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课 联系观.doc
6页1第七课 联系观1、联系的含义、特点及方法论①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②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部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③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另一方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从而造福人类④事物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原理及方法论(1)关系:①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2)原理及方法论:第一、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因此,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取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第二、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3、如何把握系统优化方法?①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掌握系统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系统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完整准确的认识21.我国每年生成的 8 亿多吨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
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尊重客观联系,善于创新规律改造世界A.①② B.②③ C.②③ D.③④2.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 ,就是几个消费意向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共同进行消费 “拼车”的可以节约 50%以上的车费, “拼饭”的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 “拼族”这一消费行为说明了A.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B.量变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上的改变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D.事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3.顶层设计是一个工程学概念,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如今, “顶层设计”已成为中国新任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①要考虑事物的各要素,明确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②要重视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统筹考虑④要树立全局观念,寻求实现整体最优目标的合理方案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 材料一:《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已“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两亿,约占总人口的 14%。
老年人口基数大、增加快、 “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多,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和老年人产品的需求旺盛,但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养老基础设施和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等严重不足不同单位、行业、地区的养老差距较大,养老方式单一养老这一系统工程,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形成严峻挑战材料二: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 “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 “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 “四、二、一”家庭结构出现,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1)有人认为养老只是家庭子女的义务,请用联系观的有关知识对此进行评析10 分)(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政府在养老问题上应如何作为?(9 分)(3)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 (10 分)3【答案】 AAD(1)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区别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 分)家庭子女作为养老系统工程中关键性局部,应该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承担好赡养老人的责任义务。
(1 分)题中观点有合理之处 (1 分)②整体统率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也会影响部分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2 分)故养老也不能只依靠家庭这一个局部,还要对全社会统筹安排 (1 分)③系统的基本特征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1 分)想问题做事情要从整体出发,把各部分、各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这里也可答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1 分) 养老这一系统工程涉及家庭、社区、企业、政府等社会各方,要统筹协调各局部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应对 (1 分)因此题中观点不全面没答上述内容,只答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只能给 2 分)(2)①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原则,高度重视着力解决养老这一迫切的民生问题 (3 分) (答出政府宗旨原则、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政府权威公信力等都只给 3 分)②政府要依法履行经济职能,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 分)通过制定合理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和扶持企业等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开发更多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 (1 分)③政府要依法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 分)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养老待遇差距 (1 分)(3)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养儿防老”体现的“家” “孝”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美德,是维系家庭及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今天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4 分)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 “养儿防老”观念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人和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 分)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继承和发扬“养儿防老”中“家” “孝”的中华民族美德观念同时改造和剔除 “养儿防老”中愚昧封建思想,不断推陈出新,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 (4 分)4第八课 发展观1.什么是发展?怎样理解发展的实质?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包含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的变化才是发展。
)③要把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与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日趋灭亡的东西不能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力量的强弱和形式的新或旧来判断新旧事物其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2.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我们有什么要求?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的发展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新内容,具有旧事物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总是拼命扼杀新事物③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同时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3.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发?①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②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反对急于求成,拔苗助长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④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要坚持适度原则,防微杜渐,防止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⑤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 ,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51.“大鹏之功,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 ”(《潜夫论 释难》 )下列选项与材料所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皆宜 B.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D.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2.图(a)、图(b)蕴涵的哲理有( )①图(a)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②图(b)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③图(a)、图(b)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④图(a)、图(b)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这副对联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是事物不显著的变化 B.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4.“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出自中国古典名著《周易·乾·文言》 ,意思是说,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名言告诉我们要( )A.认真努力、刻苦拼搏 B.孜孜以求、与时俱进C.自强不息、善假外力 D.脚踏实地、重视积累5.下列对“量变”的理解正确的是A.量变是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B.量变阶段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C.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