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岗课赛证融通的中职公差配合教学改革.docx
3页中职公麴己^^好数控加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专业随着工业的发展,数控加工专业越来越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 化公差配合课程是中职数控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它不但与数控专业各个谖程结合紧密,而且也是理论与实践绪合密切 的课程因此,研究如何基于本专业对口就业岗位的雳求和数控加工行业的发展特点,结合1+X系列证书和技能大赛考 核的技能要点,使用岗课赛证融通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实现中职敛控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具有现实意义一、 中职学校公差配合教学现状分析<-)中职学生学情分析以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本校)数控专业学生为例进行学情分析:首先,在知识经验方面,相比普 通高中,中职学生入学成绩较低,离散度较高,部分学生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学习内容其次,学习条件方面, 学生大部分都拥有和电脑,并且由于疫情和学业水平测试的需要,二年级学生对学习通、、腾讯会议等软 件能够熟练使用最后,学习风格方面,中职学生更喜欢新鲜且贴近生活的事物,对理论学习的专注力较低<-)传统公差配合的授课模式分析虽然随若信息化的推进,多媒体技术已经非常吾及,但是公差配合课堂上仍然存在“满堂灌”的教学特点,只不过是 从“粉笔+黑板"变为••计算机+投影■■的教学模式而已[1]。
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互动;学习难度一刀切,谁度层次设置缺失; 益有形成性测试,但缺乏反愦机制和个别化等原因,使得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由于传统课堂时间的限制,中 职学校公差配合的教学中,“重讲授,轻实践"仍十分普遍,学生普遍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较谁进行知识的 迁移应用,只能培养“绘图工具人二理论与实际脱轨,不利于日后的实际工作二、 岗深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绶式岗课赛证融通就是数控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及就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结合1+X系列证书中机械工程制图职业技 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要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和数控技能大养考核的技能要点,根据人培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本课程进行课 程模块化重构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中充分关注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并将证书的内容和技能大赛考核的资源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一)课程资源建设岗课痍证的公差配合课程资源建设,首先需要体现“真实",即使用工作过程中的“真实零件"作为检测对象,运用岗 位实际常用的“真实工具”作为检测用具,选用行业常用测量的••真实标准”作为检刑任务首先,这就需要深化校企合作共 唾双师型教学团队,双向交流不定期开展教师下企业学习、行业专家到校交流的活动;建设符合工厂实际工作情景的实训 室,将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引入平时教学中来;以工厂真实生产的零件为检剥任务的载体,开发符合项目式教学的教材。
其次,需要归纳提炼1+X证书的考核要点,同时结合最新的行业动向,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良好学习习惯再次,践上 教师团队建立课程信息化资源平台,通过学习通、希沃学习平台等上传学习资料,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建立、 等交流群,引入行业专家和相关专业教师,随时解答学生的学习疑惑;线下邀请行业专家进课堂,让学生有机会聆听 专家指导,使其能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建构和内化,不但学习了行业知识,同时也树立了职业自信最后,线上将课程内 容结合技能大赛的考核要点,上传技能大赛的比赛规则、操作视频、学生经跄分享等到学习平台上,为学生提供竞赛资 源;线下邀请有大赛经验的学生上台进行经验分享,展示区采,树立良好榜样,赛课结合,激发学生竞争向上的学习心态数控专业毕业生所面向的工作岗位需求与课程内容的选取高度相关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应用专业 教学标准》中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编程.产品质量的检•验,数控设备的管理、维 护、苜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公是配合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掌握有关机械测量技 术的基础常识,半握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掌握长度尺寸检测、角度检测、几何公差检测、表面粗糙度检测及螺纹检测 的方法和技能,会分析一般技术的测量误差,能正确选用与维护常用量具量仪,能根据工程要求胜任一般机械产品的检 测工作[2]。
基于以上岗位和教学标准的要求,选择和数控专业就业岗位相关的零件作为课程任务的载体,同时整合1+X 证书的考核要点以及技能大奏的技能考核点,模块化设计教材内容,提炼出6个模块,17个具体任务,如图1.所示二)教学组织实施与评价的改革为遵循学生的认知和技能习得心理,本课程以任务驱动法和混合式教学法相结合展开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混合式 教学模式中,知识传授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学习时间和内容可以灵活选择;而在宝贵的课堂中,时间被主 要用于协作学习、成果汇报以及评价总结,通过针对性教学,进一步将知识内化,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勤于反思的学 习习惯任务驱动法的使用,要求教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提炼出每次深的任务清单,根据人培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教 学目标,再根据涪养目标和学情分析提出每次课的重殖点,使学生在贴近企业的具体职业情境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并树立职业自信结合岗位及考证技能要点,散师组织小组PK、专家进课堂等 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多维评价,多梁道获得教学反馈.改进教学策略[3]以项目一中任务二用千分尺测量台阶轴这个课为例,在教学策略上,教师以任务驱动法的基本要素作为散学环节, 结合泥合式教学模式的采用,带来教学评价的直观化、科学化,教师根据所获得的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珞。
具体 的教学设计如下第一,深苗任务在学情分析中可以知道,学生的成绩离散率很高,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在技术支持下,课前根据自己的节奏可反复学习传统课堂中的知识而如识的内化和拓展则在课堂中进行,实 现预习时间“最大化■•和课堂时问“高效化-一是引导学生设计质检部门安会规程:引导学生通过连线专家和网上查找资料, 自主设计质检部门安全规程,问接培养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教会学生发现问厩解决问鹿,并将劳动教育践行于教学活动 中二是微课预习:通过合理设计教学视频的视.觉效果、互动性、时问长度,使得学生积极参与视频学习三是问卷调 查:在学习平台进行间卷调查,并通过统计数据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组织学生课前讨论通过数据分析全面掌握 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疑准之处,澡前讨论有助于学生进行协作探究四是设计任务书:根据学生问卷调查与线 上讨论的焦点,分析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疑间点.岗课结合选取适合的数控专业相关笨件作为课程任务设计小组任 务书(附图纸、测量项目和评价表),并上传学习平台.供学生随时查看学习通过群的互动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 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最大化利用课前预习时间,为课堂任务的顺利进行打下知识和情感基础。
第二,深中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包括情境创设、任务分析、独立探索、合作探究、评价总结等,同时贯穿以 课程思政元素,带领学生从理论的入门引导到技能的鼬会贯通,思想提升,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具体的教学环节和设 计意图如表1所示第三,课后学生借助教学平台、班级群、希沃回看等平台和渠道对教学过程进行回看、总结,并将心得、疑惑 展开多方交流通过拓展性作业“制作千分尺的使用说明书二有针对性地复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千分尺的测量要点二对 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内化;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崎教行业专家,将知识和岗位进一步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自信 和爱岗敬业精神,将技能“无感•顺利转为"有感”,激发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通过班级群分享作业的完成情况,培养学生 的表达能力和力争上游的精神三、结语在实践过程中,岗课赛证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接下来,我们首先要推进教材改革,开发更具实践性的 活页式教材,优化教材内容,解决传统教材与模块化教学法适配度不高的问顾,整合教材,眦合课证岗赛内涵,深岗完 关对接;其次要完善校企双向交流机制,扩大具备理实一体化素养的教师队伍,改善实质双师型与证书双师型之间的矛盾; 再次要全方位落实思政育人,教师要以时玫引导、工作口号、现实案例等形式将思改融入课堂,润物无声地践行三全育 人,激发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岗位、证书、技能大赛的完美对接,树立学生的职业自信,培 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参考文献:[1] 宋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整合课程改革一《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改革[J].职业,2010 ( 3) : 59-6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加工制造类051400•数控技术应用[EB/OL].[2017-08-26].http: //[3] 杨浩军.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数学改革[』.物流科技,2021, 44 (11) : 183-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