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高考诗歌考点精粹及练习(学生版).pdf

1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953307
  • 上传时间:2018-09-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3.74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2016 高考备考诗歌考点精粹及练习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一览表思想内容古 典 诗 歌中 常 见 的思想感情1、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昏庸腐朽;②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③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④昔盛今衰的感慨,借故讽今的情怀2、人生志向: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②宦海浮沉、仕途失意的苦闷;③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④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⑤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3、人生感受:①伤春悲秋之情;②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③世事多变、沧海桑田;④告慰平生的喜悦4、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 ②思亲念友; ③边关思乡; ④闺中怀人5、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恋;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 的告白古 典 诗 歌常 用 的 题材边塞、田园、怀古、官场、战乱五 类 诗 歌对 应 的 五种 基 本 表现手法不借助外物的诗歌—— 直抒胸臆叙事抒情诗 —— 叙议结合咏物言志诗 —— 托物言志怀古咏史诗 —— 借古讽今写景抒情诗 ——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其他诗歌分类: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

      古 典 诗 歌思 想 感 情术语喜悦、愉快、欢快、激动、兴奋、忧愁、悲苦、孤苦、深刻、积极、消极、旷达、洒脱、悲愤、乐观、悲观、哀怨、激愤、憎恶、欣喜、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忧郁沉闷、愉悦、沉痛、哀伤、赞美、敬慕、惜别、依恋、豪迈、狂放、闲适、恬淡等情感载体: 杨柳 —— 惜别、 菊花 —— 傲视、圆月 —— 思念、 落叶 ——失意、春风 —— 得意、大海 —— 开阔、流水 —— 叹惜、古迹 —— 怀旧形象古 典 诗 歌中 的 形 象分类①人物形象: A“ 我”— 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 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②自然景物形象或者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诗人感情的载体③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古 典 诗 歌常 见 的 塑造 形 象 的①细节刻画②烘托③对比衬托方法常 见 意 象归类(一)意同象异1、思乡:月亮、柳树、鸿雁2、别离:柳树、芳草、长亭、南浦3、高洁:蝉、冰雪、梅花、菊花4、衰败:草木、乌鸦、燕子5、壮志:大江、长风、沧海、奔流6、爱情:莲花、燕子、红豆、连理枝、比翼鸟7、悲伤凄凉:猿啼、羌笛、梧桐二)象同意异1、飞鸟:自由、孤凄无伴、漂泊无依2、青山:故乡、超脱。

      3、柳:离别、思乡、愁苦4、燕子:爱情、时事变迁5、水:阻隔、愁情6、船:漂流、自由7、小楼:思念、闲适8、鹧鸪:离愁别绪、衰败之景形 象 方 面的 鉴 赏 术语生动、活泼、鲜明、优美、柔美、绚丽、明丽、明媚、灿烂、雄奇、俊俏、雄伟、萧瑟、萧条、寂静、清冷、清幽、凄冷、凄清、辽阔、浩渺等古 典 诗 歌中 常 见 人物形象豪洒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语言诗 歌 语 言分类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语 言 风 格特 点 及 鉴赏 专 用 术语总体特点:诗庄(庄重)—词媚(优美)— 曲谐(诙谐)诗歌风格:现实与浪漫词作特点:婉约与豪放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具体风格特点:清新、平淡、绚丽、含蓄、明快、自然、直率、清幽、雄奇、悲慨、洗练、沉郁、雄浑、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旷达、自然、雄奇、奔放、朴素、雅致、平实、华丽、通俗、幽默、活泼、庄重、简约、洗练、含蓄、明快、诙谐、浅显、白描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相、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练、平淡无奇、华丽明快、沉郁顿挫、苍凉、雄浑雄健、富有哲理、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炼字古典诗歌炼字的位置:五言炼二、三、五字、二五字;七言炼二、五、七字、二五字;古典诗歌常常炼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夸张、对比、比兴、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对偶、反复、双关、对仗、排比、设问、反问、顶针(顶真、联珠)、互文等表达方式描写技巧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白) :直抒胸臆2 间接抒情(隐晦) :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借古讽今 (怀古伤今) 、 ③托物言志 (情) 、④用典抒情、⑤叙事抒情(即事感怀)表现手法衬托(正衬、反衬) 、对比、象征、赋比兴、渲染、用典、烘托、以景结情、无理而妙、翻因为果、抑扬、照应、即景抒怀、铺垫、铺陈、衬托、白描、工笔、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象征、寄寓、寄托等行 文 结 构方 面 的 技巧 及 鉴 赏术语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寄寓寄托、怀古伤今、起兴、做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水乳交融、浑然天成、以动写静、点面结合、想像联想、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首尾圆合、伏笔照应、点题、委婉、以乐写哀。

      意境定义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的完美融合的产物常用术语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用典类别引用诗词掌故、引用人物事件作用怀古伤今、借古言志、意蕴丰富高考备考:思乡诗专练一、思乡诗的特点:常写景物:冷月落叶;枯树荒野;苦雨凄风;栖鸦飞雁;冷露清霜;寒烟衰草;水冷山寒;旷野无人;夕阳斜照所抒之情:孤独凄凉,悲苦愁绪,思念亲友典型环境:幽静,无人,凄凉,闲淡典型环境及作用:以寥廓苍茫衬托人的孤独无依;以霜露日风等渲染一种凄凉的环境,映衬诗人内心的悲苦表现手法:想象,联想,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烘托,对比,衬托,用典,虚实相生,直抒胸臆, “移情”于物二、练习题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 、 “休对”、 “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3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江行[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答:(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答: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1) .诗中有三处写到“月” ,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3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8、下面一首这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不少于 100 字) 秋 思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高考备考:边塞、战争诗专练一、边塞诗的特点常见意象:秋月、孤城、黄沙、冰雪、大漠、惨烈悲壮的战役等景观;描写有旗鼓、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与战争有关的器物;楼兰、天山、阴山、长城、玉门关、瀚海、轮台等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等与战争有关的人;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 《梅花落》、 《关山月》等乐器与乐曲。

      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内容及感情:①有报效国家的激情、建功立业的渴望;②有对帝王黩武的不满、有对残酷征战控诉;③有久戍边关的乡愁、无路请缨的怨恨总之,边塞诗词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但也有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表达技巧:多用比喻、夸张、典故、渲染、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技巧二、练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第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它对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注)龙钟:湿漉漉的样子1)“双袖龙钟泪不干”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2)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读诗,做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 ,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i) ,旌旗4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军城早秋严武 [注 ]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 :字季鹰, 华阴(今属陕西) 人曾任成都尹、 剑南节度使, 广德二年 (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 江 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