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方笔迹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与评价.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46538272
  • 上传时间:2023-04-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5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方笔迹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与评价【摘要】  对一百年来国外关于笔迹的心理学研究作了概览与评价认为临床心理学对笔迹的兴趣显得更浓,成果更多在人员选拔、司法鉴定、教育评估等方面,笔迹分析似乎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但关于其效度有不同证据笔迹与人格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引人入胜的课题,但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结果,也是众说纷纭归根结底,笔迹研究的争论,其焦点还是笔迹测量效度问题认为笔迹热出现在社会上而不是心理学界,这一现象值得思考心理学必须介入这一领域,笔迹分析只有成为心理学的工具,才能是真正可靠、有效的科学工具笔迹测量应当是一种投射测验它类似于罗夏黑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以及绘人测验,但又不同于这些测验总之,笔迹测量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 【关键词】  笔迹 效度 人格评估 人员选拔     1 引言     从亚里斯多德、凯撒、西赛罗到拿破仑;从弗洛依德、荣格、阿德勒到比奈,人们早已认识到笔迹用于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价值从高尔顿、阿尔波特到艾森克,一些著名心理学家也曾涉猎笔迹心理的研究但心理学界对笔迹现象的研究,一直以来呈现颇多争议的局面大抵有三种观点:其一,主张发展对笔迹的心理研究,认为笔迹作为人的活动产品,作为人的视觉-动作协调、情绪、注意、思维、乃至个性和能力等生理心理活动的投射,肯定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其二,持怀疑的观点,认为在有的研究里,笔迹分析的信度、效度令人怀疑;所以它至少是现在尚未成熟其三,持否定的观点,认为对笔迹的研究等同于占星术等伪科学,以及民间笔相学家的江湖技艺,或者认为笔迹研究的效度很成问题,不足可取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社会上兴起的“笔迹热”中,有些人就是将笔迹分析当作占星术之类的神秘预测术的互联网上有几十个笔迹网站,有的网站声称可以根据孕妇的笔迹100%地预测胎儿的性别美国注册的笔迹学家有20,000人,据称都没有接受过适当的心理学训练然而笔迹分析都要从笔迹揭示人的心理特征显然,心理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是迫切需要的,并且面临挑战    从总的发展趋势看来,主张发展对笔迹心理的研究这种观点是占主流的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以前将笔迹学分类为“神秘的”(occult),现在改为“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s)这是个重要的标志此外,根据对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文献数据库PsycINFO、心理测验年签(Mental Measurement Yearbook)1880年以来100多年的文献资料分析,心理学专业文献中对笔迹的研究显然呈上升趋势,在30年代有一个高峰,然后在80、90年代再次出现高峰(见图1),共有2272项研究。

      如果将美国联机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MEDLINE(R) Advanced以及美国科教资源信息中心ERIC Database中有关笔迹研究的文献包括进来,共有5226项研究    从各国的研究状况看,德国、法国、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家对这一领域予以更高重视,而且50%-80%的公司企业采用笔迹分析进行人员选拔;相反美国、英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却较为逊色;大概只有0.5%-7.8%的公司企业采用笔迹分析进行人员选拔中国在历史上对书法笔迹的研究非常重视,并产生了许多精彩深刻的理论,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其它国家无法相比但我国心理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其它国家相比,却显得更加薄弱   2 临床心理学对笔迹的研究     临床心理学对笔迹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多,而且其研究结果也是较多肯定的    一些研究分析了精神分裂症、神经症、同性恋以及心理压力与笔迹的关系例如,Baig等人发现病人的签名可作心理诊断参考259个随机抽取的住院记录测量其签名的大小并与精神病学诊断作比较,包括100个正常人,45个精神分裂症患者,49个抑郁症患者,15个躁狂症患者,50个躯体心理障碍患者统计分析表明:躁狂组的签名明显大于其它组;躯体心理障碍组的签名明显大于正常组[1]。

      Gerken等在一个安定药治疗效果的28天试验中,使用21个精神分裂症被试(年龄20-70岁),发现安定药效果与笔迹测验的得分呈负相关Agardi等人比较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者的笔迹,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笔迹中字母和词汇更多写出线外、书写探索区域减少、字母词汇很少放在单位书写区域,运动协调和空间视觉组织能力低效等Tamas等人使用20人的抑郁患者样本与健康者相比,31个参数中10个有差异结果认为书写的低模仿水平,精细动作的延迟是抑郁患者的特征Anderson讨论了字母“I”的书写作为自我的间接代表在同性恋中的象征意义他研究了25个男性同性恋与25个男大学生(作为控制组),发现男性同性恋写的“I”字母更多女性化,而控制组则写得更长些、更男性化认为存在这样一种同性恋的笔迹特征[2]    Keinan和Eilat试图发展一种用以测量心理压力的笔迹分析方法选择了一些被认为在不同的压力状态下有可能改变的笔迹参数,并预测了改变的方向56个男伞兵在高低不同的压力条件下留下笔迹样本,并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评价被试的焦虑水平发现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在预期的方向笔迹的大多数参数发生了改变[3]Bidoli与 Maninchedda测量了笔迹样本以探索焦虑的起源、产生的情境和表现,以期发展一个对抗和减少焦虑的治疗方法。

      他们收集了26个心理治疗患者的笔迹样本,并对被试作了焦虑问卷量表的测验结果表明患者的笔迹与焦虑量表的得分有显著的积极的相关    有的研究讨论了癫痫与笔迹的关系Perron与 Gobineau的研究中,6个心理学家以12项特征评价37个癫痫患者,63个神经症患者的笔迹,评判者相关0.90,正确率达到75%[4]Perron等分析了100个被试的笔迹,63个被诊断为癫痫症,37个被诊断为其它心理疾患发现12个变量的笔迹分析能够区别二组被试,二组平均分数有显著意义[5]    关于脑损伤与笔迹的关系也有不少研究Silveri等报告了一个67岁小脑萎缩和书写困难的男被试个案要求被试听写215个大写单词、245个草书单词;并复写15个大写单词,15个草书的单词结果发现无论是笔划还是字母都有省略和重复的现象出现Ardila和 Rosselli研究了21个(19-65岁)右利手有右半球受损病因的被试被试做了神经学、神经心理学的测验和特别的书写测验其笔迹上的错误是:文字的取代;特征省略与增加;字母省略与增加;不能维持水平的书写;不合适的分组和因素的分裂;书写风格的改变等[6]    Windsor比较了43个注意缺乏活动过度障碍(ADHD)的儿童(8-11岁)和71个正常儿童的笔迹,发现前者易认性明显低,并且写的字母大,书写时间长。

      此外,药物治疗的注意缺乏活动过度障碍儿童比非药物治疗的注意缺乏活动过度障碍儿童的情况又要好些[7]    另一些研究试图揭示酗酒、自杀、吸毒者的笔迹特征Belin发现酗酒者和抑郁者的笔迹有确切的共同特征,表现在动作书写困难、空间的不适当使用、缺乏自信、不成熟、焦虑等方面并进一步探讨了与双亲相关的特征[8]Tripp等对68个酗酒者和18个常人的笔迹作了实验比较测量了压力、可变性、无秩序、速度等,正常组成绩明显要比酗酒组好书写任务要求愈高,两组差异愈大但在酒精条件下,当正常组成绩有所削弱时,酗酒组的成绩却有所改善[9]Mcbride等调查了加拿大安大略21岁以下267个青少年自杀者,并探索了学习无能与自杀的关系,发现自杀者笔记中89%有较多的拼写和书写错误[10]Belin讨论了4个27-52岁被试其笔迹与自杀的关系,发现4种类型的笔迹与自杀相关:即兴奋的(exalted),静态的(static),迟钝的(stagnant),扩散的(diffused)认为笔迹分析可帮助鉴定潜在的自杀者及其动机    除了以上论及的方面,临床研究还涉及了相当广泛的其它方面    3 笔迹心理分析在人员选拔、司法鉴定和教育评估中的作用     Satow和 Rector试图证实格式塔笔迹学家能否用笔迹区分成功的企业家。

      他们获取了40对笔迹样本,这些样本来自成功的首席执行长官(CES)及控制组(随机选取的个体),3个笔迹学家区分哪些是企业家的结果表明,这些笔迹学家能区分成功的企业家,成功的频率分别为31/40;34/40;34/40[11]Keinan等让6名职业笔迹学家、6名心理学家、6名门外汉评价65个士兵(19-20岁)的笔迹样本这些士兵是注册参加在以色列的步兵军官训练课程的使用7点量表,有动机水平、心理稳定性、实践性、心理成熟、智力、操作能力、应付压力能力、调整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独立性、社交性和领导能力并在9点量表上排列每一学员在训练课程中的成功机会结果表明:笔迹学家评分组内的和谐系数是0.20-0.37;而心理学家为0.17-0.36;门外汉最低为0.09-0.20但笔迹学家和心理学家能明显预期学员的成功,不过笔迹学家没有心理学家的效度高[12]但有的研究又出现相反的报导如Getz与Sharir研究了在以色列集体农庄使用笔迹测验选拔侯选人的情况205个侯选人每人提供一个笔迹样本,通过笔迹分析预期侯选人是否成为成功的成员结果表明在留下来的成员与成为成功的成员两组之间并没有什么明显不同,结论是缺乏效度[13]。

          Quinan曾研究过100个凶手、100个伪造者、100个非罪犯和6个屠夫发现凶手组的笔迹与其他组相比,速度更慢、更难看、更无规则;而屠夫在各方面类似凶手[14]Downey研究了笔迹的伪装,他曾让12个男12个女的被试在无线格的纸上写诗句,然后再重写以伪装笔迹发现伪装笔迹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字母大小、斜度、线条质量、字母等形式上[15]    关于笔迹在教育评估上的作用也有不少研究Johnson和Carlisle用笔迹评价量表(H ES)评估了103名1-3年级的正常成绩和学习失能的学生正常组和失能组二组的明显差异表现在字母的形式和大小上Oosthuizen试图用笔迹来预测学生的学术成就69个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提供了笔迹样本并完成个性问卷发现笔迹作为一种心理测量比个性问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笔迹测验比个性问卷得到更高的多元相关二者联合预测心理学课程的年级平均成绩,有显著意义May和 Brannin检验了两个假设,即1、书写速度与IQ有关;2、笔迹易认性与IQ无关53个(17―45 岁)被试完成笔迹易认性与速度测验以及智力测验,发现IQ与易认性呈负相关,与速度不相关认为结论支持将笔迹测验当作对IQ的一种测量,并驳斥了那种将笔迹不清、难以辨认的人当作愚钝者的普遍的偏见。

          4 笔迹与人格     笔迹究竟能否揭示人的人格特质?这一问题的确激发了研究者的很大兴趣,但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出现了复杂的结论    Van Rooij等探讨了是否可从笔迹正确推断一个人的外向性基于3种人格问卷的测验,3人被区分为外向;3人被区分为内向10个笔迹学家(年龄35-60岁)独立地将6人的笔迹样本判断为内向的或外向的10个笔迹学家对6人的判断,总共60个判断,58个是正确的该研究证明可从笔迹对人的内外向特质作出正确评估[16]Tett与 Palmer(1997 )检验了M. N. Bunker1979年提出的笔迹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据说找到了与人格特质相关的笔迹因素49个大学生(年龄19-46)的“内容不确定”(Content-neutral)的笔迹由2个训练过的编码者独立地分析30因素;大学生同时完成杰克逊人格问卷(JPI―R),这一测验测量15人格特质笔迹分析的评定者信度中等;笔迹因素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显著[17]艾森克和Gudjonsson检验了笔迹与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中的P、E、N、L4分量表的关系48男5女(平均年龄30)被试完成EPQ并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