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门立雪文献录(游良耀).docx
48页程门立雪”典故文献史料集游良耀 罗琴游酢、杨时“程门立雪”典故最早出自北宋侯仲良《侯子杂言》 侯仲良是程颐的内弟,他的记录是亲闻的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二程语录》卷十七引侯仲良《侯子雅言》:“游、杨初见伊川(程颐) ,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 ’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此条被专门收集朱熹言论的《朱子语类》引用记载侯仲良对程门立雪事件的记述,已经非常清楚的说明了三个关键点,一是立雪第一主人公是游酢(“游、杨初见伊川” ) ;二是游酢和杨时立雪是在室内侍立(“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 ”) ;三是伊川送游酢杨时出门时,门外积雪一尺深,说明游杨在室内伊川老师身旁侍立时间之久(“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 历史上,程门立雪还表述为:“立雪程门” 、 “立程门雪”亦作“程门度雪” 、 “程门飞雪” 清金埴《不下带编》卷一:“一日,其人留诗为别而去,云:‘一架绳牀供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独惭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度雪中 ’公见诗大惊,亟遣追还,不及 ”鲁迅《书信集·致许广平》:“程门飞雪,贻误多时 ”2014 年 11 月 22 日,在福州召开的“程门立雪研讨会”上,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高令印教授、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会长游嘉瑞、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杜钢建教授、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蔡厚示研究员、武夷学院程利田教授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引经据典、宣读论文,一致认为:一、要正确理解程门立雪的成语辞条,应以 1951 年上海商务印书馆《辞源》记载为准,即:“宋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坐,二子侍立不去,既觉,谓二子曰‘贤辈犹在此乎!’命之退,出门,雪深一尺矣。
”二、游杨程门立雪是在屋内,而不在屋外三、程门立雪是双不是单,是游酢携杨时同立雪四、程门立雪推动中国文化运动中心的南移,道学南移首豸山“程门弟子四杰”游(时)杨(时)谢(良佐)吕(大临) ”游酢列第一五、程门立雪游杨开创闽学先河,成就程朱理学,而远播日本、韩国、韩鲜、东南亚、遍布世界六、程门立雪尊师重道,尊师重教,成为中华民族典范现在有许多书籍、教科书、小学课本以及网络对“程门立雪”有许多曲解、传误缪误采取虚无主义对待传统,不改变国人思维的这些创伤,将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 古籍“程门立雪”史料:1.1、[程門立雪]宋代:1. “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 ’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二程语录·侯子雅言》 )初,明道先生嘗謂先生曰:「異日能使人尊嚴師道者,吾弟也若接引後學,隨人材而成就之,則予不得讓焉 」見語錄侯仲良曰:「朱公掞見明道於汝州,踰月而歸,語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月游定夫、楊中立來見伊川一日先生坐而瞑目,二子立侍,不敢去久之,先生乃顧曰:「二子猶在此乎﹖日暮矣,姑就舍 」二子者退,則門外雲深尺餘矣。
其嚴厲如此晚年接學者,乃更平易,蓋其學已到至處,但於聖人氣象差少從容爾明道則已從容,惜其早死,不及用也使及用於元祐閒,則不至有今日事矣 」 」(《 河南程氏遗书》 4○伊川先生年譜〔一〕)2 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 ”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朱熹编纂的《二程外书》卷十二)3、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朱熹吕祖谦编选《近思录》卷十四·圣贤 22)4、游定夫、杨中立来见伊川一日先生坐而瞑目,二子立侍,不敢去久之,先生乃顾曰:「二子犹在此乎﹖日暮矣,姑就舍 」二子者退,则门外云深尺馀矣《河南程氐遗书》 卷第二十五 伊川先生语十一)5、遊定夫、楊中立來見伊川一日,先生坐而瞑目,二子立侍,不敢去久之,先生乃顧曰:「二子猶在此乎?日暮矣,姑就舍 」二子者退,則門外雪深尺餘矣明道先生墓表(見《伊川先生文集》 )伊川先生年譜)6、 ○瞑目立雪望之凛然 【游定夫杨中立见伊川坐而瞑目二子立不敢去退则门外雪深尺余矣其严厉也如此】(来源:钦定四库全书《古今源流至论后集》卷一,宋.林駉撰.道学)7、 (宋)謝維新 《事類備要》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前集卷三十三師友門 : 善録 立門外雪 游定夫楊中立初見伊川伊川瞑8、 (宋)謝維新 《 事類備要》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續集卷四十九事為門 : 和氣 門外積雪 㳺定夫楊中立來見伊川一日先9、 (宋)朱熹 《晦菴集 》 (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第九十八 : 在春風中坐了一月㳺定夫楊中立來見伊川一日先10、 (宋)朱熹 《伊洛淵源録 》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四 : 在春風中坐了一月游定夫楊中立來見伊川一日先11、 (宋)熊禾 《勿軒集》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八 : 歇况及人事多移遷程門立雪道南後幸此一脉猶綿熊禾《观洛行》摘要:程门立雪道南后,幸此一脉犹绵延。
武夷考亭今洙泗,文公之学行八埏当时亦号小洛阳,游胡刘蔡居相联风流不减程邵马,至今故老人能言元代:1、定夫、中立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 ”及出门,外之雪深一尺[元] 张光祖 言行龟鉴 ●卷一学问门)2、 (元)程端學 《積齋集》 (民國四明叢書本) 卷二 : 同時居洛一則執經程門立雪不倦一則飲酒吹笛於3、 (元)方回 《桐江續集 》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十三 : 饑畧微跛倚與傾欹程門立雪殆庶幾彼罵厥祖争鉢4、 (元)謝應芳 《 龜巢稿》 (四部叢刊三編景鈔本) 卷十六 : 坐井 觀天此日詣程門立雪倘賜五行之覧必䝉一5、 (元)陰時夫 《 韻府群玉》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八入聲 : 祕思為寡人丨之 程門立雪 游揚二子初見伊川明代:1、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游杨:指游酢和杨时,他们都是程颐的学生 )─(明程允升《幼学琼林》 )2、翌旦,遵赵城陟轘辕道,石径崎岖,盘回以上中有关名崿岭,老卒数人守之时天旱,邑人祈祷甚久忽微雨从西北来,予顾谓二生曰:“今日之游,固乐;天复雨,又乐之尤也 ”转西,仅五里入少林寺。
竹木蔽翳,仰不见日花草余香,郁郁袭人寺在五乳峰麓,少室山当其南,隐若屏列其寺僧闻客至,迎迓甚恭佛殿后为讲堂,堂后有立雪亭,则佛徒惠可受法于达摩处惠可尝侍达摩,雪深至腰,不去,竟得其法予因叹曰:“昔游定夫、杨中立立雪于程门,卒传其道惠可学佛法亦然使世之为弟子者皆若此,其学讵(jù,岂,怎)有不成者邪(y é, 古同“耶”,疑问词 yé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周叙(?~约 1453) ,明代文学家《 游嵩阳记》 )3、立雪游酢、杨时为伊川先生弟子一日,侍先生侧,先生隐几而卧二生不敢去,候其寤,则门外雪深尺余矣明 .张岱《夜航船》卷五 伦类部.师徒 先辈)4、宋游酢杨时事程伊川先生先生一夕偶暝坐二子侍立夜深不去伊川既觉谓曰二君尚在此乎既晚且休矣及出门外雪深已尺许二子俱传濓洛之学明 .刘宗周撰《人谱类记卷上》254)5、游杨托意远,夷然总不屑伊阙墙门峻,仰止寸心折颜若非浮慕,久立在冰雪偶而成感兆,风格两奇绝正气终日亘,吾道岂磨灭明代人陆宜春《题立雪阁》 ”,(注:“顔若”即孔子的弟子顔回与有若,此句是形容游酢、杨时不是表面上崇慕孔门的顔回与有若,而是发自内心,付诸践履6、儒家的游酢、杨时二位学人,初见伊川先生(程颐)时,伊川先生在闭目养神,二人站在门外,时当下雪,二人不敢惊动,伊川先生醒来一看,门外已经雪深三尺了。
明 莲池大师:《缁门崇行录》 严正之行第二)7、事师之忍第八十五<原文>父生师教,然后成人事师之道,同乎事亲德公进粥林宗,三呵而不敢怒;定夫立侍伊川,雪深而不敢去来源:《劝忍百箴》 )8、典故:立尽门前雪 门外立雪 雪立游定夫、杨中立来见伊川一日先生坐而瞑目,二子立侍,不敢去久之,先生乃顾曰:「二子犹在此乎?日暮矣,姑就舍 」二子者退,则门外云深尺余矣其严厉如此《诸老先生道学统宗》卷三〈伊川先生侍讲程正公颐〉9、 【原文】或问曰:“古今之所谓门生者,宜何称矣?”甘泉子曰:“门生也者,门之生也,如七十子之在孔门是也 ”又问,曰:“如太学○1 之士于祭酒、司业、六堂监丞之司○2 也又问,曰:“其传道、解惑、受业者是也,如游杨之立雪程门○3 也 ”【注释】○1 太学:中国古代培养官员的高等学府,在明代亦称“国子监” ,以儒家经典为教材,课程以通经致用为主○2 祭酒、司业、六堂监丞之司:“祭酒”是太学的主管官,相当于校长;“司业”是学官名,为祭酒的助手;“六堂监丞之司”指管理太学的六间教室(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的官员○3 游杨之立雪程门:“游”指游酢(1053—1123) ,字定夫,号广平,建阳长坪人,北宋著名理学家。
“杨”指杨时(1053—1135 ) ,字中立,号龟山,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游酢、杨时二人去拜见程颐,程颐当时在打瞌睡,二人于是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到程颐睡醒时,门外雪深有一尺了明 .湛若水《上白沙先生启略 》. 《湛若水短文选粹》(2))10、 (明)程敏政 《 明文衡》 (四部叢刊景明本) 皇明文衡卷之三十六 : 得其法予因歎曰昔㳺定夫楊中立立雪於程門卒傳11、 (明)程敏政 《新安文獻志》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巻六十二下行實 : 在春風中坐了一月游定夫楊中立來見伊川一日先12、 (明)傅梅 《嵩書 》 (明萬曆刻本) 卷二十二章成篇四 : 得其法予因歎曰昔游定夫楊中立立雪於程門卒傅(明)何鏜 《古今遊名山記》 (明嘉靖四十四年廬陵吳炳刻本) 卷六 : 得其法予因歎曰昔游定夫楊中立立雪於程門卒傳13、 (明)彭大翼 《 山堂肆考》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五天文 : 尺 語録侯師聖曰游定夫楊中立初見伊川伊川瞑14、 (清)鄧志謨 《 古事苑定本》 (清康熙蘭雪堂刻本) 卷三 : 春風中坐了一個月游定夫楊中立初見伊川先生伊15、 (明)曹學佺 《石倉歷代詩選》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百六十宋詩三十七 : 字定夫與 山同在程門立雪因録其詩附之詩故不16、 (明)來知德 《 來瞿唐先生日録》 (明萬曆刻本) 外篇一卷 : 去投詩梅福傳書日程門立雪時于今二十載鬂髪各17、 (明)廖道南 《楚紀》 (明嘉靖二十五年何城李桂刻本)卷二十崇道外紀後篇 : 道紹彼先覺 黄陂程門立雪箴 嘉靖癸卯督學應18、 (明)駱問禮 《萬一樓集》 (清嘉慶活字本) 卷十八 : 首次顔傳韻 自是程門立雪英問奇亦上草元亭豹19、 (明)孫瑀 《歲寒集》 (明嘉靖七年孫哻刻本) 卷下 : 傳徽國遺風在教重程門立雪殘竚見菁莪沾化雨諸20、 (明)吳桂森 《 息齋筆記》 (明崇禎刻本) 卷下 : 軒劄記記會中偶談程門立雪事謂伊川氣象難窺所21、 (明)徐渭 《古今振雅雲箋 》 (明末刻本) 卷三 : 波共敵寒陣 三尺程門立雪事荆衾詩寒入荆王翡22、 (明)徐象梅 《 兩浙名賢録》 (明天啓刻本) 卷二儒碩 : 立終日不敢傾側有程門立雪之風中弘治己酉鄕試23、 (明)姚舜牧 《 來恩堂草》 (明刻本) 卷十二 : 内外以爲言也 論程門立雪 孔門諸弟嘗從游舞24、 (明)湛若水 《湛甘泉先生文集》 (清康熙二十黃楷刻本) 卷二十六詩 : 題李仲謙昆仲程門立雪圖 亭亭高明家廓然25、 (明)趙維寰 《 雪廬焚餘稿》 (明崇禎刻本) 焚餘續草卷二 : 罰兼墨劓限勒晷時程門立雪未聞黑索之夫穆帝贖26、 (明)周復俊 《 涇林雜紀》 (明刻本) 雜紀卷二 : 以誑愚者一僚友云程門立雪世人稱之然道則尊矣清代: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