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安徽省淮北市朱庄煤矿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4页2020年安徽省淮北市朱庄煤矿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A. 烧杯 B. 玻璃棒 C. 蒸发皿 D. 酒精灯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除共同的夹持仪器外,过滤需要烧杯、漏斗、玻璃棒,蒸发需要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所以都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答案选B2. 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 0 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A.0.64 g B.1.28 gC.2.56 g D.5.12 g参考答案:B略3. 已知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离子的还原性Y2﹣<Z﹣ B.离子半径X+>W3+C.质子数c>b D.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参考答案:B4. 你认为减少酸雨不可采用的措施是A.煤脱硫再作燃料 B.开发新能源C.把工厂烟囱升高 D.多用风能、氢能、核能等参考答案:C略5. 某同学对一无色透明溶液进行分析得出该溶液中含有下列某组离子,你认为该组离子应该是( )A.Al3+、NO3―、K+、SO42ˉ B.Ca2+、H+、CO32ˉ、AlO2― C.OHˉ、SO42ˉ、NH4+、Al3+ D.Fe3+、Mg2+、NO3ˉ、Clˉ参考答案:A略6.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又称抗坏血酸,化学式为C6H8O6,结构如下图所示。
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维生素C能使溴水褪色 B.维生素C可发生酯化反应C.维生素C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参考答案:C略7.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4.48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目为0.2NAB. 1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C. 0.2mol?L-1CaCl2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数目为0.4NAD. 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NA参考答案:D【详解】A. 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所以4.48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0.2mol,故含有水分子的数目不是0.2NA,故错误;B. 1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转移的电子数目为8/3NA,故错误;C. 0.2mol?L-1CaCl2溶液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其中含有氯离子的数目,故错误;D. 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是氧原子,所以氧原子物质的量为32/16=2mol,则所含原子数为2NA,故正确。
故选D8.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SO2和SiO2 B.CO2和H2S C.NaCl和HCl D.CCl4和KCl参考答案:B略9. 下列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MgCl2 B.H2O C.Na2O2 D.Ba(OH)2 参考答案:B略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能电池板与光导纤维的材料主要是晶体硅B.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小苏打溶液与苏打溶液C. 工业冶炼粗硅的原理: SiO2+CCO2 ↑+SiD.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参考答案:D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晶体硅,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A错误;小苏打溶液中的HCO3-与石灰水中OH-反应生成CO32-,CO32-与Ca2+结合成CaCO3白色沉淀,苏打溶液中CO32-与Ca2+结合成CaCO3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分;B错误;过量的焦炭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继续反应最终产物为一氧化碳;C错误;普通玻璃为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D正确;正确选项:D。
11. 下列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A.熔点是1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B.熔点是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能溶于水,熔点812.8℃,沸点是1446℃D.熔点是97.80℃,质软、导电,密度是0.97g/cm3参考答案:B12. a、b、c、d、e、f 为六种短周期元素, a、b、e 、f 位于同一周期,c、d 也是同一周期, 且 d、e 同一主族,原子半径 d<e,a、b、c、d、f原子最外层电子依次增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 的非全属性比 f 强B. d 元素可能是第一周期元素C. 六种元素中,a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D. a、b、c、d 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参考答案:C【详解】A、a、b、c、d、f原子最外层电子依次增多,则d的最外层电子数≥4,e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小于f的最外层电子数,且e 、f 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f的非全属性比e强,故A错误;B、a、b、c、d、f原子最外层电子依次增多,则d的最外层电子数≥4,d、e同一主族,原子半径d<e,则d处于第二周期,故B错误;C、c、d处于第二周期,a、b、e、f处于第三周期,a、b、c、d、f原子最外层电子依次增多,所以金属性a最强,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故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c在d的左侧,a、b、e、f处于第三周期,所以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c<d<a<b,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推断a、b、c、d、e、f为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f原子最外层电子依次增多,则d的最外层电子数≥4;d、e同一主族,原子半径d<e,则d处于第二周期,e处于第三周期;a、b、e、f位于同一周期,故a、b、e、f处于第三周期,c、d是同一周期,故c位于第二周期,原子序数c<d<a<b<e<f,据此分析解答1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13C和14C属于同一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 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 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 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都为3,6Li中子数为3,7Li中子数为4,中子数不相等,D项错误14. 下列关于元素化合价的叙述错误的是 A.IIIA族的B和Al都能形成+3价的化合物 B.IVA族的C和Si都能形成+4价的化合物C.VA族的N和P都能形成+5价的化合物 D.VIA族的O和S都能形成+6价的化合物参考答案:D略15. 下列溶液中,与100 ml 0.5 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 ml 0.5 mol/L MgCl2 溶液 B、200 ml 0.25 mol/L HCl溶液C、50 ml 1 mol/L NaCl溶液 D、200 ml 0.25 mol/L CaCl2溶液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用18 mol/L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③溶解、冷却 ④转移、洗涤 ⑤定容、摇匀回答下列问题:(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__mL ,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
从下列规格中选用: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2)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⑤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写)?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________D.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6.7 B (2)先向烧杯中加入30 mL蒸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至恢复到室温 (3)继续向容量瓶注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为止塞紧瓶塞,倒转摇匀 (4)偏小 无影响 偏小 偏大 【名师点睛】本试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涉及内容是浓硫酸的稀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及误差分析等,平时多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
稀释溶液过程中,我们往往都是把浓度大溶液加入到浓度小的溶液中,这样为防止混合放热,放出热量造成液体飞溅伤人,如浓硫酸的稀释、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等都是把浓硫酸加入到水或浓硝酸中,这样才能做到实验安全,不至于发生危险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6分)将12 .8g铜与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500mL,请计算:(1)反应后溶液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2)NO,N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各为多少升?参考答案:(1)0.4 mol·L-1(3分) (2)各2.24 L (3分)18.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取2.3g 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将产物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2.7g,继续将产物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4.4g,已知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6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及分子式;(2)若该有机物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据此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3)若该有机物的燃烧热△H=-1366.8kJ·mol-1, 在25℃、101kPa时,2.3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后放出多少热量?参考答案:(1)(1)n(C)∶n(H)∶n(O)=2∶6∶1(2分);C2H6O(1分)(2)CH3CH2OH(1分)(3)68. 3kJ(2分)19. (9分)常温下,将40克7%的NaCl溶液和60克12%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7 g/cm 的混合溶液,计算:(1)该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该混合溶液中溶质。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