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课程标准.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76027281
  • 上传时间:2024-08-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02.96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课程标准 六年制中专中国舞专业 一、概述 (一) 、课程性质 《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课是六年制中专中国舞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必修教程它主要包括柔韧性训练、 躯干能力训练、重心平衡训练和用力方法训练这几个方面,是实现舞蹈演员能力、素质的训练手段 (二) 、课程基本理念 (1)教学观念方面 反映专业特色,全面对接产业文化,突出中职舞蹈教育特点,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双能人才,创造、创意、创新人才培养的观念;树立质量意识,强调培养具备较全面的舞蹈技术、基本功及能力的舞蹈人才的观念;树立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舞蹈人才的观念 (2)课程体系改革方面 依据培养目标,按照“拓宽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年级进行设置 (3)教学方法方面 ①科学规范、严格教学中专各年级教学过程必须科学、规范、基础扎实、全面,运用科学、系统、规范的教材和严格的教学方法 ②启发式教学该课程同时担负着对学生个性培养和智能开发的任务,必须重视在基础训练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辨创新能力 ③坚持教书育人。

      教师在教授舞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愿为舞蹈艺术献身的精神,有了这种品格和精神,学生才会成为高质量的人才 (三)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难度大、要求高的特点,根据年级任务使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自我驾驭能力为中心,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身体技能的控制方法, 而且要让学生掌握动作的举一反三思考运动的更多可能,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身体与思维的解放 舞蹈教学有别于文化课程的教学,教历史课或物理课教师基本上可根据课本内容逐课讲授,舞蹈教学则不同具体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仍然主要依靠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师需要遵循教学大纲同时还要针对课程特点组织有效的教材教师要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并弄清自己所讲授的教材纵向与横向的关系(“纵向”是指每类动作,如:跳跃类动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纵向进程; “横”是指各类动作,如:跳跃与蹲与舞姿三类不同动作之间存在的有机的横向关系)同时,要把握住本年级的训练任务除以上两点外还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即教材的纵向与横向;扶把训练与中间训练;基本能力训练与技术技巧训练;单一训练与组合训练;基本能力,技术技巧与身法训练等关系,使之既相辅相成,又主次分明,既全面又不重叠,每年级的教材内容不仅前后呼应,同时起承转合有序。

      本课程在第一学年到第六学年开设,教学学时为 1760 学时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的学习,提高学生中国古典舞基本能力、基本技术技巧并掌握动作的民族风格风韵和民族审美特点 2、 具体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学生能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技巧 (二)技能教学目标:从身体形态,形体各部分基本素质、能力训练,以至技巧、技术的训练,能从基训的风格性,身体的艺术表现力和发展技巧的民族性的高度来结合和运用 (三) 素质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为舞蹈献身的精神 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在第一学年到第六学年开设,总学时为1760 学时 一年级教学内容、目的及要求 一年纪教学内容 参考学时 320 学时 教学目标 重点要求学生动作具有规格概念和正确的用力方法 1、改变学生的自然条件,要坚持循序渐进地抓开软度训练 2、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古典舞身体的站立,脚和手的各种正确位置 3、培养学生掌握双脚重心、单脚重心做动作的正确方法 4、着重练习腰腿的软度,肩、髋的开度 5、知识要点与技能要点:身体形态、手和脚的位置,对把杆训练和素质训练的认识。

      项目(相关知识) 项目一: 软开度训练 内容 要求 腿的软度练习 横竖叉练习 地面扳腿 地面抬腿 吸伸腿 控制 腰的软度练习 板腰挑腰练习 胸腰练习 胯部练习 环动胯部练习 辟胯练习 踢腿的练习 地面踢前、旁、后腿 脚 的 练 习 勾绷脚练习 转脚腕练习 素质练习 腹肌 背肌 项目二: 手位脚位训练 手 型 掌 指 拳 (男、女) 手的位置 单手位置 双手位置 (男、女) 脚的位置 一、二、四、五位,小、大八字步 项目三: 把上组合训练 蹲 一、二、四、五位;半蹲、全蹲 擦地 一、五位前、旁、后与半蹲组合 小踢腿 一、五位前、后加点地,五位并立转 环动 一、五位前环动到后,后环动到前 单腿蹲 分解练习 25°、45°前、旁、后腿 腰 正步或小八字步 前弯腰 后腰 旁弯腰 耗腰 耗压腿 耗压前腿 耗压旁腿 耗压后腿 大踢腿 五位前、旁、后 90° 项目四: 把下训练 转 原地左右甩头,五位并立转碎步留头转平转开范儿 小跳 一位 二位 五位 技巧 扫堂开法儿(男) 考核评价 理论 课堂知识理解+课后作业,占30% 实践 课堂表现+课下练习 30% 考试 40% 二年级教学内容、目的及要求 二年纪教学内容 参考学时 320 学时 教学目标 仍以基础训练为主,同时加强跳、转、翻技巧所需要的柔韧与力量训练,使学生掌握所学动作的方法 知识要点与技能要点: 主力腿的重心和稳定性要贯彻始终。

      重心和稳定性是今后完成一系列动作的保证 教学重点与难点:强化软开度的训练 1、腰、腿软度,肩、胯的开度和舞蹈的站立形态应基本解决 2、要重视训练主力腿的重心、稳定性及舞姿的准确性 3、单一技巧的规格、方法必须准确 4、已学过的手位、连接动作、步伐采用小组合的形式进行练习,重视眼睛训练和运用 项目(相关知识) 项目一: 扶把部分训练 内容 要求 蹲 立压半脚尖 弓箭步蹲(男) 擦 地 勾绷脚 前后摆动 小踢腿 25°迈移重心摆动、半环动、立半脚尖 环动 半环动 全换动 单腿蹲 环动 半蹲 腰 单腿前后弯腰 跪下腰 涮腰 端腿(男) 挎腿、端腿 跨片腿 跨腿(男) 片腿(女) 弹腿 前弹腿 旁弹腿 后弹腿 控制 直抬吸伸腿与点地抬起、半蹲、半环动 立身射雁 探海 扳腿 大踢腿 前后摆动 踢腿与点起 扳腿 扳朝天凳 扳紫金冠(女) 项目二: 把下训练 蹲 一二位半蹲,全蹲 擦 地 一、五位前、旁、后与半蹲组合,半环动 小踢腿 前后摆动 单腿蹲 一、五位前、旁、后与半蹲组合与半蹲组合,旁加半蹲 腰 涮腰 控制 直抬吸伸腿与点地抬起、半蹲 大踢腿 行进大踢腿 圆场 转 平转 1—3 个 掖腿转、跨腿转(男)开法儿 翻身 踏步翻身 1/4、1/2 小跳 变位小跳 掖腿小跳 小射雁跳 中跳 一位 二位 变位中跳 技巧 扫堂(1—2 个) 、旋子、蹦子、 (男) 考核评价 理论 课堂知识理解+课后作业,占 30% 实践 课堂表现+课下练习 30% 考试 40% 三年级教学内容、目的及要求 三年纪教学内容 参考学时 320 学时 教学目标 进入以训练技巧为主的阶段 加强基训和身韵的结合 知识要点与技能要点: 技术技巧全面开法和训练。

      1、单一技巧的训练应放在重要位置,严格要求方法正确和规格准确 2、为适应技巧训练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逐步加快动作速度和力度重视稳定性及半脚尖能力的练习 3、重视民族舞姿的训练,注意各种舞姿的准确 4、深化学习内容和动作质量,同时侧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感和艺术表现力 项目(相关知识) 项目一: 扶把部分训练 内容 要求 1、蹲 半脚尖 弓箭步蹲(男) 2、擦 地 压脚跟 前后摆动 迈移重心 3、小踢腿 前后摆腿 环动 点起 半蹲 5、单腿蹲 半脚尖 前后摆动 全环动 迈移重心 90 度上单腿变身 6、 腰 大掖步腰 吸腿拧身腰 7、大弹腿 撩弹腿 8、控制 直抬吸伸腿 半脚尖 蹲、半环动 全环动 射雁 斜探海 探海 踹燕 9、大踢腿 踢腿与点起 冲天炮 立身射雁 踢紫金冠 10、风火轮 扑步 弓箭步 项目二: 把下训练 2、擦 地 前后摆腿 压脚跟 擦地五位并立碾转 3、小踢腿 前后摆腿 25 度迈移重心 立半脚尖 点地 5、单腿蹲 立半脚尖 半环动 全环动 前后摆动 45 度迈移重心和单腿变身 6、腰 涮腰转身踏步 涮腰卧鱼 8、控制 扳腿 斜探海碾转 9、大踢腿 行进大踢腿 踢扳腿 舞姿 10、风火轮 风火轮扑步 11、转 四位转 2 圈、 反掖腿转 1 圈 跨腿转 1 圈(男) 平转5—8 个 12、翻身 踏步翻身 点步翻身 1/4、1/2(女) 串翻身开法儿、变位小跳 上步掖腿跳 后腿小跳 移动小射雁跳 斜探海小跳 项目三: 跳的训练 13、小跳 一位、二位、五位中跳 变位转身中跳 分腿跳 并腿射雁跳 横飞燕(男) 单腿变身跳 14、中跳 吸腿错步大赞布(男) 15、大跳 凌空跃 吸撩腿跃 紫金冠跳(女)立身绷子、飞脚、扫堂、旋子(男) 16、技巧 变位小跳 上步掖腿跳 后腿小跳 移动小射雁跳 斜探海小跳 考核评价 理论 课堂知识理解+课后作业,占 30% 实践 课堂表现+课下练习 30% 考试 40% 四年级教学内容、目的及要求 四年纪教学内容 参考学时 320 学时 教学目标 训练技巧为主,打下较扎实的技巧基础 1、加强复合技巧的训练 2、培养学生的组合表演能力 1、单一技巧向连续技巧和复合技巧深化。

      技巧训练以组合训练为主,重复技巧项目在速度、数量、方法上要有严格要求 2、基本功要紧密配合技巧训练,同时应加强快速动作的训练 3、给予综合的训练性组合练习,在组合中贯穿民族身法、韵律的要求,强调舞姿在技巧与组合中的准确性 项目(相关知识) 项目一: 扶把部分训练 内容 要求 1、蹲 半脚尖 2、擦 地 压脚跟 前后摆动 蹲 3、小踢腿 前后摆腿 25 度上单腿变身 小弹腿 4、单腿蹲 前后摆动 射雁 全环动 90 度上单腿变身 5、腰 撩弹腿下腰 吸腿拧身腰 姿态斜腰 6、大弹腿 连续撩弹腿 7、控制 旁腿躺身 掀身探海 拧身探海 踹燕变探海 软踹燕(女) 8、大踢腿 踢腿与点起 冲天炮 90 度上前后摆腿 踢紫金冠 项目二: 把下训练 7、控制 踹燕 探海 射雁 碾转 扳腿 8、大踢腿 行进大踢腿 快 7 腿 踢前腿快抬探海 踢旁腿立身射雁、踏步翻身 踢盖腿拧身探海(男) 9、风火轮 移动穿掌扑步 10、转 反掖转 2 圈 跨腿转 2 圈(男) 斜探海转(女)扫堂探海转(男) 平转 10 圈以上 平转接旋子(男) 平转接上步转 11、翻身 连续踏步翻身 点步翻身 4-8 个(女) 串翻身 4-8 个 探海翻身 项目三: 跳的训练 13、小跳 25 度上燕式跳 斜探海小跳 变身斜探海小跳 14、中跳 双吸腿跳 横双飞燕(男) 后换后跳 后双飞燕(男) 侧双飞燕(男) 斜探海中跳 劈腿射雁跳 15、大跳 错步单腿变身跳 错步撩腿越 错步大射雁跳 圆圈吸腿错步大赞步(男) 错步单腿变身跳 错步剪式变身跳(男) 16、技巧 吊腰、串飞脚、飞脚片腿吊腰、圈大绷子 8-12 个、圈旋子 6-8 个(男) 考核评价 理论 课堂知识理解+课后作业,占 30% 实践 课堂表现+课下练习 30% 考试 40% 五年级教学内容、目的及要求 五年纪教学内容 参考学时 320 学时 教学目标 技巧训练进入巩固和提高阶段 对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要重点培养 教材处理要高于本身水平 1、跳跃、旋转、翻身各类技巧达到比较熟练和准确的程度,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条件因材施教。

      2、 进行训练性的中型组合训练和带有表现性组合训练, 强调组合连接的 “顺法儿” 和 “巧” ,提高技巧的运用技能 3、在幅度、速度、力度等方面加大难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4、在组合中注意体现音乐的性格 知识要点与技能要点:强调能力、技术,加强学生的舞蹈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对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要重点培养,教材处理要高于本身水平 项目(相关知识) 复合技巧训练项目 错步大跳接空翻 女生与男生均需完成 错步跳卧云 因女生个人能力完成 错步吸腿紫金冠跳 女生因个人能力 圈串翻身 同上 小转复合转 同上 抱腿转 男女生均因个人能力 圆圈飞脚蹦子 男生 趱步 男生 飞脚接侧空翻 男生 圆 圈 大 蹦 子 男生 综合性技巧训练项目 表演性控制组合 通过身法的加入训练学生的表演性 转组合 将单一转组合训练,使学生加强复合旋转的能力 翻身组合训练 将单一几种翻身组合训练,提高难度 踢腿组合训练 与各种舞姿和技巧结合训练, 增强技巧完成的准确度 综合跳跃训练 在流动中增加跳跃的连接,达到教学要求 民族舞姿训练组合 将民族舞姿与基训技术组合训练,锻炼表演性 考核评价 理论 课堂知识理解+课后作业,占 30% 实践 课堂表现+课下练习 30% 考试 40% 六年级内容、目标及要求 六年纪教学内容 参考学时 160 学时 教学目标 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中国古典舞所需要的较全面、扎实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技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民族风格、韵律、音乐感和艺术表现力。

      对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要重点培养 教材处理要高于本身水平 1、全面复习,突出,强化主干教材训练 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专业水平,有针对性进行提高训练 3、强化个人重点技巧,尤其是圆圈技巧训练 4、以综合性组合训练为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组合能力、舞蹈感和艺术表现力 5、练习毕业考试组合,准备毕业考试 6、对接对口单招以及高等艺术学院招生专业考试内容 四、实施建议 (一) 、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确立和尊重学生在学习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强调对内容的深度理解,加强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 、考核方式和评价方式建议 1、定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本次课堂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等内容,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语的形式 2、考试评价: 评价 内容 90 分以上 80—89 分 70—79 分 60—69分 45—59分 45以 下 音乐节奏准确,在音乐中表现出组合内容,占总分的20% 完 全 跟随音乐 能够跟上音乐,偶尔脱离音乐但能很快能调整回来 基本跟上音乐, 脱离音乐能较快调整回来。

      能够跟上音乐, 脱离音乐基本能调整回来 脱离音乐,偶尔调整回来但很快再脱离 音乐节奏全错 动作准确、肌肉走向准确、舞姿韵律完全体现体现组合所需要的情感占总分60% 动 作 准确、 肌肉走 向 准确、 舞姿韵 律 准确, 良好的 展 现组合 动作、舞姿韵律舞姿基本正确 动作基本正确、 舞姿韵律偶尔乱但很快能调整回来 动作不清很乱但能调整回来 动作、 舞姿错误较多调整回来也很快再乱 组合完成质量差、 身体韵律基本没有、 动作不清楚,年纪任务完不成 基训组合中技术技巧的运用占总分分的20% 组 合 中合 理 的运 用 教师 教 学中 讲 述的 技 术技 巧 要领 组合中能够比较合理的运用教师教学中讲述的技术技巧要领 整套技术串中部分动作运用了或全部技术中应用但不熟练或不到位 整套技术串中少数动作运用了或全部技术中应用但很不熟练或不到位 整套技术串中部分动作都没有做到 组合中没有技术技巧 3、平时评价 学生对待本课程的态度,学习状态以及出勤率作为平常分数 (三) 、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内容的选择 《中国舞基础训练》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心身特点和认知水平,有助与学生的理解和训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材内容的编排 《中国舞基础训练》教材内容的编排按照基础能力训练阶段;基础能力提高阶段;综合能力训练阶段;综合能力运用阶段四个阶段,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有层次的组合 (四)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根据教学内容及特点,购买和制作必须的设备、资料并建设实训中心,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古典舞基训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表现力、身体控制力、身体韵律等方面有着极高要求,所以在教学上示范大量范例必须运用视、听等多种媒体,增强学生学习效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五、其他说明 1、本课程标准应用于六年制中专中国舞专业 2、本课程标准对任课教师有全面的要求要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3、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4、教学媒体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课件,进一步设计和制作教学中必须的教具、录象片、投影片等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