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陈易建.docx
8页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临床特点ALS多成年起病,散发性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6岁,具有阳性家 族史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6岁该病平均病程3・5年,但不同亚型患 者病程也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发病年龄小于55岁的患者生存期较 长此外,家族性ALS患者病程与散发患者不尽相同,且与特定基 因突变相关但无论何种类型ALS患者,最终多死于呼吸功能衰竭ALS临床以上、下运动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包括肌肉无力、 肌肉萎缩、肌東震颤及肌辛力增高、腱反射璽[病蠹阳申!旷般 无感觉异常及大小便障碍「其中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霭颤为工 运动神经系统受累表现;肌张力增高、丿健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为上 运动神经系统受累的主耍表现J为了诊断的需要,通常将全身骨骼肌 从上到下根据部位分为四段,W:球部(bulbar).颈段(cervical)>胸段 (thoracic)和腰舐段(lumbar),依次寻找以上四个部分上下运动神经元 受损的证据对于不同的患者,首发症状可以有多种表现多数患者以不对称 的局部肢体无力起病,如走路发僵、拖步、易跌倒,手指活动(如持 筷、开门、系扣)不灵活等也可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球部症状 起病少数患者以呼吸系统症状起病。
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肌 肉萎缩、“肉跳憾(即肌束震颤)、抽筋,并扩展至全身其他肌肉,进 入病程后期,除眼球活动外,全身各运动系统均受累,累及呼吸肌, 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多数患者最终死于呼吸衰竭或其他并发 症因该病主要累及运动神经系统,故病程中一般无感觉异常及大小 便障碍统计显示,起病部位以肢体无力者多见,较少数患者以吞咽 困难、构音障碍起病不同的疾病亚型其起病部位、病程及疾病进展 速度也不尽相同认知功能受损是ALS的一个常见特征额颖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 FTD)是ALS患者常同吋存在的疾病据统 计,约5%ALS患者符合FTD的诊断标准,而30%・50%的ALS患者| V h 4上上 > 、、亠虽然禾达到FTD诊断标准,但也出现了执行功能减退的表现对于 出现认申或行为等高级皮层功能障碍*旦未达単FTD诊断标准的ALS 患t,罗以旨改弓主丰玉*称*亍为障碍^LSBi)”, 若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则称为“ALS伴有认矢d站能障碍 (ALScifo FTD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注意力减退、执行功能障碍、 计划及解决问题能力减退、流利性或非流利性失语、人格改变、易激 惹、智能减退等高级皮层功能障碍,但记忆力通常不受累或受累轻微。
研究显示,执行功能障碍多见于以球部症状起病患者近年来的研究 显示,FTD与ALS在临床、影像、病理学和遗传特点上均存在重叠 性目前,尚不存在可靠的针对ALS认知损害的筛选试验言语流 畅性是一个敏感指标,同时述要筛查额叶执行功能等ALS及具相关临冰表型传统意义上,ALS是运动神经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但在实际临 床应用中,ALS已逐渐等同于运动神经元病的概念在发病早期,因 病变部位较为局限,很难将其明确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的哪一种,且 随着病情的进展,各表型间存在叠加或相互转化在临床表现上, ALS及其相关的临床表型多种多样,不同的表型起病形式、病程、预 后也不尽相同参考国内外文献,ALS及其相关的临床表型主要有以 下分类方法1、根据病变累及部分及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特点:▼(1) 经典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此为运动神经元炳中最常见的 成人起病形式,多脊髓节段受累状体征,中位生存期约3・5年⑵原发性侧索硬化(PLS):a ▲ I ■ W ■ X1 II J1 y仅有上运动神经元受累表现但在疾病早期,PLS很难与ALS鉴别… 因许多PLS患者最终出现临床或者 电生理学方面的下运动神经元受累(据统计,3-4年中多达77%的患者 发展为ALS),故一些学者耍求在PLS的诊断标准中加入“在疾病发病 后3年内未出现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表现”这一点。
此外,有些PLS患 者虽未出现临床上的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证据,但肌电图提示下运动神 经元受累,一些学者将其归类为^UMN-dominant ALS,9o对PLS未进展为ALS的患者,其预后较好,中位生存期320年(3) 进行性延髓麻痹(PBP):球部IX、X、XII颅神经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表现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等,吸入性肺炎是常见的致死原因中位生存期为2・3年4) 进行性脊肌萎缩(PMA):仅有颈段、胸段或腰舐段下运动神经 元受累表现,病情进展多变,中位生存期通常为5年,有些亚型生存 期N20年5) 连枷臂、连枷腿综合征(FAS、FLS):连枷臂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以对称性双上肢近端为主的肌无力和肌萎缩,而其他区域无或仅轻远端肌肉无力、?度受累由于上肢近端的不角肌、冈上肌、冈下肌、胸锁乳突肌和小 圆肌等肢带肌明显萎缩,导致双侧上肢呈现特征性姿势,即肩部卞沉, 上臂、前臂和手旋前病程进展后累及上肢远端的手部肌肉连枷腿 综合征以对称性双 无或仅轻度受累尽管部分FAS及FLS患者仅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 损害而与进行性脊肌萎缩有一定重叠,但由于FAS和FLS具有相对 良性的进程和临床症状分布的特殊性,很多研究者还是倾向于将其认 为是ALS的一种比较良性的变异类型。
2、根据病因特点(1998年El Escorial标准中的临床分型):(1) 散发性ALS: ALS单独或偶尔伴随先前存在的疾患出现2) 基因决定性ALS(家族性及遗传性):表现为一代或多代伴有不同模式的遗传方式,并且确定存在病理性基因突变(如超氧化物歧化酶1,即S0D1基因突变等)在此类型中,ALS可以作为遗传决定 的疾病出现在一些病例中,病理性突变已经被确定,如SOD1基因 突变当存在明确的病理性突变的家族史时,诊断可升降为实验室支 持的临床确诊的家族性ALS,表现为进行性上和下运动神经元体征至 少在同一区域内出现(没有能够解释这些神经系统异常体征的其他原 因)但如果遗传决定的病理性基因尚未被鉴定(甚至包括已经建立了 连锁),则耍使用散发性ALS的诊断标准3)ALS叠加综合征:首先必须符合ALS个诊断级别的临床、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标准,同时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从多见于散圖警ALS,b v . h 而产生了额外的ALS表现型,与ALS平前在可具有如下种或多种表现:①地理上处于聚集地(包括西太平洋亠/|> I I < I fl T [ ] I关岛、纪伊半岛、北非等地);②锥体外系体征(动作迟缓、僵直、磨颤 等丿家族性或散发雀);③小脑变性(脊髓小脑性异常征象声壕族性或散 发性);④痴呆(额叶型、克雅病型、肌萎缩型、家族性或散发性);⑤自 主神经系统异常(临床上异常的心血管反射,直肠或膀胱控制障碍, 家族性或散发性);⑥客观感觉障碍(振动觉减退,锐/钝辨别觉下降, 冷觉迟钝,家族性或散发性);⑦眼运动异常(核上性、核性,家族性或 散发性);⑧类ALS(迟发性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伴或不伴传导阻滞,内分泌疾患,铅中毒,感染)。
4)伴不明含义实验室异常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LAUS):ALS-LAUS的诊断首先必须符合临床很可能或临床确诊的ALS的临床、电生理以及神经影像诊断标准同吋伴有明确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但这些异常对ALS发病的意义尚不明确在某些患者纠正了实验室 检查的异常表现后可引起病程的改变这样的患者需要再研究背景-K 加以特殊考虑ALS-LAUS包括临床很可能或临床确诊的ALS患者 伴有以下表现之一:①单克隆丙种球蛋白(不明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 蛋口,Waldenstrom巨球蛋口血症,骨硬化性骨髓瘤等);②自身抗体(高 滴度GM1神经节营脂抗体等);③非恶性内分泌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 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腺功能低下等);④淋巴瘤(何杰金和非何杰金 淋巴瘤),散发性ALS伴发的肺癌、结肠癌或甲状腺癌和胰岛细胞瘤细胞病ni-1,;)类人口卜源(特别是铅,这些综合征作为其他非ALS病稈的继发表现,目前认为幻ALS的发病没有关系;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人类不表现为其他类型的ALSo类ALS综合征包括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伴或不伴传导阻滞)、内分泌疾患(特别是甲状旁腺 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状态)、铅中毒、感染和副肿瘤综合征。
在上述后3类中,应特别注意寻找可能的已知致病原因,如肿瘤、 单克隆异常蛋白血症等,对临床可治疾病,应采取积极手段,针对病 因进行治疗,有可能影响病程的变化,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