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小学学生手机管理规定.docx
5页希望小学学生管理规定作为一种移动即时通讯工具,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然而,由于功能的拓展以及使用者自控能力的薄弱,学生使用的弊端已显得十分突出,有的传播不良信息,有的沉迷短信聊天,冲击了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希望广大家长能够与我们协同合作,共同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提前申请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含智能机、老人机)、智能手表带入校园若学生确有将、手表带入校园需求的,只能携带非智能机或非智能手表,且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二、统一管理获批准携带非智能机的,学生进校后,将(手表)统一交由各班主任管理,放在指定位置,每个班级在教室配备存放柜,课前学生将携带进校园的电脑等电子产品,统一放入存放柜,一人一袋,标号到人手表)进校门后关机,禁止在学校内用手表拨打,有事情一律告知班主任老师,由班主任老师与家长沟通放学后由班主任(或专职管理员)将存放统一发放至学生手中,不得由学生自行取走三、联系畅通为确保家校联系,保障家长与教师联系方式畅通,每个班级必须保持一种以上的沟通渠道,例如、群、群、钉钉等,保证家校之间沟通顺畅。
家长如遇到紧急情况,请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联系,班主任要及时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保证家校应急联络;学生需要联系家长,可借教师或保安室、政教处、教导处等固定进行联系四、教育引导学校将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心理、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含智能手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会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让学生认清利弊,切实解决思想症结,明确学校在教学区禁止使用、智能手表的意义,了解过度使用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五、家校共育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正确使用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对孩子使用的监管上,家长们既要坚守原则底线,也要学会“温柔的坚持”,建议和孩子共同制定使用契约,如果孩子违背了当初的规定,家长一定要坚守当初的约定,用温和的态度告诉孩子“你破坏制定的规则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身处移动互联时代,面对智能的普及,希望家长和学校一起携起手,在有智慧的家长、有智慧的教育和有智慧的老师的引导下,让明远少年们都养成合理使用的好习惯,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中小学学生管理规定为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严禁学生将个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的规定,现对我校学生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具体规定如下:一、禁止学生携带入校一经发现,收缴,上交值班领导或政教处登记,交由年级组保管,并出具“代为保管证明”给学生本人二、凡违反规定,被代为保管的,待学期结束或中途申请转学时凭“代为保管证明”归还学生三、在代管期间,产生的通信联络等一切后果,均由学生自行承担,学校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四、住宿生不提倡携带入校若有需要,携带者必须在周日晚自习前主动把上交到班主任处代管五、学生携带进入校园,拒不上交、不全部上交或私藏的,第一次被查处,代为保管至学期结束,放假时由家长来校领取,给予该生通报批评分;第二次被查处,约谈家长,给予该生记过处分;第三次被查处,约谈家长,由家长带回家反省,情节严重的给予该生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六、学校将学生违规携带进校园情况列入班级量化考核内容,对整治不力的班级和班主任取消本学期评先评优资格七、全校教职工都有督促学生严格遵守禁令的义务,都有查处学生违规带入校的责任;班主任和年级主任是第一责任人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政教处学校政教处2021年5月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