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综述.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3964371
  • 上传时间:2021-10-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综述【摘要】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中 大致可划分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对立转 化”的辨证思想;“经世实用”的战略管理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管理思 想它内容丰富,值得今人认真学习与借鉴关键词】古代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学习与借鉴一、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产生萌芽阶段该阶段大体上相当于东周以前的夏、商、周三代时期根据现存的历史资料,诸 如《周易》、《尚书》、《诗经》等书里,我们还只能整理出我国有成文史以來流 传与阶级社会初期的i些基木管理概念和管理原则二) 繁荣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相当于春秋战国以至秦始皇统一六国这段时间,这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 前活跃和繁荣的时代,白家争鸣促使各学派阐述各口不同的治国、治家、修身、养 性的主张,如儒墨道法、兵浓名杂,还有纵横家、阴阳家等三) 制度化和定型阶段这个阶段大体上从秦汉至唐朝这段时间所以,汉朝和唐朝是这个阶段里两个统 一的主要王朝,它们为国家管理的制度化和定型化做出了口己的贡献经过南北朝 到唐朝,的封建社会到达了盛世,国家体制及各种管理制度趋于定型。

      四) 略有进步、停步不前阶段该阶段大体上是宋元两朝的400年间北宋赵匡胤匣建统一王朝后,致力于取消 藩镇留州制度,收夺兵权,集军、政、财、税大权于皇帝的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所 以从统治者的管理思想来看进展并不显著五) 传统管理思想的衰落阶段这个阶段大体上是明清两代五百多年时间尽管这两个朝代都有它口己的鼎盛时 期,从明代中叶开始在封建经济机体中产生资木主义萌芽,但是从统治者的管理思 想来看,并无在重大的创见面世二、古代主要管理思想(-)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以人为木”的思想在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终占主导地位,认为人是构 成国家整体的第一要索,要求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提倡“爱人贵民J早在春秋 战国吋期文化已经“表现出较为鲜明的人文意识”管子说:“君若将欲霸王 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T夫霸王z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 国危‘7齐国百姓,公之本也"《管子》认为,务本之道在于经营民心,争取百 姓达人民之所愿,予百姓之所需尽量做到“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 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o [11要求齐桓公竭诚听取 民众的意见,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而管理国家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治国 就是治人”。

      孟子从“民为立国之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天吋不如地得,地利不如 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又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其失民也,失其心也得天 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 反之,“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气《孟子•离娄上》)并进而指 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孟子•尽心下》) 荀子指出「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2]这里,荀子 提倡的就是集体行为,他认为群体性是人类本性之一,人的生存不能离开群体 总之,我国古代十分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各种群体关系,包括家庭邻里、社会、国 家乃至自然界,它倡导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对更大实体的责任二)“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小国古代管理非常强调领导者道德素质的重要性,祟尚“道德教化”和“正己 正人"的管理方式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以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 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3]意思是端正自己与他人,成就物业为自 我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最佳的管理行为都应是以双向约束为基本要求的, 不仅约束他人行为使之端正,同吋也使自己的行为得以规范先哲们认为,“正 己为“正人啲前提,如果连自己都不能证S岂能奢言正人。

      我国古代管理思 想的本质是“人为、为人二个人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正人必先正己”, 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来从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种良好的人 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人们能够在激发状态下工作,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为”与“为人”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对任何管理者或被管理者,都有 从“人为”向“为人"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家庭、行业、国家一•切方面的管 理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越是注重自身行为的索质,其“为人”即管理的效果就 越好我国古代管理非常强调领导者道德索质的重要性,崇尚“道德教化"和“正 己正人”的管理方式三)对立转化的辨证思想我国古代先人在总结与自然和部族国家斗争的成功和失败的基础上,逐渐形 成了朴索的辨证思想,这在《易经》《老子》《孙子兵法》中都得到了集中、充 分的体现这种充满了哲学四辨的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整体观和转化观两 个方面与西方人的思维不同,古代的管理思想也常常习惯于从整体到个体 或者从个体角度审视和对待整体,主张整体和个体的有效统一比如表现在画 上,画以“写意”为主,重视对整体的把握,并不重视对细节真实的分析,就 是书法也讲究一气呵成,一气贯通。

      表现在集体组织中,特别注重“少数服从多 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J这种管理思想虽然有吋容易压抑个体能动 性的发挥,但是却特别容易形成拼搏、奉献、团结的战斗群体,有利于发挥团体 的整体优势至于在转化观方面,其中“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苗,盛极必衰”等,就是其 所蕴涵的辨证的管理思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早已认识到了万物相互联系、 阴阳互相消长之间哲学管理理论例如:《老子》中“以顺待逆,以逸待劳,以 卑待骄,以静待躁”的后发制人思想,“欲先取Z,必先与Z"的取与Z法,“不战 而胜,是为上策”的战略思想,“避实而击虚以因敌变化而取胜"的应变之策,“千 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选材识贤的人事原则等,都是这种因应变化转化的精彩论 述,即便现在依然左右着我们的思想行动,给我们以管理的启迪四)经世实用的战略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军事典籍小蕴藏着大量的战略管理思想,这已成为今天军事乃至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重要思想宝藏在《孙子兵法》中,孙子着重指出了战略谋 划的重要性他强调事前必须周密分析条件,充分考虑“道"、“天"、“地"、“将”、 “法"这“五事”,做到“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4]。

      在“五 事”的基础上,还要探求和对比敌我双方的强弱优劣,称为“七计二这里所说的 “道”,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管理H标,“天苗1?地湘当于时机和环境,“将啪有 能力的管理者,“法"则相为于制度、纪律、组织法"即是经营学中的经营管理 能力五)“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管理思想古代管理思想是以整体和谐观为基础的也就是把管理作为-•个统一的整体 的过程,促使社会与自然、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以及管理组织内各种组成之间达 到最佳和谐,把管理的各个要索和功能组成一个统一的有序结构我国古代管理 思想的灵魂是和谐观它以追求管理系统的协调、和谐、稳定为忖标,在生产管 理上实现“天人合一J在社会管理上实现“天下一家=在人事管理上实现“知行 合一"和"情理合一”和谐观使管理不仅表现为一种科学的理性操作,更是一种 人们所创造的理想境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i个组织中的成员都能 自发地按照规范和要求办事,自觉地发挥自己的力量,维护组织的宗旨和荣誉,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孟子所说的“天吋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我们对待古代管理思想的态度古代管理思想博大精深,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是毕竟是我们先 人深深思考的结果,我们承认其在认知上存在某种不足,但也绝对不是一无是处, 因此,在对待我国古代传统管理思想的问题上,那种管理思想的“民族虚无论" 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他必将在全盘否定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导致“全盘西 化”;鼓吹完全的“儒学复兴论“也是十分片面的,并且还有盲FI排外、妄自尊大、 不思进取的封闭嫌疑,其局限性和消极性表现同样也不利于我国管理思想的发展 和完善。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兼容并需,提倡在借鉴意义上的“中西合槃论",我们 优秀的管理思想要继承发扬,外国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思想也接受吸取,把二者结 合起来,小学为体,西学为用,相信的管理思想必将光大于后世参考文献【参考文献】⑴郭丽•管子文献学研究[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89.[2]张觉.荀子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⑶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4]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