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教师备课手册电子稿.doc
154页1小学教师备课本年度 第 学期学 校 学 科 小学语文 班 级 教 师 鹿城区教师培训和科研中心制2鹿城区小学教师备课导引学段目标 根据课标与本册教材内容,写出本学段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教材分析 分析本单元(课)教学内容和编写思路,明确其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学情精选教学内容,如:删减、增加、调整顺序等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能力状况等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 、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明确、恰当、具体(可检测)的教学目标,并能开发生成性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材和学情,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知识点) 基于关键问题的板块式设计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围绕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以“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形成一堂课的主要框架,并有破解关键问题而设计的关键环节或解决方法作业设计根据“精讲多练”的原则,合理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作业设计包括前置性作业、课中练习、课后作业) 。
把相关课外书籍篇章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并拓展到课后学习;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作业,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大课堂中学习语文教学板书设计 体现本课的教学思路和要点,呈现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学生成性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学习状况,对教案进行适当的修改与完善3鹿城区小学教师“备课改进”教学设计评价表(小学语文)评价人: 评价时间:学校: 备课教师:等级项目 要素 评 价 要 点A B C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 、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明确、恰当、具体的教学目标,并能开发生成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定位正确、合理、具体、可测教学重难点依据教材和学情,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知识点) 重难 点确立正确,教学设计能突出重点,突 破 难 点 基于关键问题的板块设计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围绕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以“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形成一堂课的主要框架,并有破解关键问题而设计的关键环节或解决方法。
以“教学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形成一堂课的主要框架教学过程要围绕目标的达成,有解决的步骤和方法作业设计根据“精讲多练”的原则,合理设计有针对性的预习作业、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和拓展所学知识,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作业设计科学合理,适度适量体现分层和趣味性,有适度的课外拓展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作业板书设计体现本课的教学思路和要点,呈现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学生成性板书设计精当扼要,体现本课的教学要点教学反思反思本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学习状况,对教案进行适当的修改与完善反思的针对性要强,力戒泛泛而谈优秀(A) 良好(B) 合格(C)综合评价评价建议:4学期教学计划本学段课标要求学情分析5本册教材内容本册教学目标6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后20%学生的学业帮扶措施7教 学 进 度 安 排 表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执行情况预备周 8.24—8.301 8.31—9.62 9.7—9.133 9.14—9.204 9.21—9.275 9.28—10.46 10.5—10.117 10.12—10.188 10.19—10.259 10.26—11.110 11.2—11.811 11.9—11.1512 11.16—11.2213 11.23—11.2914 11.30—12.615 12.7—12.1316 12.14—12.2017 12.21—12.2718 12.28—1.319 1.4—1.1020 1.11—1.1721 1.18—1.2422 1.25—1.318习作(小练笔)安排表时间 习作(小练笔)内容 课时数 执行情况9语文活动(语文综合实践、课外阅读等)安排表时间 活动内容 课时数 执行情况10单元教材解读第 单元 单元主题:11教 学 设 计第 单元第 课 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 课时 第 课时课题 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板块设计基于关键问题的学习活动设计12作业设计前置性作业: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教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3教学过程预设备课资料链接14教 学 设 计(第一学段范例)第 七 单元第 25 课 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 课时 第 课时课题 25.玲玲的画 课型 新授课教材简析《玲玲的画》是二年级下册第七组的第一篇文章,第七组文章主题为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
这篇文章就是典型的遇到问题,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好事在将坏事变成好事的过程中,玲玲的情感变化贯穿其中,画完画后的满意,弄脏后的着急,在爸爸的启发下解决问题后的喜悦爸爸的话更是意味深长“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句话值得学生积累,对学生处理生活中类似的事件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学情简析二年级下册的孩子对生字的掌握能力明显增强,能通过自主识字识记会认的字会写的字中,主要关注个别难写、易错的字以及具有同样特征的一类字二下的孩子朗读能力也明显提升,能在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后,体会人物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学生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稍有难度,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第二学段主要任务,在二下接近尾声时,可在老师的帮助下,让学生初步尝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玲玲的画》中爸爸的话教学目标1.通过图文结合、自主识字、识写结合能方法认识“玲、详、幅、奖、催、叭、脏、筋”8 个生字;会写“脑、筋、肯、糟” ,重点指导写好“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八自然段;借助图画和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通过头脑风暴,体会玲玲动脑筋的过程,学习用“我想了想,拿起笔,画了 , 。
”的句式表达;理解、感悟爸爸说的含有深意的话,积累并练习抄写初步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识八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练习读好第一、八自然段;教学难点:写好“糟”字;感悟爸爸含有深意的话基于关键问题的板块板块设计15设计板块一:小组合作,认识生字1.出示学习要求: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人人轮流读字,谁不认识哪个字,其他同学教教他2.检查:开火车认读字词板块二:借助词语,了解故事1.出示三幅图:你们能借助这三幅图和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2.指导写“脑筋、肯” 板块三:朗读故事,感悟主旨1.自由读第一段,在不懂的词语旁边打上一个问号2.指导朗读句子3.师生合作读 4-7 段4.读第 8 段,这段话中有两个词把小花狗写活了,发现了吗?——指导朗读句子5. 如果你是玲玲,你会画什么呢?你们也开动脑筋,模仿着文中的句子说一说6. 自己读读第 9 段,把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用“~~~”划出来板块四:学习写字,抄写句子1.教师范写“糟” 2.指导抄写句子: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作业设计课堂练习:1.根据三幅图和五个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头脑风暴,仿照课文的句子:“我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 , 。
说说玲玲还会画什么3.抄写句子课后作业:1.读读课文,认认生字2.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3.阅读《小和尚一休》16教学板书设计玲玲的画弄脏 动脑筋一等奖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第二学段范例)第 8 单元选读 课 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 课时 第 1 课时课题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课型 新授课教材简析选读课文《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是第八本单元教学之后的一个补充选读课文第八单元是故事单元,包括传说、寓言、神话等这单元学习要求:复述课文作为选读课文是在前面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教学之后的一种运用、巩固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同之前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文成公主进藏》等故事一样吸引人同时,无论是语言特色、故事结构,还是情节变化、故事人物等,它都是一篇典型的中国传统民间传说学情简析1.关于教学内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文本内容很容易理解2.关于语文能力:(1)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这是第二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之前学生一直在进行训练,而作为一篇叙述条理清楚的故事,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难度不是很大2)复述故事作为故事重在训练复述能力。
第八单元的学习中虽然一直在训练此种能力,但是成效不佳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照样会遇到这样的难题,需要根据本文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练习3.关于文体知识:学生虽读过不少传说,但并不明晰文体特点渗透传说的文17体知识有利于激发阅读期待教学目标1. 在预习基础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 朗读“除妖”片段,运用图画以及关键词练习复述故事,感受传说故事的生动与神奇3. 通过互比阅读,初步感知“民间传说”的文体特点,激发阅读、讲述民间传说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图画、关键词复述传说难点:能初步感知民间传说的文体特点板块设计基于关键问题的板块设计一、导入地图,激发兴趣出示中国地图,知晓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地理位置出示第一段,朗读二、了解主要内容1 教师指点出示关键词:出现妖怪——花珊除妖——大山裂为两半——母女隔海相望2 借助关键词说主要内容三、聚焦除妖练习复述四、对比阅读《五指山》 ,了解传说的写作特点学生活动:四人小组交流,汇报五、延伸、拓展出示雁荡某景点,让学生猜猜传说会怎么编出示传说,验证传说的文体特点作业设计课前作业:课中作业:找出《五指山》与《武夷山与阿里山的传说》的相同点课后作业:把《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讲给父母听;阅读传说故事。
板书设计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情节 人物 表达夸张神奇18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第三学段范例)第 8 单元第 27 课 上课时间 月 日星期 课时 第 课时课题 与象共舞 课型 略读课文教材简析《与象共舞》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八组“异域风情”主题单元文章饶有趣味地讲述了在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课文共有 5 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独立成段,紧紧围绕着泰国人与大象关系亲密进行层递式描述:第 1 自然段概述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第 2 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第 3 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第4 自然段举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课文 2、3、4、5 自然段都采用总分结构段式,是复习这种正义战胜邪恶 英雄19段式结构的好材料选编此文,一是使学生体验“万象之国”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二是让学生领悟课文先概述后分述的结构特点,提高对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及布局谋篇的能力作者用“与象共舞”为题,一语双关,体现了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大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学情简析五年级的学生基本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可以通过搜集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比较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但是对于题目“与象共舞”这种一语双关的表达方式和与文章内容深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