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的城市形态演进.doc

29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06780595
  • 上传时间:2022-12-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22M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录1 绪论........................................................... 1.1 北京概述................................................... 1.1.1 北京简介............................................... 1.1.2 地理环境............................................... 1.2 新老地图城市空间形态整体对比...............................  1.2.1 民国时期北京空间形态................................... 1.2.2 近期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发展趋势.....................2 用地布局的演变................................................. 2.1 封建统治时期............................................... 2.2 近代民国时期............................................... 2.3 计划经济时期............................................... 2.4 改革开放时期...............................................3 街廓街道的演变................................................. 3.1 街道形态的演变............................................. 3.2 街道宽度的演变............................................. 3.3 街廓尺度的演变.............................................4 道路交通的演变................................................. 4.1 邻里单位................................................... 4.2 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 4.3 北京市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4.4 北京公共交通发展........................................... 4.5 北京轨道交通...............................................5 产权地块的演变................................................. 5.1 北京在封建时期的产权地块................................... 5.2 北京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产权地块............................... 5.3 北京在现代新区模式下的产权地块.............................参考文献.........................................................1 绪论1.1 北京概述1.1.1 北京简介北京(Beijing),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经济的决策和管理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下辖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县、延庆县等16个区县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北京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1.1.2 地理环境北京位于东经115.7°-117.4°,北纬39.4°-41.6°,中心位于北纬39°54′20″,东经116°25′29″,总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最高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最低的地面为通州区东南边界1.2 新老地图城市空间形态整体对比 1.2.1 民国时期北京空间形态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12月30日,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将政府设置于南京“辛亥革命”之后,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成立了由北洋军阀集团连续统治达十六年之久的北洋政府时期1914年,正式成立了京都市政公所,朱启铃兼任督办他们在最能代表北京城破败的地区发动了公共工程运动,改造城门、城墙;开放京城名胜为公众活动空间;京奉、京汉、京张等京都环城铁路的修建,也初步确立了北京的交通枢纽地位;此外,还发展了香厂新市区 许多公共工程开始建设,有轨电车公司、自来水公司和电灯公司这三大公用事业企业得到了发展"市政公所改建城门和街道,缓解了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政府还将皇家花园开辟为市民公园主要表现如下:1.新市区建设的尝试图1北洋政府曾在北京做过一定规模的市政建设1914年前后在宣武门外万明路建造了一个“新市区”,区内铺设了十字交叉的柏油干道,道边植树,十字路口为圆形广场,周围有两层的砖木建筑,上为住宅,下作商店,并布置了娱乐性建筑“新世界”,和医院!旅馆及北京最早的里弄建筑,其南部还有一些方格网形的街道“这些是北京外城一个很特殊的地段”在民国初期,在城市的局部地段,像香厂等地,市政府也进行了早期的城市开发的尝试,颁布了《土地开发法》《租借权利法》、《标租香厂地亩规则》、《香厂地亩转租注册规则》等重要法规,首次运用国家征地权的概念,通过支付补偿金的方式征得私人土地。

      2环城铁路修建 北京环城铁路于1914年市政公所成立后统筹规划;1915(民国四年)6月,环城铁路开工,12月24日竣工,1916年正式通车环城铁路由西直门起,经德胜、安定、东直、朝阳四门,直达正阳门环城铁路与京张铁路、京奉铁路接轨,东站成为京张铁路起始站环城铁路的修建,完善了城市交通网络,给人员出行及货物运输提供了便捷的途径3.公共交通线路开通运营 1918年全市己展修道路121条1919年后北京还陆续开辟了至高丽营、通县、三河、玉田、丰润等地区的远途公共汽车1920年2月北京航空署成立,1922年开辟北京至上海航线,以后又陆续开辟北京至南京、正式运营,以后又陆续开通4条公共汽车线路1924(民国十三年),前门至西直门的有轨电车正式通车,共有十辆电车运行,12月17日,北京市行第一条有轨电车通车典礼,18日正式通车,自前门至西直门对皇城的改造,改变了都城层层设防,步步为营的禁城格局,使北京向现代化都市迈进了一大步1925(民国十四年),北京有轨电车新增五条线路现代交通工具的开辟和使用,改变了北京的城市的面貌,使得前门到西直门,前门经东长安街到东单!东四牌楼至北新桥,从北新桥到地安门,崇文门经东单!天安门到宣武门之间的到达更为便利"但是,由于有的道路本身狭窄,道路上要通过电车,还有汽车、三轮车、马车、行人等,使得道路拥挤。

      但是,公共交通的运营,使得北京向近代化都市迈进了一大步4.正阳门的改造 同时,京汉铁路、京奉铁路进入城内,东车站和西车站先后在正阳门西侧和东侧建成,使正阳门地区成为北京内外交融的主要门户,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街市的繁荣,随之也带来了交通量的剧增正阳门是明清两代内城的正门,坐落于中轴线上,北面即为中华门正阳门与南面的箭楼由环形月墙相连,围合成瓮城"正阳门专供皇帝通行,平时不得开启,官民出人须绕经瓮城东西两侧的门洞 在朱启铃的建议和督办下,1915年6月16日,正阳门改建工程开工,12月29日竣工由德国建筑师罗思凯格尔主持设计,拆除了正阳门外月城,于正阳门左右开两个侧门,打通了京城的东西中轴线箭楼上增加了西洋样式的窗洞券套和端墙装饰"正阳门的改造使得京奉铁路和京汉铁路将铁轨延伸至瓮城底下5.皇城的改造 帝都北京是封建帝王权力的空间和物质象征封建帝王居住的紫禁城,金碧辉煌,位于北京城中心北京内城以紫禁城、皇城为中心,体现封建专制对社会秩序的安排北京是一个先有计划然后建造的城(当然,计划所实现的都曾经因各时代的需要屡次修正,而不断地发展的)那宏伟而庄严的布局,在处理空间和分配重点上创造出卓越的风格,同时也安排了合理而有秩序的街道系统,而不仅在它内部许多个别建筑物的丰富的历史意义与艺术的表现。

      辛亥革命以前,北京的皇城市禁地,平民绝对不许穿行,东西城之间的交通只能经由地安门以北及前门以南绕行1913年,在市政公所的主持下,打通天安71前的东西大道,继而开辟南北池子和南长街两条贯通南北的大道,紫禁城外朝开辟为“故宫博物院”(到1925年紫禁城全部开放),拆除大清门内的千步廊,拆除神武门外的北上门和东、西角门,又拆除北海前东、西三座门,打通了朝阳71至阜成门间道路,先后开辟南池子、南河沿、南长街等处的皇城便门拆除皇城北墙辟为大道,缩短了东直门至西直门间距离,从而打通了紫禁城南北和东西的交通,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由此正阳门、棋盘街、东、西交民巷至天安门间全部开放 1918年,辟南北新华街,1921年拆毁了德胜门的城楼,将其箭楼辟为小型博物馆;至1922年前,东、西、北三面全部拆完,只余地安、西安二门1926年开辟化石桥城门(即和平门)使南北新华街连成一线1927年,拆除宣武门!朝阳门城楼"南面皇城墙在打通南长街!南池子后辟出两处券门通道,南河沿填平后又拆出一处通道路口至30年代初,内城东、西、南、北城之间的交通全部贯通市内的泄水沟渠,如东交民巷玉河、大明壕等均改造为暗沟,形成街道,上面铺设了马路,种植了树木,方便了交通,改善了环境。

      总之,这些城市改造,诸如让铁路穿越城墙,在旧城内设车站;拆除皇城城墙;打通阻碍道路的城墙;拆除妨碍交通的瓮城;连通旧城内的主要城市干道等,表明了铁路、机动车道等近代城市要素的出现,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改变了旧有的秩序6.公共活动场所等市民公园增加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12月30日,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原来的封建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