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复合酵素中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的测定——液相检测法.pdf
2页QB/T XXXXXXXX7AA附录A(规范性)食用复合酵素中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的测定液相检测法A.1原理食用复合酵素中的短链脂肪酸经0.2 %盐酸超声提取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用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A.2试剂与材料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A.2.1试剂A.2.1.1盐酸(HCl):含量 36.0 %38.0 %A.2.1.2磷酸二氢钾(KH2PO4):分析纯A.2.1.3甲醇(CH3OH) :色谱纯A.2.1.4磷酸(H3PO4):色谱纯A.2.2试剂配制A.2.2.10.2 %的盐酸溶液:取 36 %盐酸约 5.56 mL,置 1 000 mL 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A.2.2.2空白溶液:0.2 %的盐酸溶液A.2.2.30.01 mol/L 磷酸二氢钾(pH=2.5) :准确称取磷酸二氢钾 1.36 g 置 1 000 mL 试剂瓶中,加水定容,摇匀,使用磷酸调节 pH 至 2.5,备用A.2.3标准品A.2.3.1乙酸:分析纯A.2.3.2丙酸:分析纯A.2.3.3丁酸:分析纯A.2.4标准溶液的配制A.2.4.1短链脂肪酸标准储备液:分别精密量取乙酸、丙酸、丁酸标准溶液,用 0.2 %的盐酸溶液定量稀释成浓度为 10 mg/mL 的乙酸、丙酸、丁酸标准贮备液。
A.2.4.2短链脂肪酸标准工作溶液(1 mg/mL) :精密量取短链脂肪酸标准储备液(10 mg/mL)100 L,用 0.2 %的盐酸溶液稀释定容至 1 mL,制成 1 mg/mL 的短链脂肪酸标准工作溶液A.2.4.3短链脂肪酸标准工作溶液 (0.1 mg/mL) : 精密量取短链脂肪酸标准工作溶液 (1 mg/mL) 100 L,用 0.2 %的盐酸溶液稀释定容至 1 mL,制成 0.1 mg/mL 的短链脂肪酸标准工作溶液A.2.4.4标准曲线中标准溶液的制备:取适量乙酸、丙酸、丁酸的标准贮备液,用 0.2 %的盐酸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混标) 配制方法如表 A.1:表 A.1 标准曲线中标准溶液的制备工作溶液浓度/(mg/mL)0.1110取工作溶液体积/L1005010050100200定容体积/L1000浓度/(g/mL)105010050010002000注:工作溶液现配现用A.3仪器和设备QB/T XXXXXXXX8A.3.1.1电子天平:感量为 0.1 mgA.3.1.2超声波振荡器A.3.1.3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A.4分析步骤A.4.1样品处理称取本品5 g,置50 mL容量瓶内,加0.2 %的盐酸溶液30 mL,摇匀,超声提取30 min,使用0.2 %的盐酸溶液定容至50 mL,摇匀,经0.45 m微孔滤膜过滤,取滤液进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
A.4.2仪器参考条件A.4.2.1色谱柱:C18 柱 4.6*250 mm 5 m(同等或以上分离效果的色谱柱) A.4.2.2流动相A相:甲醇950 mL+ 0.01 mol/L的磷酸二氢钾(pH=2.5)50 mL;B相:甲醇50 mL+ 0.01 mol/L的磷酸二氢钾(pH=2.5)950 mL;梯度洗脱表见表A.2表 A.2 梯度洗脱表时间(min)A相B相0.0001007.00326811.50326812.50010018.50STOPA.4.2.3柱温:35 + 5 A.4.2.4流速:1.0 mL/minA.4.2.5检测波长:215 nmA.4.2.6进样量:20 LA.4.3测定将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面积法定量A.5分析结果的表述 =100010001000(A.1)式中:X-试样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单位是克每千克(g/kg)c-进样液中短链脂肪酸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V-试样稀释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1000-换算系数计算结果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A.6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值差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A.7其他方法检出限:0.1 g/kg定量限:0.3 g/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