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园公建内表面温度计算书.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liy****000
  • 文档编号:150082083
  • 上传时间:2020-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M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一、概述1. 节能目标满足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的要求2. 计算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二、构造说明1. 屋顶构造屋顶类型每层材料名称厚度(mm)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K)热阻值(㎡K)/W热惰性指标D=R.S修正系数α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0.01.74017.010.0230.391.00难燃型挤塑聚苯板80.00.0300.272.2220.721.20水泥砂浆20.00.93011.370.0220.241.00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00.2309.370.0260.241.00水泥砂浆20.00.93011.370.0220.241.00钢筋混凝土100.01.74017.200.0570.991.00各层之和266.02.372.83热阻Ro=Ri+∑R+Re=2.530(㎡K/W)Ri= 0.115(㎡K/W);Re=0.043(㎡K/W)传热系数 K =1/Ro=0.402. 东向外墙构造东向外墙类型每层材料名称厚度(mm)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K)热阻值(㎡K)/W热惰性指标D=R.S修正系数α水泥砂浆5.00.93011.390.0050.061.00岩棉板(垂直纤维)45.00.0480.750.7810.701.20水泥砂浆20.00.93011.390.0220.241.00普通烧结页岩空心砖砌体200.00.5404.230.3701.571.00水泥砂浆20.00.93011.390.0220.241.00各层之和290.01.202.82热阻Ro=Ri+∑R+Re=1.358(㎡K/W)Ri= 0.115(㎡K/W);Re=0.043(㎡K/W)传热系数 K =1/Ro=0.743. 西向外墙构造西向外墙类型每层材料名称厚度(mm)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K)热阻值(㎡K)/W热惰性指标D=R.S修正系数α水泥砂浆5.00.93011.390.0050.061.00岩棉板(垂直纤维)45.00.0480.750.7810.701.20水泥砂浆20.00.93011.390.0220.241.00普通烧结页岩空心砖砌体200.00.5404.230.3701.571.00水泥砂浆20.00.93011.390.0220.241.00各层之和290.01.202.82热阻Ro=Ri+∑R+Re=1.358(㎡K/W)Ri= 0.115(㎡K/W);Re=0.043(㎡K/W)传热系数 K =1/Ro=0.74三、计算分析屋顶的内表面温度计算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屋顶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按附录式(附2.21计算):1)内表面平均温度其中内表面平均温度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2计算):——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1) 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 34.7℃其中,——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33.2;(2) 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按照附录式(附2.14计算)= 44.8753℃其中,——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316.9 W/㎡;——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 W/(㎡K);——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0.7;(3)材料的传热阻:Ro=2.53 (㎡K)/ W内表面换热系数: =8.7 W/(㎡K)可计算出内表面平均温度:=35.162℃2)相位差修正系数(1)与比值其中,——室外空气温度波幅(℃),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5.7 ℃;——太阳辐射当量温度波幅(℃):=24.43℃其中,——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0.7;——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980 W/㎡;——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316.9 W/㎡;——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 W/(㎡.K);根据以上结果,取与中较大值为分子,按照的比值计算结果为4.286。

      2)与差值——室外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5时;——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2时;根据以上条件,=3(h)3) 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相位差修正系数:0.95;表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3)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5计算):=28.623℃4)室内计算温度波幅值=4.2℃5)围护结构衰减倍数围护结构衰减倍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7计算):(1)其中热惰性指标D值,取2.833;(2)构造各层材料的表面蓄热系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七)1.的规定计算,由内到外逐层进行计算;可以求出围护结构衰减倍数:=97.2936)多层围护结构的总延迟时间总延迟时间,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8)计算:其中,——围护结构延迟时间(h);——围护结构外表面(亦即最后一层外表面)蓄热系数[W/(m2K)],取最后一层材料的外表面蓄热系数,即=17.135;——空气间层热阻(m2K/W);——空气间层内表面蓄热系数[W/(m2K)]计算得:=7.1177)室内谐波传至内表面的延迟时间室内谐波传至内表面的延迟时间,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0计算):=2.0138)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9计算):=2.8199)的计算和的再确定根据和,参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附表2.7计算:其中,——室外综合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查附表2.7,=13;——室内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6。

      计算得=2.105,这里再计算和的比值:由上述计算,=0.294,=1.49,取其中较大值作为分子,计算得出两者比值为5.064,按照5取值,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附表2.7(见表 3),重新得=0.9810)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由此可以求出内表面最高温度:=36.91℃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可得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38.90 ℃≤11)小结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屋顶内表面最高温度36.91 ℃小于等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38.90 ℃,能够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的要求东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计算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东向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式中——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按附录式(附2.21计算):1)内表面平均温度其中内表面平均温度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2计算):——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1) 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 34.7℃其中,——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33.2;(2) 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按照附录式(附2.14计算)= 38.7963℃其中,——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151.9 W/㎡;——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 W/(㎡K);——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0.7;(3)材料的传热阻:Ro=1.358 (㎡K)/ W内表面换热系数: =8.7 W/(㎡K)可计算出内表面平均温度:=35.047℃2)相位差修正系数(1)与比值其中,——室外空气温度波幅(℃),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5.7 ℃;——太阳辐射当量温度波幅(℃):=17.983℃其中,——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0.7;——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640 W/㎡;——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151.9 W/㎡;——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 W/(㎡.K);根据以上结果,取与中较大值为分子,按照的比值计算结果为3.155。

      2)与差值——室外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5时;——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8时;根据以上条件,=7(h)3) 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相位差修正系数:0.72;表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3)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5计算):=17.051℃4)室内计算温度波幅值=4.2℃5)围护结构衰减倍数围护结构衰减倍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7计算):(1)其中热惰性指标D值,取2.821;(2)构造各层材料的表面蓄热系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七)1.的规定计算,由内到外逐层进行计算;可以求出围护结构衰减倍数:=32.8476)多层围护结构的总延迟时间总延迟时间,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8)计算:其中,——围护结构延迟时间(h);——围护结构外表面(亦即最后一层外表面)蓄热系数[W/(m2K)],取最后一层材料的外表面蓄热系数,即=9.679;——空气间层热阻(m2K/W);——空气间层内表面蓄热系数[W/(m2K)]计算得:=5.7967)室内谐波传至内表面的延迟时间室内谐波传至内表面的延迟时间,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0计算):=1.2638)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9计算):=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