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创新模式.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34148508
  • 上传时间:2018-02-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创新模式 张琦 青岛尚谷尚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摘 要: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媒体时代悄然到来, 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造成极大的冲击, 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传统新闻传播模式需要在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改革创新, 促使新闻能够高效、优质地传播, 满足大众需求本文深入分析了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模式的特点,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传统新闻的传播模式提出创新思路关键词: 新媒体; 新闻传播; 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张琦, 山东财经大学毕业, 本科, 任职于青岛尚谷尚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交流的新方式, 人们不再满足于从传统的新闻传播中获取信息, 新媒体正在不知不觉中弥补传统新闻传播存在的不足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根据新媒体传播的特点, 传统新闻传播需要对自身的传播模式进行创新一、新媒体的概念和优点(一) 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针对传统媒体提出的概念, 是技术发展下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 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短信、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以互联网技术、微电子技术、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等为支撑, 通过、电脑、数字电视等通信设备向人们进行多点对多点的新闻信息传播。

      [1](二) 新媒体的优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不同在于新新媒体的新在于它的快、准、全、易快, 即信息传播的速度较快;准, 即新闻报道直击事件的源头, 经多方分析, 保证信息的可靠;全, 即信息系统全面;易, 即信息获取途径多, 人们获取信息容易, 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2]此外, 新媒体还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人们可以将想法发表在留言板块上, 与大家讨论、分享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一) 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增强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 人们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以及报纸等媒体获取新闻信息, 但是电视新闻的播放和报纸的出版需要一定的制作时间, 当人们收到信息时, 几乎都是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或是经过处理的新闻, 无法更好地了解事件, 新媒体弥补了传统媒体时效性方面的欠缺, 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的特点, 人们可以借助、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设备与互联网互通, 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闻资讯, 并随时关注事件发展, 提升新闻传播的实效性[3](二) 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增强传统的新闻传播通常是单向的, 缺少互动性, 人们无法对新闻进行讨论、分析, 只能被动地接收新闻, 新媒体时代下, 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增强, 人们可以在新闻下方的留言区自由评论, 表达自己对新闻的观点和态度, 主人翁意识提高, 并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更多的有用信息, 促进了编辑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 有效发挥了新闻的引导作用, 传播了正确的价值观[4]。

      三) 新闻传播主体多样化地增强在传统新闻传播时代, 新闻记者和编辑是传播的主体, 但在新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主体呈现多样化,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 人们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及其他移动设备对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记录并上传, 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内容, 使得有价值的新闻迅速得到传播, 同时个人发布新闻可以增强受众认同感, 使新闻显得更加真实可信三、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的模式(一) 自媒体与新闻报道相结合自媒体是个人或公民的媒体, 通过群众自发传播的方式进行资讯共享, 其新闻信息范围广、时效性强, 这与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主体多样化等因素相关, 传统媒体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新闻传播中融入自媒体传播方式, 开拓新闻传播途径, 丰富新闻内容, 扩大传播范围, 加快传播速度[5]例如, 给新闻报道开设自媒体发言专区, 让了解事实的网友发布新闻, 命名为“亲历者有话说”等;设置新闻编辑作为管理人员负责板块, 对网友提供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进行核实, 通过相应的追踪予以发布, 满足受众深入探究的阅读需求, 核实后, 对提供有价值新闻的第一发布者进行奖励, 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新闻报道的讨论、传播之中, 给新闻传播增添活力。

      二) 报道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在新媒体背景之下, 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 但是许多新闻内容出现了同质化现象, 很多人分布的信息不是第一手资讯, 而是经过了数次转载, 一个读者可能会同时接到多条相同的信息, 浪费了读者的阅读时间此外, 有些新闻机构为了博得读者的关注, 发布一些措辞浮夸、哗众取宠、观点偏激的新闻, 极大地降低了新闻的真实性, 不利于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 严重时可能会滋生犯罪因此, 想要创新新闻传播模式, 就必须坚持报道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 给予读者可以理性思考的空间, 而非全部受偏激言论的影响记者和新闻编辑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及时发现有价值的新闻, 报道对人们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有切实意义的新闻, 而不是利用各种奇闻逸事博取受众的关注, 使新闻报道仅是一则饭后笑谈, 没有任何意义[6]新闻报道的深度在于新闻的挖掘可以启发人们对事件的思考, 影响人们生活中的行为, 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真实的社会三) 读者的阅读方式与新闻发布相结合大量的新闻使读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 海量的信息造成了阅读负担, 需要在契合读者阅读习惯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尽量减少读者花费在新闻筛选上的时间, 才能够获得读者的支持。

      编辑要在新闻发布前, 根据新闻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类, 例如可以按照新闻的种类、新闻的发生时间等进行新闻分类, 方便读者筛选出所需的新闻, 为读者提供分类订阅的功能, 推行个性化阅读模式新闻内容应该简洁清晰, 采用直接罗列标题的方式, 直观地向读者展示新闻内容, 读者通过点击感兴趣的标题就可打开新闻内容进行详细的阅读, 标题链接筛选的方式可以节省读者的筛选时间此外, 要在新闻页面的底端附上相关专题及相似度强的新闻链接, 供感兴趣的读者扩展信息阅读在新闻设计中, 应用标题→主要内容→相关专题→相似新闻的链接, 适应读者个人的阅读习惯, 可减少信息筛选时间、加快阅读速度, 充分利用读者碎片化的零散时间[7](四) 增强新闻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在新媒体时代, 传播媒介增加,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主体, 极大地增加了新闻的传播量, 同时可能会削弱新闻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作用, 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对新闻进行客观、全面的报道, 根据调查采访的实际情况进行材料编写,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避免不良言论给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新闻传播观念, 传播有利于社会的健康新闻, 时刻做好准备, 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事情的真相, 对现场进行多角度拍摄报道, 让受众通过视频或照片感受到事件的真相, 同时还要进行追踪报道, 深入解读事件的发展。

      [8]对于网友发布的新闻信息, 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 给受众一个真实完整的报道结语在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新闻传播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新媒体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融合, 使新闻传播绽放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新媒体弥补了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不足, 增加了新闻传播的及时性、有效性和互动性, 编者要对有重大价值的新闻进行客观、全面的报道, 使受众可以及时有效地接收到热点新闻, 在互动区域与其他受众进行探讨, 使每个人都可以在公众平台上发表心声新闻人要以新媒体为依托, 充分了解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进行创新, 使新闻阅读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 设计合理的新闻版面及筛选模式, 将读者碎片化的零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参考文献[1]袁敬舒.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06 (05) 22:54. [2]张洋、李亮.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22:76. [3]依帕尔克孜·艾尼瓦尔.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03:250. [4]张莉.探讨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J].西部广播电视, 2016, 08:29. [5]刘雪英.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探索[J].新媒体研究, 2016, 21:135-136. [6]董天策.探索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记者, 2016, 02 (01) :48-50. [7]李艳芳.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创新研究[J].新媒体研究, 2017, 08 (02) :136-137. [8]熊科伟.广播媒体在融合 4.0 时代的发展策略与理论创新——第五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综述[J].中国广播, 2016, 03 (04) :10-1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