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知识清单.doc
4页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①货币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第一,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第二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④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3、纸币①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②纸币发行量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限度③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3、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通货膨胀的实质:供不应求,表现: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导致经济秩序混乱②通货紧缩的实质:供过于求,表现:物价全面持续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商品销售困难,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4、外汇①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②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③汇率变化的影响A、100单位外币能够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增加国内的就业人数,提高居民收入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国旅游、购物、留学等B、100单位外币能够兑换更少的人民币说明,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不利于解决国内的就业问题,不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出国购物、旅游、留学等,但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的发展,相反有利于他国的发展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宗教信仰、习俗等①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供求关系2、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A、卖方市场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①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用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劳动生产率越高,平均到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越少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关系图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比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反比比无关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量反比无关正比无关个别劳动时间量个别劳动生产率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②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③作用: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消费类型:(1)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是最基本消费;发展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发展的要求;享受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层次消费3、消费结构:(1)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2)特点: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
2)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有: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6、做理智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