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部编八年级(上册)古诗文(2018年)(精编版).pdf
9页. 1 / 9 八上古诗词 9.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 , 两岸连山 , 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 暮到江陵 , 其间千二百里 , 虽乘奔御风 , 不以疾也春冬之时 , 则素湍绿潭 , 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 悬泉瀑布 ,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 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 , 林寒涧肃 , 常有高猿长啸 , 属引凄异 , 空谷传响 ,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从三峡七百里中 , 两岸高山连绵不绝 , 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 层层的峭壁,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 , 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 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 , 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傍晚就到了江陵 , 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 , 驾着风 , 也没有这样快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 雪白的急流 , 碧绿的潭水 , 回旋着清波 , 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 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 树荣, 山高,草盛, 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 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 , 声音持续不断 , 异常凄凉 ,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 悲哀婉转 , 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 10短文两篇与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 , 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 , 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 , 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 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 , 翠绿的竹丛 , 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 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 ,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 2 / 9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 xng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 何处无竹柏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 , 我正脱下衣服想要睡觉, 恰好看到月光从窗户射进来 , 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 , 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没有跟我一起游乐的人 , 就到了承天寺找张怀民 , 张怀民也没有睡 , 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 水中有像藻荇那样的水草纵横交错, 原来那是庭院里竹子和松柏树枝在地上的影子哪一个晚上没有月亮, 哪一个地方没有松树柏树, 只是缺少有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11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 , 天山共色从流飘荡 , 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 , 天下独绝水皆缥碧 ,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 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 皆生寒树 , 负势竞上 , 互相轩邈 , 争高直指 , 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风烟俱净 , 天山共色译: 空中的烟雾都消散尽净, 天和山连成一片呈现出同样的颜色从流飘荡 , 任意东西译: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 任凭小船随水漂去。
自富阳至桐庐 , 一百许里 , 奇山异水 , 天下独绝译:从富阳到桐庐 , 大约一百多里 , 一路都是奇山异水 , 可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水皆缥碧 , 千丈见底译:江水都是青白色的 , 清澈得即使千丈深也能看见水底游鱼细石 , 直视无碍译:游动的鱼儿和江底的细石, 一直看下去 , 可以看得很清楚 , 毫无障碍急湍tu n甚箭 , 猛浪若奔译: 那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 汹涌的浪涛像马一般飞奔夹ji 岸高山 , 皆生寒树译:江两岸的高山上 , 都生长着阴森森的树;. . 3 / 9 负势竞上 ,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 千百bi 成峰译: 高山凭依 形势, 争着向上 , 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笔直地指向天空 , 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激石 ,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 嘤嘤成韵译:山泉冲击着岩石 , 泠泠地发出声响鸟儿们相向和鸣, 鸣声嘤嘤 , 和谐动听蝉则千转 zhun不穷 , 猿则百叫无绝译:蝉儿长久不断地叫 , 没有穷尽猿猴长久不断的叫, 没有停止鸢yun飞戾天者 , 望峰息心;译: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 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 , 就会不再想功名利禄;经纶l n世务者 , 窥ku谷忘反。
译:那些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 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 , 就会流连忘返横柯k上蔽 ,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 有时见日译: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 在白天 , 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之处, 有时偶尔漏出一丝一线的阳光12唐诗五首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 , 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 , 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 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 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 ,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 4 / 9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 , 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 , 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 , 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 , 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渡 XX送别李白渡远 XX外, 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 ,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译文:乘船远行 , 路过 XX一带, 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 , 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 , 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 , 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 , 生成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 , 不远万里送我行舟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 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 , 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 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21 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女子之嫁 , 母命之 ,往送之门 , 戒之曰:往之女家 , 毕敬毕戒 , 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 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 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 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景春说: 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 诸侯就害怕 , 他们安居家中, 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 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 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 , 母亲训导她 , 送她到门口 , 告诫她说:到了你家 , 一定要恭敬 , 一定要谨慎 , 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 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 . 5 / 9 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 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 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 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 , 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 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 , 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 , 这才叫作大丈夫 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 孟子舜发于畎 qun 亩之中 , 傅说 yu举于版筑之间 , 胶鬲 g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 孙叔敖举于海 ,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 所以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 然后能改;困于心 , 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 , 发于声 ,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 b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舜从田地中被任用 , 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 胶鬲从鱼盐贩之中被举荐, 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录用为相, 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 百里奚从买卖奴隶的市场之中被选拔出来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责任给这样的人, 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 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 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 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 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 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 增加他过去所不具备的才能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 这样以后才能够注意改正;内心困惑, 思虑堵塞 , 然后才能奋起 , 有所作为;憔悴枯槁 , 表现在脸色上 , 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看到他的脸色, 听到他的声音 , 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一个国家, 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 , 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 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 , 人们才会知道忧患激励人奋起, 使人生存、发展, 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 , 必将导致死亡22愚公移山选自列子太行、王屋二山 , 方七百里 , 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 , 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 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 , 指通豫南 , 达于汉阴 , 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 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 , 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 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 , 固不可彻 , 曾不若孀妻弱. . 6 / 9 子虽我之死 ,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而山不加增 ,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 告之于帝帝感其诚 ,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一厝朔东 , 一厝雍南自此 , 冀之南 ,汉之阴 , 无陇断焉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 , 方圆七百里 , 高七八千丈 , 本来在冀州南边 , 黄 XX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 年纪快到 90 岁了, 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 , 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 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 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 到达汉水南岸 , 好吗?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凭你的力气 , 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