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的主要治则.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80453942
  • 上传时间:2022-04-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9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的主要治则指所用药物性质的寒热、补泻效用与疾病本质和现象之间的逆从关系而言故说“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1.正治  指采纳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展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2.反治  指服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展的治疗主要包括如下四种:  (1)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2)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3)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指用补益方药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病症的病证适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消失闭塞病症的真虚假实证如血虚的经闭、肾阳虚的尿少癃闭、脾虚的纳呆和脘腹胀满病证、年老或久病精血津液缺乏的便秘等,均应以补益药进展治疗  (4)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指用通利之方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病症的病证。

      适用于因实邪内阻消失通泄病症的真实假虚证如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其治疗可分别采纳消导泻下、清热泻下、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法,即属“通因通用”之运用  (二)治标与治本  1.“本”和“标”的概念  本和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主要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冲突的主次关系如从邪正双方来说,则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病因与病症来说,则病因是本,病症是标;从疾病先后来说,则旧疾、原发病是本,新病、继发病是标  2.缓则治本  指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状况下,即应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  3.急则治标  指标病急重,甚则影响本病的治疗,则领先治,故急治其标病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应先止痛;如肝病根底上的臌胀腹水,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则领先治标病腹水;又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不管何种缘由所形成,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  4.标本兼治  指标病本病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则当标本兼顾,予以治疗  (三)扶正与祛邪  1.扶正与祛邪的概念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加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力量扶正多用补虚方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祛邪,即祛除病邪,使邪去而正安祛邪多用泻实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实证  2.扶正祛邪的运用  单纯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冲突,而邪气亦不盛的虚性病证或真虚假实证  单纯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冲突,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或真实假虚证  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病证但在详细应用时,亦应分清是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实为主,以便确定其治法是扶正为主而兼顾祛邪,还是祛邪为主而兼顾扶正  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而正虚不甚,尚耐攻伐的病证,或邪盛为主,两者同时兼顾,则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均应先祛邪而后扶正  先扶正后祛邪:即先补后攻,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证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同时兼以攻邪,则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  (四)调整阴阳  1.损其偏盛  即损其有余主要适用于阴阳偏盛,即阴或阳一方过盛而有余的病证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则应“治热以寒”,即用“热者寒之”法则  2.补其偏衰  即补其缺乏主要适用于阴阳偏衰,即阴或阳一方虚损缺乏的病证如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则应滋阴以制阳但最终导致的是肾阴亏虚,故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如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则应补阳以制阴。

      但最终导致的是肾阳虚损,则应“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此外,由于阴阳偏衰可以互损,而阴阳又是互根互用的,故在治疗阴阳偏衰病证时,还应留意“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应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应适当配用补阴药即所谓“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  3.阴阳并补  指对阴阳两虚病证应用阴阳双补之法治疗但亦应分清主次  4.回阳救阴  为适用于阴阳亡失病证的治疗原则即亡阳者,当回阳以固脱亡阴者,当救阴以固脱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病机病证有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亏虚与互用关系的失调,故调理精气血津液,即是针对其缺乏或失调而设的治疗原则  1.调精  包括填精、固精、疏利精气等法  2.调气  包括补气、调理气机等法  3.调血  包括补血、调理血运等法  4.调津液  包括滋养津液、祛除水湿痰饮等法  5.调理精气血津液关系  包括调理气与血的关系、调理气与津液的关系、调理气与精的关系、调理精血津液关系等法  (六)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制定其相宜的治法和方药  1.因时制宜  即依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如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食宜同法”  2.因地制宜  即依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用药的原则如所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即西北地区天气寒凉,其病多外寒而里热,应散其外寒,而清其里热东南地区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而易生内寒,故应收敛其外泄阳气,而温其内寒  3.因人制宜  即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年龄:老年人生气衰退,气血阴阳亏虚,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虚证宜补,攻邪宜慎,药量较青壮年为轻;小儿生气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柔嫩,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忌投峻剂,少用补益,药量宜轻  性别:妇女有经、带、胎、产之别,用药宜慎妊娠期间,凡峻下、破血、滑利、走窜等伤胎或有毒之品,尤当禁用或慎用  体质: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阳虚或阴盛之体,则应慎用寒凉之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