1.一人读,其他两人听,连续两遍;2.读后集体讨论文章的优点和不足;3.一人执笔,先在作文本上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改错字、病句、删多余的句段,再按“夸夸你”、“提醒你”这两个方面写下旁批和总批;4.签上名字,以便老师检查批改要求:1.中心是否积极健康、鲜明,条理是否清楚;(中心不明确,条例紊乱的文章,让其重写)2.叙事是否完整,前后是否连贯;3.语句是否通顺,详略是否得当;4.用词是否准确、是否有错别字;5.标点是否恰当,书写是否规范当然,批改一篇文章不能要求面面俱到,可根据习作特点有侧重点地进行修改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互改互评,完成一本,再改下一本,学生批改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以“批”为主,以“改”为辅,把“改”的主动权还给作者本人。

      互改后,把作文还给本人,自己再根据同学提出的意见再次边读边改,改好后大声有感情地读自己的文章,感受成功四、及时评价  感受快乐学生互改以后,老师要对学生作文及学生互改情况做一评价,使学生从自改、互改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作之长的同时,感受当老师的辛苦及成功的快乐,从而更有兴趣、有意识地改正自己作文的不足,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学生自改互改作文,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发挥好配角的作用,让全体学生唱主角,积极参与到这一学习活动中来,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使学生在自改互批中提高水平,在参与中展现自我,在学习中感受成功与快乐 记录时间:20xx年 x月 x日2姓名王文雪性别女所在学校东城一小来源渠道成功的经验或先进做法人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改应该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一、调动参与,激发自改的兴趣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有两个先决条件: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修改作文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指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主体性地位因而,教师应从几方面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1.树立榜样,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经常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述在古今中外名人改文的故事,如:鲁迅修改文章的故事;贾岛反复思考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的故事;王安石锤炼“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这样,给学生树立了榜样,使学生明白了“玉不琢,不成器”,认识到要想把文章写好,一定要在修改上下功夫,从而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2.示范修改,引发兴趣学生修改作文,除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外,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时,教师用中上水平的学生作文为本,组织学生示范修改,领悟修改方法和要领,让学生在示范修改中发现问题,知道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要怎么做同时,教师还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入情入理的评议,消除学生畏难情绪,让他们体会到修改作文并不难,从而引发修改作文的兴趣,提高修改作文的自觉性。

      二、传授方法,提高自改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地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要领和修改符号的使用,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如:教师将以读为主的“改文”三步法教给学生第一步通过默读,检查内容,即文章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具体;第二步通过轻声读,检查形式即段落是否分明,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得当,标点是否正确;第三步通过朗读,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检查学生评改日记时,就可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此外,还教给学生围绕作文要求进行修改的方法与此同时,还教给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改符号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还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要领:一是删,即删去多余的不必要的成份;二是增,增补欠缺部分,把内容写具体,进一步修饰润色;三是换,即是换掉错误的成份,换上正确的成份或前后互换三、激励评价,增强自改的信心修改作文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学生意志的过程信心是其过程之一,有信心就有写作的积极性和力量在作文评改过程中,教师善于使学生确立能够自我评改作文的信心,使其相信“我行,我能行”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如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褒奖,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

      因此,教师对学生修改作文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给予加分鼓励:一是评改时,规定自改加附加分根据学生修改态度、修改效果、修改能力加以评分鼓励二是初稿时作出分数评价,修改后提高分数者褒奖,肯定成绩,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评改成绩,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进一步增强自改的信心四、展示作品,享受自改的成功乐趣学生的习作一旦认可,就会对作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且希望自己的习作更多地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因此,教师千方百计创设让学生体验自改成功的环境,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习作展示的时空对比较突出的习作,在经过指导学生修改后积极推荐上刊,一旦刊登,及时给予公开表扬;对比较优秀或是进步明显的习作,通过在班级开辟学习园地,让这些习作及时上墙,以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对学生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习作,通过定期“评选满意习作”的形式,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让他们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学生乐于修改、乐于习作,并使之成为一种可待持续的发展机制五、强化训练,养成自改的习惯养成自改习惯是培养自改能力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认为,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能从无到有的,只有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这种能力。

      那么,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他们逐步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道理,逐步养成爱动笔,勤修改的习惯此习惯一经养成,将会使人受益终身为此,教师经常这样训练学生:1.抄前读也即是凭语感修改老舍先生曾说:“念一念,那些不恰当的字句,不顺口的地方,就显露出来,才可以一一修改而小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个毛病,就是作文抄上本子后就了事针对这一点,教师规定作文在抄上本子前必须大声读给小伙伴或父母听,请他们提出意见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为了不丢面子,事先必须会看上几遍在读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问题这实际上就是自改作文了2.交换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心理,看自己的作文发现不了毛病,而读别人的文章就能提出很多不足因此,教师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交流小组,让学生把抄好的作文在组内互相交换看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既让学生敢于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让学生善于在交流中倾听别人的意见,最后再让学生修改作文,尽可能扬己之长避已之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就促使学生在抄好作文后还要多读几遍同时,评价别人的习作实际上也是修改作文的训练3.过后改学生写作文往往当时是改不出什么的如果放几天时间,再修改就可能有新的发现。

      对此,鲁迅也说:“等到成后,搁它几天,再来看看,删去若干,改去几个因此,教师在将学生作文收上后,选几篇看看,然后讲一讲主要存在的问题,再把作文本子发下去让他们读一读,改一改这样,学生一般都能改出些东西,等学生修改后,教师再进行审阅评定经过一年来的实验,学生语文素质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小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须进一步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加强研究,不断探索指导学生自改作文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自改作文能力 记录时间:20xx年 x月 x日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