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的研究_韩仁生.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nt****6
  • 文档编号:44654740
  • 上传时间:2018-06-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75.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8卷2期1 996年5月心理学报A CT APSYC H OLOG IC ASIN ICAVol.28,No.2May,1996中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的研究‘”韩仁生(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2 7 316 5)摘要从 小三、初二、高二随机选 择有效被试4 1名,探讨了中小学 生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 应的特点结果发现:(1 )中小学生对考试成败原 因有不同的认知,年级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2 )失败后的期望显著地高于成功情境.且极显著地认为失败 的结 果能改变3 )成功后学生主要产 生 了感激、自豪与欣慰,失败后主要产生 了内疚;成 功后的情感反应更强烈关扭词考试成 败,归因,原因,期望,情 感1问题提出归 因理论是美国 当代一种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归因理论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成就范 围内,这是因为各种变量较易操纵和控制,并且能够得到精确的结果根据归 因理论,在成就背景中,“寻求理解”的动因使学生对 自己的学生成功或失败作出归 因,这种归 因会引起期望 和情感 方面的心 理变化,影响学 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影响其成就行为We in er指 出,成功或失败的信念对于理解成就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上,他提出了一个行为的三维归 因模式,把原因区分为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并且研究了三个维度的特定的心理学 意义〔’〕We in er的研究还表明,人们对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归 因倾 向,在成功时更多地归 因于能 力、努力等内部原因,在失败时更 多地归因 于任务难度、运气等外部原因继We in er提出成败 归 因模式之 后,西方学者对成就背景中的成败归 因进行了 广泛的探索很多研究表明,学生 不仅对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归 因倾向,而且成败归 因在不 同年级、不同性别上 也存在差异〔,一‘〕我国学 生的成败归 因特点与西方是否一致?国内尚未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为此,本研究拟以We in er的三维归 因模式为依据,采用 问卷法,进一 步探讨我 国学生成败归 因特点及其在不同年级、不同性 别上的差异,争取对教育实践有所帮助2研究方法2.1被试1)本 文初稿于1 9 9 5年6月2 6日收 到,修改搞于19 9 5年1 1月7日收到本研究得到全 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科研项目资助2期韩 仁生:中小学 生考试成败归因的研究14 1被试选 自曲阜市两所普通小学 三年级学 生、两所普通 初中的二年级学 生、两所普通高中的二年级学生共6 32名。

      经数据质量检查剔除无效被试和有缺失数据的被试后得到有效被试共41 0名每年级的被试人数和男女被试数分别为:小学三年级学生共10 3人,其中男 生为53人,女生为50人;初中二年级学生共 1 01人,其中男 生 为5 5人,女 生为4 6人;高中二年级学 生共20 6人,其中男生为1 21人,女生为8 5人2.2材料本研 究采用 间卷法所用 归因量表由成功与失败两个分量表组成,分别呈现成功与失败的假设情境成功和失败问卷都由原因 归因、期望变化和情感反应三部分组成,二者的内容相反2.2.1原因归因部分按照2x2xZ三个维度设计了8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包括4个间 题,共 3 2道题每道题后附有一个5点量表,被试从完全不 同意( 1分)到完全同意( 5分)中作出唯 一选择,分数越 高表明这 一因素对成功或失败的影响越大2.2.2期望变化部分要求被试回答“是 否愿意再次参加类似 的考试”,“如果有机会参加,成绩是否会改变?愿为提高成绩而努力学习吗”等问题,意欲了解学生对今后考试结果的期望2.2.3情 感反应 部分按照情感反 应受原因特性以及对 自己或他人评价等因素影响的观点,将情感列为四个方 面:考试成功的情感反应为欣慰、自豪、感激、惊喜;考试失败的情感反应为内疚、自卑、怨恨、惋惜。

      每个问题后同样有5个等级供选择对 间卷的 同质性信度系数进行计算,结果为0.83 2,这表明该间卷 内部一致性较高,是可靠的测 查工 具2.3程序期中考试成绩公布后对学 生进行团体测试,成功问卷与失败问卷测试间隔 一周为了消除问卷测试次序的影响,两所学校 的测试顺序相反2.4统计处理采用sps s/p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3结果与分析3.1原因归因倾向3.1.1中小学生考试 成败归因的一般 特点成功和失败情境下8个方 面原因的平均数列 于表1从表1可以看出,小学生对考试成功原因的排序为:教学质量、持久 努 力、运气、任务难度、临时努力、能力、他人帮助、心境其中被试觉察到 的教学质量、持 久 努 力、运气等原因的平均数明显地高 于其它 项原因,这是小学 生考试成功的主 要原因,而心境、他人帮助在原因认知 上 处于末位,这是考试成功 的非 主要原因小学 生对考试失败原因 的排序是:他人帮助、心境、临时努力、运气、任务难度、持久努力、能力、教学质量其中他 人帮助、心境、临时努力等原因是考试失败的主要原 因,而教学质量是考试失败的非主要原因初中生对考试成功原因的排序为:运气、心境、他人帮助、教学质量、任务难度、临时努力、能力、持久努力。

      其中运气、心境、他人帮助等原因是考试成功的主 要原因,而持久努力、能力等原因是考试成功的非主要原因初中心理学报28卷生对考试失败原因的排序是:持久 努力、教 学质量、任务难度、临时努力、能力、他人帮助、心境、运气其中持久努力、教学质量等原因是考试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运气、心境等原因是考试失败的非 主要原因高中生对考试成功原因 的排序为:心境、临时努力、教学质量、持久努力、能 力、任务难度、他人帮助、运气其中心境、努力、教学质量是考试成功的主要原因,而 运气、他人帮助是考试成功的非主要 原 因高中生对考试失败原因的排序是:能力、持久努力、心境、运气、教学 质量、任务难度、临时努力、他人帮助其中能 力、持久努力、心境等原因是考试失败的 主要原因,而他人帮助、临时努力等原因是考试失败的非主要原因表1中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的平均数一览表(分)原因 结果组别 —境一1 18 0入5 80 8 3 4心一几2 .讥2 .3 .3 .运气他人帮助临时努力持久努力教学质量能力任务难度成功小学初中高中3.6 12.9 33.172.702.063.182.493.7 52.123.3 34.1 73.1 82.602.2 53.3 63.2 13.2 52.5 82。

      9 9 一一失败小学初中高中3.013.293. 2 12.2 63.262.731. 833.7 11.3 33.433.4 13.2 93.953.2 93.1.2中小学生考试 成败 归因的方 差分析为了比较 中小学生中不 同年级水平和 不 同性别的学生对考试成功与失败的归 因有何差异,我们对性别(男、女)、年级(小学、初中、高 中)、成败(成功、失败)的差 异进行了2 x3XZ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参见表2)表2性别、年级和成败在8项原因上 的方差分析( F值)主要作用交互作用 原因 ——性别年级成败性别x成败性别只年级成败x年级性别x成败x年级运气0.2 1 16.65 5,,0.3 3 60.47 20.7 9 5102.09 0二*二0.1 9 3他人帮助0.2013 5.2 5 4*二二0.8 4 31.0941.2 3 47.1 7 1*,0.5 47临时努力0.9 1 11.5 593.4 070.3 9 50.68 82 2.8 7 8二**0.7 7 9持久努力2.09221.0 08,*,1.1 342.2 6 40.1 831 1 9.8 94**二2.070教学质量0.3 1 11 8.49 7二*二63.6 7 5,,*0.07 31.3 6 5150.74 2,,*5.8 5 3二二能力1.79980. 260,*,2.2 240.7 3 50.40485.892**,1.69 7任务难度2.0 4 020.098,**1.3 720.0 070.3 3 35 9.272**二0.9 8 9心境0.17 02 3.3 83二,*4.4700.6 4 10.7 395.981**0.14 1,P<0.05,“P<0.01,**P<0.0 01。

      下同从表2可以看出,在决定各种原因 的方 差方面,年级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除临时努力原因外,其它各项原因都存在显著差 异;性别和成败因素的 作 用很小,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 因不存在性别差 异,而成败结果也只有在教学质量项原因上存2期韩仁生:中小学生考试成败归 因的研究在显著差异在交互作用方面,性别、成败、年级的共同作用对教学质量项的原因认知影响较大;特 别是年级与成败结果的共同作用明显地影响各种原因认知,其中仍以年级因素为主具体分析年级水平差异发现(参见表1、表3),在成功情境下,高中生与初中生在各项表3中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年级水平差异的Z检验值原因 结果组别 —运气他人帮助临时努力持久努 力教学质量能力任务难度心境成功高中一初中高 中一小学初 中一小学一8.20资苦荃一4.60苦赞圣6.09苦苦井9.43关关关5.6 5关务芳7.80关关并3.3 8份关6.5 8釜资势1 1.1 3书赞铃一6.3 7苍井赞1.0 9一2.7 2井苦一5.19关圣赞0.17一1.7 53.3 7关并一4.4 3朴餐苦一2.7 9并釜一4.3 6釜关并一1 1.02荟赞赞一11.31关关关一6.7 6苦势釜一4.27关关圣一1.96失败高中一初中高中一小学初 中一小学1.92一5.91资关7.1 9赞并苦6.4 5釜并赞一2.2.39苦份9 4.并势一3.4 0芳餐1.0 4一2.06荟一0.925.4 19.6 7并并爷4.1 9并铃一1 3.1 7关关关1 2.54关关关15.5 317.8 6关圣关10.7 6釜荟关一0.6 41.7 0苦赞苦10.08关关关4.1 7釜关关并并并1 1.78圣漪餐2.9 7关关原因认知上都 存在显著差异;高中生与小学生在运气、他人帮助、持久努力、教学质量、心境5项原因认知上差异显著;初中生与小学生除心境原因外都具有统计学的意 义。

      在失败情境下,高中生与初中生 在 他人帮助、临时努力、持久努力、能力4项原因认知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高中生与小学 生除临时努力外的其它7项原因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初中生与小学生在8项原因认知上都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这充分地说明了中小学生对于考试成败的 归 因存在 明显 的年级特点,也就是说不 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 同 的归 因倾向3.2归因与成功期望 原因 的稳定性归 因与成功的期望 之间存在 内在联系Weine r阁的研究表 明,原因的稳定性归 因会影响成败期望的继续学 生如果把考试结果归因 于稳定的原因,那么对现有结果改变的期望不高;如果 归 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则对改变结果的期望就高对成功和失败情境下的期望改变进行方差分析检验后发现(见表4),在考试结果 能 否改变的因素上,性表4中小学生对考试成败结果期望 改变的方差分析( F值)主要作用交互作用 期望 —性别1.2 7 0年级成败性别X成 败性别X年级性别x成败又年级能否改变是否愿努力84.7 90赞关关2 3.32 2关苍苦0.04 90.3 74成败冰年级19.8 67关关1.7 645.3 34粉8 7 5.8 1 1赞关关0.6 920.6 978.6 3 6关苦0.5 850.2 34别差 异不 显著;年级差异与成败结果 差 异极显著;中小学生坚信失败的状况是可以改变的;年级与成败结果的交互作 用有显著差 异。

      在是否愿意努力的因素上,性别差异 显著,男生愿付出更多的刻苦努力;年级水平差异也具有统计意 义的主效应,小学生愿付出的努力程度最高,其次是高 中生,初 中生 最低;同时,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达到 显著性水平3.3中小学生的情感反应特点We in er和他 的同事们的研究证实了每一原因维度都能与一组特定的情感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