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物理总复习名师学案光学.doc

38页
  • 卖家[上传人]:012****78
  • 文档编号:212818020
  • 上传时间:2021-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4M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物理总复习名师学案--光学———————————————————————————————— 作者:———————————————————————————————— 日期: 物理总复习名师学案--光学●考点指要知识点要求程度1.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Ⅰ2.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法.Ⅱ3.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临界角.Ⅱ4.棱镜,光的色散.Ⅰ5.光本性学说的开展简史.Ⅰ6.光的干预现象及其常见的应用.光的衍射.双缝干预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Ⅱ7.光的偏振现象.Ⅰ8.光谱和光谱分析.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它们的应用,光的电磁本性.电磁波谱.Ⅰ9.光电效应.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Ⅱ10.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ⅠⅠ●复习导航“光的反射和折射〞以光的直线传播为根底,主要讨论了光在反射和折射现象中所遵循的根本规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及相应的平面镜、作图方法及具体应用.其中折射率概念、全反射现象、光路作图是本章的重点.另外,光线的概念及以光线作出的光路图是分析、解决几何光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在复习中亦应高度重视.近几年高考中对“光的反射和折射〞命题频率最高的是折射率、全反射现象的分析和计算,另外平面镜成像作图也在高考题中时有出现.“光的本性〞的内容根本上是按照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展开的.光的干预和衍射实验的成功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并推动了光的波动学说的开展.光的电磁说提醒了光现象的电磁本质.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又确凿无疑地说明了光还具有粒子性.最终使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有关“光的本性〞的内容多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在所列的知识点中,命题频率较高的是光的干预、光谱和光电效应,其次是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有时还与几何光学中的知识结合起来进展考察.本章内容分为三个单元复习:〔Ⅰ〕光的反射;〔Ⅱ〕光的折射;〔Ⅲ〕光的本性.第Ⅰ单元 光的反射●知识聚焦一、光的直线传播图14—1—1c=3108 m/s,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小于c.—1—1所示,A区域中日光灯发出的光完全射不到,属于本影区.B、C、D区域只能受到局部光线的照射,属于半影区.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就可利用上图加以简单的说明:假设日光灯相当于太阳,遮光板相当于月亮,那么当地球上的人位于A区域时看到的就是日全食;位于B、D区域时看到的就是日偏食;位于C区域时看到的那么是日环食.二、光的反射1.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再返回原介质的现象称为反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线总是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平面镜就是利用光的反射定律来控制光路和成像的光学器件.物体在平面镜内可成与物等大的正立虚像,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在进展平面镜成像作图时,通常先根据物、像对称的特点确定像的位置,再补画必要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疑难辨析1.平行光束照射到光滑平面上时会发生镜面反射,照射到粗糙面上时会发生漫反射.但在漫反射现象中,对每条光线而言,仍遵守反射定律.“窗口〞看窗外物体一样.具体观察范围为由点和平面镜的边缘连线所限定.●典例剖析[例1]为了在竖直悬挂的穿衣镜前看到自己的全身,试分析:平面镜至少得多高?这时镜的最高点或者最低点应在什么位置?图14—1—2【解析】 根据人与像对称于镜面,其光路如图14—1—AB=H,眼睛(E)到头顶的竖直距离EA=h,根据三角形两边中线的长度等于底边长度的一半,所以镜的最小高度为Hmin=H.镜的下边D距地面的最大允许高度为hmax=EB= (H-h),镜的上边C位于AE的中垂线上,即镜的悬挂点距地面高度为H′=H-h【思考】 (1)在题设的条件下,上述结论与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有关?如果人和地面不垂直呢?(2)如果不考虑人的两眼之间的距离,为了从镜中看到自己的整个身宽,平面镜的宽度至少多大?假设考虑人两眼间距,其光路图又该如何作?(3)当人以v的速率相对于平面镜靠近或者远离时,像的速率如何?人相对于像的速率又如何?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是否变?(4)如果甲能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的像,那么乙是否能看到甲的眼睛的像?【思考提示】 〔1〕上述结论与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如果人和地面不垂直〔人不平行于平面镜〕,上述结论不正确. (2)如果不考虑人两眼间的距离,为了从镜中看到自己的整个身宽,平面镜的宽度至少为身宽的一半,假设考虑人两眼间距,光路图如下图,设身宽为L,两眼间距离为l,那么要看到整身宽,平面镜的最小宽度为x=.(3)人相对于平面镜以v的速率靠近或远离平面镜,那么像也以v的速率靠近或远离平面镜,人相对于像的速率为2v,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4〕如果甲能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根据光路可逆,乙必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设计意图】 通过本例说明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该规律分析问题的方法.[例2]〔1995年全国高考〕图14—1—3所示,AB表示一平面镜,P1P2是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镜),M、NMN上的ab表示一条竖直的缝(即ab之间是透光的).某人眼睛紧贴米尺的小孔S(其位置见图),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的一局部刻度.试在此题的图上用三角板作图求出可看到的部位,并在P1P2上把这局部涂以标志图14—1—3 图14—1—4【解析】 假设S为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到米尺上的范围,由光路可逆性知,即为人眼通过平面镜和狭缝ab看到的范围,光路如图14—1—4所示.图14—1—5〔A〕【说明】 在遇到找“人眼观察范围〞的题目时,采取“设人眼为光源,求照亮范围〞的方法,更简单易行,在今后做题时要大胆使用.人眼从平面镜中看到的实际是屏和刻度尺的像,采取先作出屏和刻度尺的像,再确定范围的方法亦可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比利用光路可逆性作图要复杂得多.请同学们试一下后一种作图方法.【设计意图】 通过本例说明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图的方法及利用作图法确定观察范围的方法.[例3]在地质考察中发现一个溶洞,洞内有一块立于水中的礁石如图14—1—5〔A〕,为了能在洞外对礁石进展观察,必须用灯光对它照明,假设利用水面反射来照明,那么灯应放在什么位置才有可能照亮全部礁石?【解析】 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只要在洞外能观察到ABA′B′和溶洞及其倒影组成的相关光锥内,即图14—1—“镜〞为界,而是以“屏障〞为界构成光锥.图14—1—5〔B〕【说明】 〔1〕由反射定律知道,物点到平面镜的入射光束经镜面反射后的出射光束是发散光束,形成虚像,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物体通过平面镜成等大的、正立的虚像.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先用对称性找到虚像,然后再补画必要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2)平面镜成的像有一定的观察范围,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形成虚像S′,S′对人眼来说是一个新的点光源.但这个“点光源〞与真正的点光源是有区别的;真正的点光源发出的光在空间任何范围都能接收到而S′“发出〞的光仅在反射光范围可接收到,好似是房间中的“光源〞,S′发出的光只能通过平面镜这个“窗口〞射出,人眼只能通过平面镜这个“窗口〞看到房间中的“点光源〞S′.在确定观察范围时,应先确定反射光线的边界限.【设计意图】 通过本例说明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和平面镜成像规律确定观察完整像的范围的方法.●反应练习★夯实根底A.平行光束射向物体外表,反射后一定还是一束平行光B.在镜面反射中,光的反射遵守反射定律;在漫反射中,光的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C.电影银幕用粗糙材料,这是为了增加漫反射效果D.两种介质的界面是一个平面,当光线垂直于界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一定没有反射光线【解析】 平行光束照射到光滑平面上时,会发生镜面反射,照射到粗糙平面上时会发生漫反射,但在漫反射现象中,对每条光线而言,仍遵守反射定律,故A和B错.当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入射角为零度,反射角也为零度,所以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D错.【答案】 C2.在教室课桌的正上方天花板下,挂有一个点亮的日光灯,晚上将一支钢笔平行日光灯放于课桌正上方,当钢笔距课桌较近时,可在课桌上看到比拟清晰的钢笔影子,将钢笔逐渐向日光灯靠近,钢笔的影子逐渐模糊不清,这主要是由于【解析】 钢笔距日光灯越近,钢笔的本影区越小,桌面那么处在钢笔的半影区内,所以投影模糊.【答案】 D图14—1—6—1—6所示,a、b、c三条光线会聚于SS点前任一位置放一平面镜,那么A.三条反射光线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解析】 根据反射光路的可逆性,S可看作是a、b、c三条光线在镜前会聚点S′,经平面镜所成的虚像.【答案】 C4.为了测河宽,在河的甲岸上,让两束激光同时射向乙岸上的A点,然后在甲岸边放一平面镜,如图14—1—7所示,两激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相交于B点,B点至平面镜的距离为L.那么所测河宽为_______.图14—1—7【解析】 由A、B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知河宽为L.【答案】 L5 m远的地方,沿着与镜面垂直的方向,以1.0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匀加速靠近平面镜,经2 s,人相对于自己虚像的速度及人与虚像的距离应是A.4 m/s,3 m B.4 m/s,6mC.2 m/s,3m D.2 m/s,6m【解析】 2 s末人的速度为v=at=2 m/s所以此时人相对于自己的像的速度为2v=4 m/s.人的位移为s=at2=14 m=2 m此时人到镜的距离3 m,人到自己像的距离为6 m.图14—1—8【答案】 BS放在平面镜M前不动,平面镜跟水平方向OS成30角,如图14—1—v沿OS方向运动,那么像S′的速度v′是A.v′=v,沿OS方向B.v′=v,方向垂直OS向下C.v′=v,沿SS′连线向S运动D.v′=v,沿SS′连线向S运动【解析】 平面镜由M移到M′,移动距离为a,由对称性知,S′沿S′S移动距离为2a,而平面镜沿SS′方向速度为vsinθ.故像S′沿SS′方向以2vsinθ的速度运动,所以D正确.【答案】 D—1—P从坐标原点O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_______区间,人眼可以从平面镜中看到P点的像. 图14—1—9【解析】 利用光路可逆性,假设人眼为点光源,其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所照到的x轴上的区间即为此题所求的值.由光路图可知所求区间为〔-6〕~〔-2〕.【答案】 〔-6〕~〔-2〕—1—10所示,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是:固定的一束激光AO以入射角i照射到液面,反射光OBB在屏上向右移动了Δs的距离到B′,由此可知液面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图14—1—10【解析】 由光的平面镜反射光路图可以看出下降距离d.因OAB′B为平行四边形,所以=ΔS,d=Δscoti【答案】 降低★提升能力图14—1—11—1—11所示,M为很薄的双面镜的截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