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食品心得体会(3篇).doc
7页1 -- 1 -2017 食品心得体会(3 篇) 2017 年 2 月 28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 158票成、3 票反对、4 票弃权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部法律的制定始于 2017 年 7 月召开的国务院第 59 次常务会议,那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 ,在决定中提出了修订《食品卫生法》的要求这部法律可以说五年磨一剑从 2017 年 12 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至今三年四审,堪称精雕细琢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 6 月 1 日正式实行,它全方位构筑了食品安全法律屏障,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切实保障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和过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国家的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早在改革开放的 1982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食品卫生法(试行) ,标志着我国的食品卫生监管进入了法治化轨道。
在总结试行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食品卫生法于 1995 年正式颁布施行对保证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一)为什么动议制定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实施十四年期- 2 -- 2 -间,正值我国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食品安全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3 个方面,食品监管存在着“三大软肋” ,一是食品标准不统一,不科学,有关食品安全评价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信息公布不规范、不统一,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二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不明确,不严格,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对违法企业和行为处罚力度不够, “红心咸鸭蛋” 、 “山西毒酒” 、 “致病福寿螺” ,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几乎每次事件都是在媒体闹的沸沸扬扬后相关部门才开始轰轰烈烈的查处特别是“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震惊海内外,造成近 30 万婴幼儿受到损害, 5 万余名婴幼儿需住院治疗,伤透了数十万家长的心,人们强烈要求杜绝,严惩这类违法行为三是监管体制不合理,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格,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权责不明,导致存在监管的空白和漏洞,有利争着管,没利都不管,推诿扯皮。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声,加快了食品安全立法的进程群众反映的社会难点,也是全体人大代表们关注的焦点,连续多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议案数量一直高居前列, “尽快制定出台食品安全法”成为全体人大代表的共识2017 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30 多名人大代表提出: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法,以确保人民身体健- 3 -- 3 -康2017 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会,江苏、安徽、河南等 10 多个代表团的 445 位代表分别联名提出 14 件议案,要求加快制定食品安全法或修改食品卫生法据统计,仅十届全国人大期间,就有 3000 多人次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食品安全方面的议案、意见和建议因而顺应民心,采纳代表意见,也是立法初衷之一二)为什么不是修改食品卫生法而是制定食品安全法?到底是制定新的《食品安全法》 ,还是修订已有的《食品卫生法》?从2017 年 7 月开始这一争论三年未休直到 2017 年 12 月,温--总理签署的《食品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一锤定音” ,宣告法律将以新的名称而不是《食品卫生法修订案》进入立法程序1、理念的提升: “食品安全事关公众健康,政府威望与国际形象” ,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卫生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安全问题。
2、顺应国际立法趋势,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相继制定出台的食品质量领域基本法都是以《食品安全法》命名的最终,站在成果的基础上重建取代了仅仅是对漏洞和不足的“修修补补” 法律名称和法律规范范围果断改变的背后,是国家食品管理理念的提升三)为什么制定食品安全法用了 5 年时间?从 2017 年到2017 年(立法阶段) ,国务院法制办进行了 5 次调研,举办了中美《食品安全法(草案) 》论坛会,6 次向各部委、地方政府征求意见2017 年修订食品卫生法列入全国人大年度立法计划,2017 年将修订- 4 -- 4 -食品卫生法改为制定食品安全法从 2017 年到 2017 年(审议阶段)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法(草案) 》进行了 4 次审议,全国人大法律委进行了 7 次审议 2017 年 4 月 20 日,全国人大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共征求到 1 万多条意见和建议,法律草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是立法走向科学化、民主化过程中迈出的一大步,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按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的说法:《食品安全法》立法不容易!它难就在立法的 5 个难点上:1 是体制“僵局”问题,争论集中在分段管理上,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在 4 次常委会审议和 7 次全国人大法律委逐条审议中一直延续。
草案一审稿中并未规定卫生部牵头监管,仅规定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食品安全事故中对病人的医疗救治和各级疾控中心负责事故调查草案二审稿中,对卫生、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具体监管职责给予了明确,但是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虽然明确由卫生部牵头监管,但各部门责任交叉依然比较突出,且行政级别相同,协调难度大有的常委直言:“现行监管体制不改,食品的安全状况很难有大的改观” ,一些常委提出,食品安全必须实行或者明确一个主管部门负责;另一些常委则建议,成立一个跨部门的机构来进行综合协调和管理食品安全国务院根据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建议推迟原定的审议计划,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论证最终食品安全法明确,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协调、指导监管工作2 是食品安全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关系问题农业部门和卫生部门分歧较大,特别是有关农产- 5 -- 5 -品的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有关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的,以及涉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查处等方面由谁主导上,一直争论不休3 是食品安全法和产品质量法的关系问题质监部门和卫生部门也存在明显的分歧,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上,以及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上。
4 是食品添加剂问题,有的提议废止使用食品添加剂,有的则提倡,各抒已见5 是保健食品的问题:有的认为它不是常规食品,不应纳入本法,直到 4 审稿才纳进来四)为什么食品安全法在 4 审时必定通过? 1、不能在体制“僵局”上纠缠不休为了突破“僵局” ,4 审稿中增加了“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和“国院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作出调整”规定,为将来进一步理顺体制留下伏笔2、必须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主体执法有据的问题3、指导地方政府实施体制改革4、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召开前通过食品安全法,有利于统一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有利于正确理解《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精神,有利于推动《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二、食品安全法主要内容介绍食品安全法共分十章、一百零四条,其涵盖的内容大大超过食品卫生法九章、五十七条一)关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法》确定了“分段监- 6 -- 6 -管”的体制,但有新的规定1、实行“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体制 ”分工负责:即授权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统一协调:即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这六大职能,起到统一规范“分段监管”的作用2、明确了地方政府负总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垂直的条条管理”服从于“地方的块块管理” 3、为防止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各行其是、工作不衔接,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实行“无缝衔接” 4、为了使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行更加顺畅,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5、食品安全法授权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食品安全监- 7 -- 7 -督管理体制作出调整食品销售实习心得 1000 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习心得食品安全心得体会基层食品卫生管理心得体会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经验材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食品药品监督局优化经济环境促进医药经济大发展经验材料食品安全法培训心得食品药监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汇报交流材料食品药监局实施错时工休制度经验做法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体会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干部作风建设心得体会新食品安全法学习体会学习科学发展观体会: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