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牧场之国.doc
8页22 牧场之国教学时间 5月13日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自主阅读文本,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感受比喻、拟人修辞方法在文中的大量运用,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4.培养学生仿写的能力,在阅读与写作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了解荷兰牧场特点,感受异国风光在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可爱的基础上,感悟课文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拓展练笔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是个热爱旅游的人,他了解世界很多国家的风情,像童话之国丹麦,枫叶之国加拿大,樱花之国日本他还去过一个国家,知道是哪吗?来,猜一猜! 课件出示:运河 郁金香 牧场 风车 对,这就是荷兰 2.(课件出示地图)师: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全称尼德兰王国,原意为“低洼之国”,近四分之一的领土低于海平面。
荷兰地势平坦,西欧三大河流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均流经荷兰境内荷兰冬温夏凉,水草丰茂,享有“风车之国”、“郁金香王国”、“牧场之国”的美誉板书课题写“牧”字时师口述:左边是牛,这笔是“提”,右边像人手持牧鞭牧场之国) 3.齐读课题 二、初读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作者游历荷兰,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2. 出示词语 分行读 毛毡 镶嵌 牛犊 骏马 (牛犊指的是小牛,小马叫什么——马驹,小羊呢?羊羔) 无垠 公爵 呼噜 哞哞(“垠”是前鼻音)(这几个多音字,你能读准吗?) 模样 牛圈 吆喝 牲畜 仪态端庄 膘肥体壮 悠然自得 (月字旁的字大多与肉有关,出图理解“膘肥体壮”) 3. 作者游历荷兰,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板书“真正的荷兰”)这感叹出现了几次?(四次) 4.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是什么样的画面让作者发出了四次感叹?做批注 (板书“群牛 骏马 动物 宁静的夜晚”) 评:会读书的人能把厚书读薄,你能简要概括吗? 小结:课文就是从这四个角度写出了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的美。
5.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面,一幅画面引发一次感叹分小组读这四个自然段 三、精读文本,感受真正的荷兰 1.你最喜欢哪个画面? (一)第一幅图:群牛 在这幅图画里,你看到了什么?自由读第2段 读句子想象画面,是学习语文的一个好办法牧场之国的群牛图在你脑海中是什么样的呢? 这幅画面有色彩吗? 逐句点击出示: (1)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各种花色) (2)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除了色彩,画面上还有什么?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指导朗读:你能读出思想者的深度吗?) (4)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你能读出“贵夫人”的气质吗?) (5)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家长的尊严吗?) 小结:这三句分别描写了群牛的姿态 哪种姿态最吸引你?为什么? 读着读着,你觉得眼前仅仅是一群牛吗?你想到了什么?(点红“贵夫人、好似牛群的家长”)作者是怎样把牛的形态写活的呢?(比喻和拟人)瞧,牛群这一大家多么温馨和睦,其乐融融!这碧绿的草原就是群牛的家园。
板书“家园”) 小结:牧场上的牛儿生活得悠闲自在,作者的笔下既描写了牛群,也抓住了个别牛犊、老牛来写,这样点面结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辽阔的牧场风情图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真正的荷兰就是这样——温馨板书“温馨”) (二)你还喜欢哪幅画面? 第二幅图:骏马(出示课文第3段) 骏马飞驰在草原,仿佛一首歌,宛若一首诗瞧, 1.逐行出示: 碧绿色的低地 镶嵌在 一条条运河之间 成群的骏马 匹匹膘肥体壮 除了深深的野草 遮掩着的运河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 飞驰到远方 辽阔无垠的原野 似乎归它们所有 它们是 这个自由王国的 主人和公爵 2.我们一起合作来读一读 3.从这如诗如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这自由王国尊贵的主人板书“王国”“自由” 4.如果说刚才我们欣赏的奶牛是静态、优雅的,那么这儿的骏马则挥洒了阳刚与奔放请男子汉们一起来读一读音乐)读课文 5.小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真正的荷兰就是这样——自由 [设计意图:创意地改变了课文中句子的呈现方式,以诗句的形式逐行出示,这一行行的文字就像一匹匹奔腾的骏马驰入草原,课文语言的节奏跃然纸上,配上悠扬、动人的音乐,一读感知课文语言的画面美] (三)第三幅图:动物天堂 1.荷兰是群牛的家园,骏马的王国,也是其他动物的——天堂板书“的天堂”)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牧场是其他动物们的天堂?默读第4段,找到相关句子 (1)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赞许”是什么意思?(称赞)为什么赞许呢?(它肯定是在绿草地上生活得自由、快乐、满足才赞许的吧!) 师:你体会得真好如果猪会说话,它会怎样加以赞许? 生:它一定会点着头说:“多么广阔的绿草地啊,你是我们快乐的家 生:它也许会说:“在这里,没有人类来打扰我们,也没有敌人威胁到我们的安全,我和朋友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多么幸福啊!” 生:它可能没说那么多,只是一个劲儿地像个粗汉子似的嘟囔:“哦,我的家,我的家!”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猪的快乐,也看到了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美! 2.你还从哪个句子体会到牧场是其他动物的天堂? 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在这里多的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知道的?(点红“成千上万、成群结队”) 少的又是什么?(白天,见不到一个人影点红“见不到一个人影”) 从这一多一少,你有什么体会?(板书“安闲”) 3.你们能读出这些动物生活的悠然自得、舒适安闲吗?请女同学读一读 小结:绿色的草原,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就是这样——安闲指板书) 4.总结:作者的感叹反复出现,就像是一条清新柔和的线索,将课文各自然段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是作者向人们介绍荷兰,更是对荷兰美景的感叹 那么课文第一自然段起了什么作用? 别急,我们先来比较这两个句子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仔细读读,这两句有什么不同?(第一句突出强调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是牧场之国”这一特点 结合课题,再结合课文内容,现在你明白课文第一自然段起了什么作用了吗? 5.小结:这个总起句紧扣课题,开门见山 四、迁移写话 1.荷兰不仅是牧场之国,还是水之国,花之国。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荷兰的田园风光风光配解说) 2.仿照课文第二段选择写话:(音乐)(师强调:请大家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用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荷兰,是水之国,牧场之国,也是花之国 (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荷兰,是花之国,牧场之国,也是水之国 (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总结:这节课我们领略了牧场之国白天是群牛的家园、骏马的王国、动物的天堂,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就是这样——温馨、自由、安闲,下节课我们再走近荷兰的夜晚,一起去感受那儿的宁静祥和板书设计 群牛的家园 温馨 骏马的王国 自由 牧场之国 动物的天堂 真正的荷兰 安闲 宁静的夜晚 多媒体让文章相关的背景、文化蕴涵等等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这样分行出示词语,分行学习,把生字词学习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学生学得快,学得轻松,记得牢,识记生字词的教学目标顺利高效地达成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出示重点句重点词语变红,指导学生朗读,读中悟出作者是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牛的形态写活的此处水到渠成地突出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设计意图:一幅幅画面展现了荷兰的温馨、自由、安闲,每种不同风姿的美,在作者笔下都显得灵动、富有生趣,似优美的抒情小调作者的感叹反复出现,就像是一条清新柔和的线索,将课文各自然段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是作者向人们介绍荷兰,更是对荷兰美景的感叹此时瓜熟蒂落地突破教学难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课文第一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通过课件出示比较两个句子学生仔细读读,不难发现第一句突出强调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是牧场之国”这一特点结合课题,再结合课文内容,学生很容易就明白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总起句紧扣课题,开门见山学生领悟到了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