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海梅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案例说课反思.doc
7页《统计——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曹海梅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P99-P101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及对统计的兴趣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口吗?生:13亿师:最近我国正在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出示】例1复式统计表ppt老师这里也有一张人口统计表,这是一张反映某地区1985-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复式统计表提问】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生:描述表内数据信息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统计的知识板书】 统计师:要求学生拿出题卡 1【提问】请你观察“某城镇人口统计图”,你能说说这张统计图中都有些什么吗?生:(师引导学生说出)标题;纵轴:代表人数,单位:万人 每一格表示10万人;横轴: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应该年人数的条形图和数据;师:【提问】统计图上已画出了1985年和1990年人口数的条形图,1995年的怎么画?你会吗?请你来试一试。
生:画图师:谁愿意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画的?(指导画法)心里将每个小格平均分成10份例如在画24的时候找出一个标准35,34比35略低一点现在你会画了吗?请大家把城镇人口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再完成乡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生:画图【师生活动】 展示 交流 生说画法 二、新授师:现在我们完成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 两种量如果要将这两种量的数据作对比,我们能不能在同一个统计图中同时表示这两个量师:【提问】那么,在一幅统计图中,怎样区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呢?【出示】例1复式统计图(空图)ppt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说图例(一种图例代表一种事物)师:【提问】观察这个复式统计图横轴上的小格,你有什么发现?生:它横轴上的每个年份上有两个小格,而单式统计图横轴上的每个年份上只有一个小格师:【提问】这两个小格是做什么用的呢?请大家同桌间交流一下,然后在题卡上尝试画出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生:同桌交流 画图【师生活动】展示 交流 评价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新学习的统计图【板书】复式条形师:【提问】观察题卡上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说说他们有什么区别?生:在一张统计图上表示两种事物,可以直观地对比这两种事物 用不同的图例区分两种事物师:【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ppt师:【提问】观察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生: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师:【提问】横轴上的每个年份上有两个小格【师生活动】师:【练习】P101做一做,题卡2根据这张复式统计表告诉你的信息,给它制作一张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生活动】展示 交流 评价 解答(1)-(3)题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制作统计图来对比我们收集和记录的数据师:【练习】【出示】练习十九3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ppt【提问】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生:复式条形统计图师:【提问】从哪里看出来是复式统计图?生:在一张统计图上表示两种事物,用不同的图例区分两种事物师:【提问】图中是如何区别男生和女生的?生:黄色代表男生,蓝色代表女生师:【提问】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生: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三、小结谈谈你的学习收获根据学生回答在课题下板书 表示两种事物,可以直观地对比这两种事物;用不同的图例区分两种事物;四、布置作业P101做一做4小题提示做法《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设计曹海梅一、说教材:我所讲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 、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本节课是对第一学段的统计知识做简单的整理。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给定某地区城乡人口的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该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学习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说出它与单式统计图的不同,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二、说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有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让学生探索的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根据《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规定,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并绘制纵向条形复式统计图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能从统计图中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3、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学重点是:认识和了解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依据所给定的信息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是:.正确画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简单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了解——尝试动手制作——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等主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与自学能力五、说教学准备例题课件、直尺和水彩笔、课前布置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并收集数据六、说教学流程分四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揭示课题,引入新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某地1985~2000年城乡人口数量统计表,请看(出示课件)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除了统计表,有没有更形象更具体的方法呢?学生回答后出示课题[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当中去]第二环节: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制作纵向单式统计图1)(课件演示)并且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数字和课题不写行吗?你们能把这张统计图绘制完整吗?(2)学生动手绘制,绘制后展示评价,并且说一说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都要画什么?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课件。
第二步是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1)引导学生观察两幅统计图,并想一想:①如何把两张统计图合成一张统计图呢,这两个条形图分开画好,还是挨着画好?②如果挨着画,怎样区分哪个条形表示城镇,哪个表示乡村呢?(2)(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课件演示),说明:像这样对一个或两个以上数据进行统计而制成的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课题)第三步:观察复式统计图.1) 说一说复式统计图都有什么? (2)它与单式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后明确:复式统计图中有统计图名,图标,横轴表示的是年份,纵轴表示的是人数,单位是“万人”单式统计图没有图标,单式统计图中每年的人口情况只有“一条”只表示城镇人口或乡村人口的情况,而复式统计图每年的人口情况是“两条”,同时表示城镇人口或乡村人口的情况第四步:看图回答问题⑴哪年城镇人口数量最多?哪年最少?⑵ 哪年乡村人口最多?哪年最少?⑶ 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⑷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及对复式统计图的分析,体验到它与单式统计图的不同,总结体会到了这种复式统计的特点和作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还能使学生正确地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第三环节:巩固应用,拓展延伸本环节安排三项练习1、让学生把课前对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收集的数据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并在全班展示 2、让他们根据这节课所学习到的复式统计图的知识,画一幅复式统计图并就他们所画出的统计图提出几个问题来3、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并请小组代表说一说所画图的含义 [这样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了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灵活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能在此基础上加强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第四环节:心灵的对话,畅谈收获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回顾这堂课的学习过程,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1、你在这堂课中有什么收获?2、你在这堂课的学习中有什么感受和看法?[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放松地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和教师处于一个平等的位置,教学相长]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曹海梅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探究和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一、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机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有一定实践价值的问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就本课教学内容而言,由于四年级的孩子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了统计的意识,也形成了基本的统计数据的能力,所以由单式条形统计图过渡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不再是困扰学生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上,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两张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例,突破教学难点后,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然后通过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都得到提升从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来看,都是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实现,通过合作交流发现真理和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给学生一个“阳光般”的学习评价课堂上的评价要因人而异,有所不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适时给予不同的“阳光”评价。
当有学生答得很精彩时,我说“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或“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如果学生说得不准确时,我的评价是:“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给学生一个“阳光般”的评价,就会形成一个健康而又相互尊重的绿色的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