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的纪念人物是谁.docx
3页清明节的纪念人物是谁 清明节的纪念人物 清明节为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节日的来历和纪念介子推有关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简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纪念方式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 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在清明节这一天,可到先人坟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庙的灵位前静默鞠躬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
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我们应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猜你喜欢: 1.关于纪念英烈的句子 2.清明节纪念先烈活动主持词 3.清明节是为了纪念谁 4.清明节祭奠革命先烈仪式主持词 5.社区清明节祭奠先烈活动简讯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