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黄酮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药学论文】.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7910884
  • 上传时间:2017-09-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药学论文-黄酮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摘要】   醛糖还原酶是多元醇通路中的关键限速酶,高血糖浓度下,此通路代谢旺盛,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恶化有密切关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药物之一,可通过抑制糖代谢的多元醇通路中的限速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减少体内山梨醇的蓄积,从而预防和延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文章详细综述了黄酮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对 AR 作用机制结构特点等,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黄酮类化合物醛糖还原酶(EC. 1.1.1.21,aldose reductase, AR)是聚醇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限速酶,以还原性辅酶Ⅱ(NADPH)为辅酶,催化己糖的还原反应,将此葡萄糖转化为相应的还原产物山梨醇,然后山梨醇再在山梨醇脱氢酶作用下氧化成果糖,许多组织中都有这一途径,见图 1在正常组织中这一途径的转化率很低,但在血糖浓度升高时,己糖激酶被葡萄糖饱和,大量葡萄糖经醛糖还原酶转变为山梨醇,由于山梨醇转化为果糖的速率低于山梨醇生成的速率,且山梨醇分子不易透过细胞膜进到血液循环,因而在细胞内大量聚集而引起细胞内的高渗效应,细胞水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从而诱发糖尿病并发症,如: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脏病变[1~3]。

      近年来,人们发现体内的许多酶在调节血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作为抗糖尿病药物的作用靶点,为研制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提供新的有效途径因此,通过抑制 AR 的活性能减少山梨醇的生成,有效的防止和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筛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s,ARIs)是开发糖尿病新药的重要途径[4]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聚醇代谢通路中的 AR,阻止逆转多元醇代谢中的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可使多元醇水平恢复正常,并能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延迟白内障的形成及蛋白尿的出现,从而达到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5]作者根据文献记载就一些对 AR 具有抑制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研究方法进展等进行论述,以对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上的应用进行阐述1 筛选进展  ARIs 来源途径主要有:一是从天然资源,包括植物和微生物等中筛选,二是由化学合成制备中草药作为天然产物,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来源广泛,从中筛选出对 AR 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其不良反应远低于化学合成及微生物来源的ARI,因而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中草药方面,抑制醛糖还原酶的化合物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及生源相关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中。

      黄酮类化合物又称为生物类黄酮(Bioflavonoids),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目前发现的该类化合物大概有五千多种,它常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的方式存在,是一种天然色素,多具有鲜艳的颜色在自然界中它的分布最为广泛,几乎绝大多数的植物都能合成,大约有 20%的植物药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6]1965 年,Hayman 第 1 次报道了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研究了它对脂肪酸的抑制作用;1967 年,人们发现了第 1 个无细胞毒性的 ARI 丁二胺糖醇; 1975 年开始,Varma 等基于黄酮类化合物有多种活性,测试了8种黄酮类化合物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1.1 模型和方法ARIs 的筛选有两种筛选方式:体内筛选和体外筛选体内筛选是利用动物模型进行筛选,而体外筛选分为无细胞相水平筛选和细胞相水平筛选筛选模型的选择影响了药物筛选的效果传统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动物模型是最早用来筛选 ARIs 的模型,主要分为 4 类,即化学物质诱导动物模型、自发性遗传性动物模型、胰腺部分切除动物模型和转基因动物模型[7]目前最常用的 DM 动物模型为化学物质诱导动物模型。

      姚峰等[8]给贵州小型猪喂高脂高糖饲料,通过测定血糖含量确定可以人为诱发糖尿病,建立糖尿病动物筛选模型利用无细胞水平筛选 ARIs 即直接用纯化的 AR 在人工反应体系中测定化合物对 AR 活性的抑制作用,杨喆等[9]利用 96 孔石英板成功建立了ARIs 的微量高效筛选模型,此模型较传统的石英比色皿法效率提高 10 倍之多;肖尚志[10]利用心肌细胞成功构建了 ARIs 的体外细胞筛选模型,用阳性药验证了此模型的有效性;闫泉香[11]以大鼠红细胞为底物,加入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不同浓度的受试药物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其中山梨醇的生成量,验证了葛根总黄酮和槲皮素可以降低山梨醇的生成量  1.2 作用机理ARI 的主要作用是纠正多元醇代谢紊乱、纠正微血管及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以及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以恢复神经传导速度、防止视网膜组织中蛋白异常渗透、减轻肾小球小动脉扩张,使肾小球滤过率恢复正常在实验诱导的糖尿病动物模型身上,应用 ARI 可以阻止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12]ARI 与 AR 的结合部分(抑制位点)不同于 AR 与葡萄糖或 NADPH 结合部位ARI作用机理主要是对 AR 产生非竞争性抑制或反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对 AR抑制率是恒定的,不受底物浓度的影响,这是因为在 AR 中抑制剂结合到的变构部位不是 AR 活性部位,此活性部位既可以是底物相结合的部位,也可以是底物与酶的非结合部位。

      反竞争性抑制对 AR 抑制率随着底物浓度升高而增加,此类抑制剂结合到 AR 的变构部位只能是底物与酶结合的部位黄酮类 ARI 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如槲皮苷等1.3 结构特点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低分子的天然植物成分,具有 C6-C3-C6 基本构型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母核上常有羟基、甲氧基等取代基[6]刘海波等[5]研究发现,不同位置的羟基在与受体作用时起着不同的作用,抑制作用主要由黄酮骨架上的酚羟基与残基作用产生,糖基上的氢键不作为氢键给体或受体参与抑制作用已经报道对 6 个黄酮类 ARI 中各自得到 8~12 个数量不等的复合物结构综合所有得到的复合物结构,可以发现 80%以上的复合物中黄酮类小分子与受体间可以形成氢键,在形成的氢键中有 60%发生在残基与黄酮上 7 位、3 位、4 位羟基之间,这些残基和羟基有可能是参与抑制作用的主要基团具有抑制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以下特点:3,4 一二羟基部分,7 一羟基和(或)邻苯二酚组成部分的黄酮与黄酮醇显示强抑制活性,5 一羟基者不影响活性,有 3 一羟基与 7 一 O 一糖基组成者使活性减弱,有 2-3 双键者抑制活性增强,黄酮与黄酮醇在 B 环上有邻苯二酚组成部分者抑制活性强于有邻苯三酚(3,4,5 一三羟基)者。

      Matsuda 等[13]发现氢键在黄酮类化合物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位于黄酮骨架 7 位和 4 位的羟基是主要参与氢键作用的基团,如果这两个位置不存在羟基或者羟基被烷基化或糖基化,则抑制活性会受到很大的削弱1.4 己知的黄酮类药物Varma 等测试 8 种黄酮类化合物抑制 AR 的活性,结果 Quercetin ,Quercitrin 及 Myricitrin 的活性非常强,后来陆续发现了一系列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橙皮苷、杨梅苷等近几年来国内外对黄酮来源的 ARIs 的研究概况见表 1表 1 国内外对黄酮来源 ARIs 的研究概况(略)2 小结21 世纪国际上掀起了对天然药物研究的热潮对天然药物免疫促进剂和调节剂的研究和应用,将使人类防病治病的措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更是以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引起人们的重视黄酮类 ARI 具有来源广泛、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等因素,因此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从黄酮类化合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 ARIs 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有关黄酮类化合物对 AR抑制作用的研究才起步,涉及范围小,大多数报道仅做了定性分析,尚未给出确切的有效浓度、最大浓度、活性成分纯化等,更主要的是现在的一些研究局限于实验阶段,要用于临床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人们对黄酮类 ARIs 研究的不断深入,黄酮类新药将不段涌现但是由于其结构复杂多样,作用位点,对其药理作用了解还未完善,加上其药效反应慢等限制了其更好的发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必要找出黄酮类 ARI 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和相关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Kador PF.The role of aldose reducta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complications[J].Med Res Rev,1998,8:325.[2]Drel VR,Pacher Stevens MJ,et a1.Aldose reductase inhibition counteracts nitrosative stress and poly(ADP-ribose)polymerase activation in diabetic rat kidney and high-glucose-exposed human mesangial cells[J].Free Radic Biol Med,2O06,40(8):1454.  [3]Srivastava S, Ramana KV,Tamm aIi R,et aI.Contribution of aldose reductase to diabetic hype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eI cells[J].Diabetes,2006,55(4):901.[4]Costantino L,Rastelh G,Vianello P,et a1.Diabetes complieations and their potential prevention:aldose reductase inhibition and other approachs[J].Med Res Rev,1999,19(1):3.[5]刘海波,王占黎,乔颖欣,等.黄酮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抑制机理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7,23(7):1059.[6]吴莉宇,彭黎旭,汤建彪,等.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分布[J].热带农业科学,1998,10:73.[7]孙子林 葛祖恺. 糖尿病动物模型及其进展[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4):227.[8]姚峰 ,王宗保,谭翔文,等.小型猪 2 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2(3):294.[9]杨喆,余利岩,宋京,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初步应用[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7(4):193.[10]肖尚志.ARI 筛选模型的建立及黄芪甲苷对 VSMC 生长的影响和机制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5.[11]闫泉香.黄酮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活性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20(2):9.  [12]Banditeltelli S,Boldrini E,Vilardop G,et a1.A new approach against sugar cataract through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s[J].Exp Eye Res,1999,69(5):533.[13]Matsuda H,Morikawa T,Toguchida I,Yoshikawa M.Flavonoids with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ing Activity:Pharmacophore Model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Mechanism[J] .Chem Pharr Bul1,2002,50:788.[14]刘长山,朱禧星.7 种药物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