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数学真题近十年考题路线分析高数部分.doc
3页考研数学真题近十年考题路线分析(高数部分)以下给出了《高等数学》每章近10年(2019-2019)的具体考题题型,可以使考生清晰地了解和把握各章出题的方式、命题的频率及其分值比重,在全面复习的过程中,也不失对重点知识的明确和强化 高等数学 (①10年考题总数:117题 ②总分值:764分 ③占三部分题量之比重:53%④占三部分分值之比重:60%) 第一章 函数、极限、连续 (①10年考题总数:15题 ②总分值:69分 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2%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9%) 题型 1 求1∞型极限(一(1),2019) 题型 2 求0/0型极限(一(1),2019;一(1),2019) 题型 3 求∞-∞型极限(一(1),2019) 题型 4 求分段函数的极限(二(2),2019;三,2019) 题型 5 函数性质(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有界性)的判断(二(1),2019;二(8),2019) 题型 6 无穷小的比较或确定无穷小的阶(二(7),2019) 题型 7 数列极限的判定或求解(二(2),2019;六(1),2019;四,2019;三(16),2019) 题型 8 求n项和的数列极限(七,2019) 题型 9 函数在某点连续性的判断(含分段函数)(二(2),2019)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 (①10年考题总数:26题 ②总分值:136分 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2%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7%) 题型 1 与函数导数或微分概念和性质相关的命题(二(7),2019) 题型 2 函数可导性及导函数的连续性的判定(五,2019;二(3),2019;二(7),2019) 题型 3 求函数或复合函数的导数(七(1),2019) 题型 4 求反函数的导数(七(1),2019) 题型 5 求隐函数的导数 (一(2),2019) 题型 6 函数极值点、拐点的判定或求解(二(7),2019) 题型 7 函数与其导函数的图形关系或其他性质的判定(二(1),2019;二(3),2019) 题型 8 函数在某点可导的判断(含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可导性的判断)(二(2),2019) 题型 9 求一元函数在一点的切线方程或法线方程(一(3),2019;四,2019;一(1),2019) 题型 10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或讨论(八(1),2019;二(8),2019) 题型11不等式的证明或判定(二(2),2019;九,2019;六,2019;二(1),2019;八(2),2019;三(15),2019) 题型12在某一区间至少存在一个点或两个不同的点使某个式子成立的证明(九,2019;七(1),2019;三(18),2019) 题型 13 方程根的判定或唯一性证明(三(18),2019) 题型 14 曲线的渐近线的求解或判定(一(1),2019) 第三章 一元函数积分学 (①10年考题总数:12题 ②总分值:67分 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0%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8%) 题型 1 求不定积分或原函数(三,2019;一(2),2019) 题型 2 函数与其原函数性质的比较(二(8),2019) 题型 3 求函数的定积分(二(3),2019;一(1),2019;三(17),2019) 题型4 求变上限积分的导数(一(2),2019;二(10),2019) 题型 5 求广义积分(一(1),2019) 题型6 定积分的应用(曲线的弧长,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变力做功等)(七,2019;三,2019;六,2019) 第四章 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 (①10年考题总数:3题 ②总分值:15分 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 题型 1 求直线方程或直线方程中的参数(四(1),2019) 题型2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一(4),2019) 题型 3 求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直线方程(三,2019) 题型4 求直线绕坐标轴的旋转曲面方程(三,2019) 第五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①10年考题总数:19题 ②总分值:98分 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6%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2%) 题型1多元函数或多元复合函数的偏导的存在的判定或求解(二(1),2019;一(2),2019;四,2019;四,2019;二(9),2019;三(18(Ⅰ)),2019) 题型 2 多元隐函数的导数或偏导的求解或判定(三,2019;三(19),2019;二(10),2019) 题型 3 多元函数连续、可导与可微的关系(二(2),2019;二(1),2019) 题型4 求曲面的切平面或法线方程(一(2),2019;一(2),2019) 题型5 多元函数极值的判定或求解(八(2),2019;二(3),2019;三(19),2019;二(10),2019) 题型 6 求函数的方向导数或梯度或相关问题(八(1),2019;一(3),2019) 题型7 已知一二元函数的梯度,求二元函数表达式(四,2019) 第六章 多元函数积分学 (①10年考题总数:27题 ②总分值:170分 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23%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22%) 题型 1 求二重积分(五,2019;三(15),2019;三(15),2019) 题型 2 交换二重积分的积分次序(一(3),2019;二(10),2019;二(8),2019) 题型 3 求三重积分(三(1),2019) 题型 4 求对弧长的曲线积分(一(3),2019)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题型5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三(2),2019;六,2019;四,2019;五,2019;六,2019;六(2),2019;一(3),2019;三(19),2019) 题型 6 求对面积的曲面积分(八,2019) 题型 7 求对坐标的曲面积分(三(17),2019;一(4),2019;一(3),2019) 题型 8 曲面积分的比较(二(2),2019) 题型 9 与曲线积分相关的判定或证明(六(1),2019;五,2019;三(19(Ⅰ)),2019) 题型 10 已知曲线积分的值,求曲线积分中被积函数中的未知函数的表达式(六,2019;三(19(Ⅱ)),2019 题型 11 求函数的梯度、散度或旋度(一(2),2019) 题型 12 重积分的物理应用题(转动惯量,重心等)(八,2019) 第七章 无穷级数 (①10年考题总数:20题 ②总分值:129分 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7%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6%) 题型1无穷级数敛散性的判定(六,2019;八,2019;九(2),2019;二(3),2019;二(2),2019;二(9),2019;三(18),2019;二(9),2019) 题型 2 求无穷级数的和(九(1),2019;五,2019;七(2),2019;四,2019;三(16),2019) 题型3求函数的幂级数展开或收敛域或判断其在端点的敛散性(一(2),2019;七,2019;五,2019;四,2019;三(16),2019;三(17),2019) 题型 4 求函数的傅里叶系数或函数在某点的展开的傅里叶级数的值(二(3),2019;一(3);2019) 第八章 常微分方程 (①10年考题总数:15题 ②总分值:80分 ③占第一部分题量之比重:1%④占第一部分分值之比重:10%) 题型 1求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六,2019;一(2),2019;一(2),2019;三(18(Ⅱ)),2019)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题型 2 二阶可降阶微分方程的求解(一(3),2019;一(3),2019) 题型 3 求二阶齐次或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一(3),2019)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题型 4 已知二阶线性齐次或非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或特解,反求微分方程(一(1),2019) 题型 5 求欧拉方程的通解或特解(一(4),2019)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题型 6 常微分方程的物理应用(三(3),2019;五,2019;八,2019;三(16),2019) 题型 7 通过求导建立微分方程求解函数表达式或曲线方程(四(2),2019;五,2019)第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