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应用项目运营能力规划(范文).docx

37页
  • 卖家[上传人]:刘****2
  • 文档编号:337401887
  • 上传时间:2022-10-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0.40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泓域咨询/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应用项目运营能力规划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应用项目运营能力规划目录一、 盈亏平衡分析方法简介 2二、 决策论概述 4三、 运营能力决策 9四、 能力柔性 13五、 产业环境分析 14六、 精细氧化铝行业发展趋势 15七、 必要性分析 17八、 项目概况 17九、 投资计划 20建设投资估算表 2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23流动资金估算表 2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2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27十、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2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2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2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3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3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36一、 盈亏平衡分析方法简介盈亏平衡分析就是通过分析产量一成本一利润之间的关系,确定保本产量,即盈亏平衡点的一种方法盈亏平衡点即损益分界点,其含义是:当产量达到盈亏平衡点时,正好持平,不亏不盈;当产量小于盈亏平衡点时,只亏不盈;当产量大于盈亏平衡点时,才有盈利盈亏平衡分析的关键是确定各项成本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化而变动的成本,包括管理费用、租金、财产税、固定资产折旧、部分修理费等。

      总的固定成本以F来表示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随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化而变动的成本,包括原料、包装物和直接人工等单位变动成本以p来表示1、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1)仅涉及一种产品2)生产的产品全部销售出去3)单位变动成本是不变的4)单位价格保持不变,设为p5)单位价格大于单位变动成本2、盈亏平衡点的计算3、实际应用盈亏平衡分析要注意的问题在实际中,为了进行盈亏平衡分析,还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现实中,产品销量和产量常常不同在利用盈亏平衡分析时,应使用可预期的销售量2)在某一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是不变的,但超过某一范围,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会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产品的变动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变化会有较大的变动,应确定相应的总变动成本函数3)实际中,产品的价格常随市场供求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产品价格随销售量的变化发生较大的变动,应确定相应的总销售收入函数4)实际生产经营中,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动具有相关性例如,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可能表示购买了先进的机器设备,代表方案技术水平的提高,其结果是增加产量、降低了单位产品变动成本;而产品成本下降也会使企业得以降低产品售价,增加产量等5)采用某一正常生产年份的数据,以盈利为零作为盈亏平衡状态,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而建设项目生产经营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每一年的数据都相同,并且存在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时间推移中所具备的增值能力万变不离其宗,盈亏平衡的基本原理就在于某一时点,总收入正好等于总成本二、 决策论概述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所做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准则,而不是最优准则要想使决策方案达到最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能够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订所有可能的方案;•准确知道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现实中,上述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所以,决策者难以做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要获取适量的信息这里的“适量”有两个含义:其一,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要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决策水平;其二,决策者在决定收集什么样的信息、收集多少信息以及从何处收集信息等问题时,要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不计代价地收集信息是不可取的1、决策要素决策有四个基本要素,即决策目标、自然状态、决策方案和收益值1)决策目标即决策要实现的目的,如利润最大、成本最低、时间最短、距离最近等。

      2)自然状态即一组影响决策结果的经济状态,如产品需求旺盛、一般或低迷,车市“遭遇严冬”或“春天来了”,股票的牛市或熊市等自然状态是决策者无法控制的3)决策方案即一组可供决策者选择的决策方案,如建设大型、中型或小型设施等4)收益值即每一个决策方案在每一个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如盈利50万元、成本降低10万元等2、决策环境决策环境是指决策者对决策环境的认知程度据此,可把决策环境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三种1)在确定型决策环境下,决策者对信息的了解最充分,自然状态完全确定,因此决策结果完全肯定确定型决策环境很少2)在风险型决策环境下,决策者对信息的认识比较充分,尽管自然状态是不确定的,但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已知的风险型决策环境不多3)在不确定型决策环境下,决策者对决策环境知之甚少,只能判断未来有几种自然状态,但没有足够的信息给出每种状态发生的概率决策更多的是在不确定型环境中进行的3、决策过程(1)识别问题,确定目标并非每个决策者都能正确地判断所要解决的问题个人知识、经验、本单位利益的局限性,或无法控制的因素等使得某些决策者不能正确地识别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大量,获取并解释信息,在此基础上识别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确定决策目标。

      2)确定自然状态确定何种自然状态要根据决策问题而定例如,为确定是否扩建汽车交易市场,就需要确定未来2~3年内的汽车需求状况3)提出若干决策方案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一般需要提出多个备选方案当然,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选择在提出决策方案时,需要进行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4)估算收益值决策方案在每一个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是由销售部门及经济师和会计师根据销售情况、成本信息估算出来的5)评价并选择决策方案在确定型决策环境下,可借助确定型模型(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等)评价决策方案,进而做出选择在风险型决策环境下,可采取最大期望值准则,即把每一个方案看作离散型随机变量,然后计算其数学期望数学期望是可能结果乘以可能结果发生概率的总和如果决策目标是收益值最大,那么选择数学期望值最大的方案;反之,选择数学期望值最小的方案在不确定型决策环境下,并不知道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为了做出决策,首先要选定决策准则通常有乐观准则、悲观准则、折中主义准则、等概率准则、后悔值准则等1)乐观准则乐观准则即大中取大准则,也称赫维斯准则按照这种准则,决策者从最乐观的角度出发,先计算每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再从这些收益值中选取最大值,所对应的方案即最佳方案。

      2)悲观准则悲观准则即小中取大准则,也称沃尔德准则按照这种准则,决策者从悲观角度出发,先计算每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最小收益值,再从这些收益值中选取最大值,所对应的方案即最佳方案3)折中主义准则折中主义准则即a准则,也称霍尔威兹准则按照这种准则,决策者首先设定一个a值,以此作为收益最大的自然状态的概率,1—a作为收益最小的自然状态的概率通过这种折中方式把不确定型决策环境转化成风险型决策环境,再根据最大期望值准则选择最优决策方案4)等概率准则等概率准则即平均主义准则,也称拉普拉斯准则按照这种准则,决策者把每一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视为相等的,通过平均方式把不确定型决策环境转化成风险型决策环境,再根据最大期望值准则选择最优决策方案5)后悔值准则后悔值准则即最大最小后悔值准则,也称萨维奇准则按照这种准则,首先计算各个方案的最大后悔值,然后从这些最大的后悔值中选择最小值,所对应的方案即为最优决策方案4、完全信息价值及其应用在风险型决策环境的基础上,如果通过对经济发展态势进一步了解,能够获得关于自然状态的完全信息,就确切知道了未来哪种状态一定发生,可以认为是风险决策环境转化成了确定型决策环境此时,决策问题变成了是否有必要掌握完全信息。

      这类决策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计算确定状态下的最大期望收益值;然后,计算EVC与EV的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完全信息价值;最后,比较完全信息价值与掌握完全信息所付出的代价,差值高于代价就有必要掌握完全信息,否则,放弃掌握完全信息计算完全信息价值的意义在于:企业在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处理信息之前,要对占有信息的渠道、难度及代价做出预测,如果占有完全信息的代价不高,低于完全信息价值,就付诸行动,把未来的情况调查清楚;反之,不如选择维持现有状态,按照风险型决策环境下的最大期望值准则选择方案三、 运营能力决策运营能力决策就是确定运营能力的总体规模及在不同地点的能力分配方案毋庸置疑,所构建或改变的能力要与需求相匹配,但从战略层面上考虑,运营能力构建或改变的策略、能力缓冲、外部能力的利用都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构建或改变运营能力的策略构建或改变运营能力有三种基本策略:先于需求建立能力,即超前策略;等需求到来之后再建立能力,即滞后策略;与需求同步建立能力,即同步策略1)超前策略超前策略就是比需求提前建立或改变运营能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需求对需求增加的情况,采取这种策略时,会有一些能力富余,甚至先期投入无法完全收回。

      但是,这种策略可使销售损失最小化超前策略比较适合技术密集型企业这类企业的能力建立或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滞后于需求来建立或改变能力,就会失去市场机会就产品生命周期阶段来说,对处于成长期的产品也倾向于采取这种策略2)滞后策略滞后策略是比需求延后一段时期建立或改变运营能力,如图4—2b所示这种策略的目标是使运营成本最小,保证企业始终按照最大负荷生产滞后策略适合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类企业的能力建立或改变相对容易3)同步策略同步策略介于超前策略和滞后策略之间,与需求同步建立或改变能力采用这种策略时,需要做好中长期的需求预测值得注意的是,运营能力的构建或改变不可能一跳而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未来的需求又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所以即使采取同步策略,建立或改变后形成的运营能力也不可能正好在时间上和数量上与需求相吻合,采取超前与滞后策略更是如此因此运营能力的构建或改变必然存在能力过剩或能力不足的风险如果小幅度地构建或改变运营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风险,但又涉及因频繁改变运营能力而带来的风险所以,企业应在这两种风险之间找一个平衡点2、能力缓冲能力缓冲是指所建立或改变的运营能力超过需求任何运营系统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效率,更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利用率,所以必须建立能力缓冲。

      建立能力缓冲总是要有付出的对固定投资大、经营范围不易改变的企业,可以实行能力预留策略来减少能力缓冲其做法是基础建设方面形成足够的能力,如足够大的标准厂房、足够的运输专用线、足够的水处理设施、足够的配电站,但只开动需要的负荷主体生,产装置则只建成一定的规模,待企业资金充足,而市场需求足够大时再扩大生产能力,并相应地提高运输专用线、水处理设施、配电站的负荷3、外部能力的利用企业在建立或改变运营能力时,不但要善于利用自身的资源,还要最大可能地利用外部,的资源来形成自己的能力通常,企业在配置运营能力时应在自制与外包,或者设备购买与租赁之间进行利弊权衡,做出选择1)自制与外包如果企业的资源充足,且利用起来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技术性,就可以自制产品反之,就可以考虑外包外包的另外一种考虑是,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而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品质生产外包是外包的一种,是企业利用自己的核心技术专注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控制销售渠道,以合同订购的形式把加工任务委托给其他厂家,再将所委托加工的产品低价买断,贴上自己的品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