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一讲长乐老冯道.ppt

13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6673597
  • 上传时间:2018-06-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3M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一讲 长乐老冯道一 五代开封汉郭威951-960周开封沙陀刘知远947-951汉开封沙陀石敬塘 936-947晋洛阳沙陀 李存勗 923-936唐开封汉朱温907-923梁都城族属创建者时间国号北宋北宋南唐北宋南唐北宋北宋后唐北宋南唐灭于太原刘崇951-979北汉江陵高季兴907-963南平长沙马殷927-951楚广州刘龑917-971南汉福州王鏻933-945闽杭州钱镠923-978吴越成都孟知祥934-965后蜀成都王建907-925前蜀金陵李昪937-975南唐广陵杨隆演919-937吴都城创建者时间国号二 十国梁梁· ·朱全忠朱全忠晋晋· ·李克用李克用李存勗李存勗燕·刘守光岐岐· ·李茂贞李茂贞907907年年 朱全忠建梁朱全忠建梁908908年年 李克用卒李克用卒912912年年 朱全忠卒朱全忠卒913913年年 李存勗灭燕李存勗灭燕923923年年 后唐灭梁后唐灭梁924924年年 岐并入后唐岐并入后唐⑩⑩ 北北汉汉三 《长乐老自叙》引自薛居正《旧五代史·冯道传》:n余世家宗族,本始平、长乐二郡,历代之名实,具载于国 史家牒余先自燕亡归晋,事庄宗、明宗、闵帝、清泰帝 ,又事晋高祖皇帝、少帝。

      契丹据汴京,为北主所制,自 镇州与文武臣僚、马步将士归汉朝,事高祖皇帝、今上 顾以久叨禄位,备历艰危,上显祖宗,下光亲戚亡曾祖 讳凑,累赠至太傅,亡曾祖母崔氏,追封梁国太夫人;亡 祖讳炯,累赠至太师,亡祖母褚氏,追封吴国太夫人;亡 父讳良建,秘书少监致仕,累赠至尚书令,母张氏,追封 魏国太夫人n余阶自将仕郎,转朝议郎、朝散大夫、银青光禄大夫、金 紫光禄大夫、特进、开府仪同三司职自幽州节度巡官、 河东节度巡官、掌书记,再为翰林学士,改授端明殿学士 、集贤殿大学士、太微宫使,再为宏文馆大学士,又充诸 道盐铁转运使、南郊大礼使、明宗皇帝晋高祖皇帝山陵使 ,再授定国军节度、同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一为长春宫 使,又授武胜军节度、邓随均房等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官自摄幽府参军、试大理评事、检校尚书祠部郎中兼侍御 史、检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检校太师、兼侍中,又授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正 官自行台中书舍人,再为户部侍郎,转兵部侍郎、中书侍 郎,再为门下侍郎、刑部吏部尚书、右仆射,三为司空, 两在中书,一守本官,又授司徒、兼侍中,赐私门十六戟 ,又授太尉、兼侍中,又授戎太傅,又授汉太师。

      爵自开 国男至开国公、鲁国公,再封秦国公、梁国公、燕国公、 齐国公食邑自三百户至一万一千户,食实封自一百户至 一千八百户勋自柱国至上柱国功臣名自经邦致理翊赞 功臣至守正崇德保邦致理功臣、安时处顺守义崇静功臣、 崇仁保德宁邦翊圣功臣n先娶故德州户掾褚讳濆女,早亡,后娶故景州弓高县孙明 府讳师礼女,累封蜀国夫人亡长子平,自秘书郎授右拾 遗、工部度支员外郎;次子吉,自秘书省校书郎授膳部金 部职方员外郎、屯田郎中;第三亡子可,自秘书省正字授 殿中丞、工部户部员外郎;第四子幼亡;第五子义,自秘 书郎改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充定 国军衙内都指挥使,职罢改授朝散大夫、左春坊太子司议 郎、太常丞;第六子正,自协律郎改授银青光禄大夫、检 校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充定国军节度使,职罢改授朝散 大夫、太仆丞长女适故兵部崔侍郎讳衍子太仆少卿名绚 ,封万年县君;三女子早亡二孙幼亡唐长兴二年敕, 瀛州景城县庄来苏乡改为元辅乡,朝汉里为孝行里洛南 庄贯河南府洛阳县三州乡灵台里,奉晋天福五年敕,三州 乡改为上相乡,灵台里改为中台里,时守司徒、兼侍中; 又奉八年敕,上相乡改为太尉乡,中台里改为侍中里,时 守太尉、兼侍中。

      n静思本末,庆及存亡,盖自国恩,尽从家法,承训诲之旨 ,关教化之源,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 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 天,以三不欺为素贱如是,贵如是,长如是,老如是, 事亲、事君、事长、临人之道,旷蒙天恕,累经难而获多 福,曾陷蕃而归中华,非人之谋,是天之祐六合之内有 幸者,百岁之后有归所无以珠玉含,当以时服敛,以籧 篨葬,及择不食之地而葬焉,以不及于古人故祭以特羊 ,戒杀生也,当以不害命之物祭无立神道碑,以三代坟 前不获立碑故无请谥号,以无德故又念自宾佐至王佐 及领籓镇时,或有微益于国之事节,皆形于公籍所著文 章篇咏,因多事散失外,收拾得者,编于家集,其间见其 志,知之者,罪之者,未知众寡矣有庄、有宅、有群书 ,有三子可以袭其业于此日五盥,日三省,尚犹日知其 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为子、为弟、为人臣、为师长、为 夫、为父,有子、有犹子、有孙,奉身即有余矣为时乃 不足,不足者何?不能为大君致一统、定八方,诚有愧于 历职历官,何以答乾坤之施时开一卷,时饮一杯,食味 别声、被色,老安于当代耶!老而自乐,何乐如之!时乾 祐三年硃明月长乐老叙云四 欧阳修论五代n呜呼!…五代乱世也,其事无法而不合理者多矣,皆不足道 也。

      ——新五代史·汉本纪赞n呜呼!…甚矣,五代之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 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斯可谓乱世者欤!自古未之有也 ——唐废帝家人传赞n 呜呼!…五代,干戈贼乱之世也礼崩乐坏, 三纲五常之 道绝,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晋家人传赞n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 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 ,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 ——一行传序n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 纵览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往往与道德标 准及社会风习之变迁有关;当其新旧之间际,常呈 一纷纭综错之情态,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 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各是其是,而 互非其非也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奈何者虽然,值 此社会道德标准、社会风气纷乱变易之时,此转移 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明, 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苦痛,终于消灭而后已,其 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 泰名遂。

      其故何也?由于善于利用或不善利用此两 种以上不同标准及习俗以应付此环境而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