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学习理论介绍.课件.ppt
48页第二讲第二讲第二讲第二讲经典学习理论介绍经典学习理论介绍经典学习理论介绍经典学习理论介绍主讲人:孟楠主讲人:孟楠主讲人:孟楠主讲人:孟楠Friday, September 13, 2024Friday, September 13, 2024Friday, September 13, 2024Friday, September 13, 2024主要内容提示主要内容提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序言序言•什么是学习理论?什么是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旨在阐明学习是怎样产生的,它经历怎样的学习理论旨在阐明学习是怎样产生的,它经历怎样的过程,它有哪些规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过程,它有哪些规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题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学说:代表学说:•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桑代克简介桑代克简介•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主要著作:主要著作:《《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1903))《《智力测验智力测验》》((1926))《《成人的学习成人的学习》》((1931))《《人类的学习人类的学习》》((1931))《《教育之基本原理教育之基本原理》》((1932)(与其学生盖)(与其学生盖茨合著)茨合著)•他在美国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他在美国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桑代克在早期工作中,也把大多数行为看作是桑代克在早期工作中,也把大多数行为看作是对环境中刺激的反应对环境中刺激的反应•桑代克超越巴甫洛夫之处在于,他提出在某个桑代克超越巴甫洛夫之处在于,他提出在某个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影响了未来的行为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影响了未来的行为 •联结主义理论,又称联结主义理论,又称““联结说联结说””或或““试误说试误说””,是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学习理论是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学习,是个体在刺激情境中表现反应时所产生学习,是个体在刺激情境中表现反应时所产生的的““刺激-反应刺激-反应””的联结•主要试验:饿猫迷箱主要试验:饿猫迷箱三大学习定律: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准备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个体身心准备状态而异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个体身心准备状态而异•练习律:练习律: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随练习次数的多寡而有强弱之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随练习次数的多寡而有强弱之分只有有奖励的练习才能时联结增强只有有奖励的练习才能时联结增强•效果律:效果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反应之后是否得到满足的效果而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反应之后是否得到满足的效果而定。
定斯金纳简介斯金纳简介•B.F.斯金纳(斯金纳(1904—1990))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主要著作:主要著作:《《有机体的行为有机体的行为》》 ((1938))《《科学和人类行为科学和人类行为》》 ((1953))《《言语行为言语行为》》 ((1957)) 《《强化程序强化程序》》 ((1957)) 《《教学技术教学技术》》 ((1968))《《关于行为主义关于行为主义》》 ((1974))《《超越自由和尊严超越自由和尊严》》 ((1971))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斯金纳将条件作用的学习历程分为两类:斯金纳将条件作用的学习历程分为两类:–反应型条件作用,又称反应型条件作用,又称“反射学习反射学习”–操作型条件作用,又称操作型条件作用,又称“操作学习操作学习”斯金纳对学习历程的解释就是后一种类型斯金纳对学习历程的解释就是后一种类型“强化原则强化原则”•斯金纳长期致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斯金纳长期致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及时强化及时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形成了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自己的一套理论•代表试验:白鼠走迷宫代表试验:白鼠走迷宫早期斯金纳箱早期斯金纳箱白鼠走迷宫装置白鼠走迷宫装置 “强化原则强化原则”•个体的任何自发反应,如能带来有效后果,则个体的任何自发反应,如能带来有效后果,则该反应因强化而保留该反应因强化而保留•凡是能强化个体反应的一切刺激均可视为强化凡是能强化个体反应的一切刺激均可视为强化物强化物有正、负之分:物强化物有正、负之分:正强化物正强化物 —— 食物食物负强化物负强化物 —— 电击电击•正负强化物的出现与消失均由个体反应所致,正负强化物的出现与消失均由个体反应所致,个体的行为将决定其以后的行为个体的行为将决定其以后的行为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故在教育上主张奖励与惩罚响,故在教育上主张奖励与惩罚•根据操作条件作用理论中的强化原则,根据操作条件作用理论中的强化原则,便产生了对学校教育极有影响的便产生了对学校教育极有影响的行为矫行为矫正正、、编序教学编序教学、、精熟学习精熟学习、、电脑辅助教电脑辅助教学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代表人物:班杜拉•经典学说:观察模仿学习理论经典学说:观察模仿学习理论班杜拉简介班杜拉简介•艾伯特艾伯特·班杜拉,班杜拉, 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80年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主要著作:主要著作: 《《青春期的攻击行为青春期的攻击行为》》((1959)) (与理查德(与理查德·沃尔特斯合著)沃尔特斯合著) 《《攻击行为:社会学习分析攻击行为:社会学习分析》》 ((1973年)年)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1977))观察模仿学习理论观察模仿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的三元取向:环境、个人、行为学习理论的三元取向:环境、个人、行为•学习的产生并非基于强化学习的产生并非基于强化•学习得自观察与模仿学习得自观察与模仿•模仿学习有四种方式:模仿学习有四种方式:–直接模仿直接模仿–综合模仿综合模仿–象征模仿象征模仿–抽象模仿抽象模仿观察模仿学习理论观察模仿学习理论•模仿学习绝非机械式反应模仿学习绝非机械式反应•最能引起儿童模仿的楷模:最能引起儿童模仿的楷模:–儿童心目中对他生活影响最大的人物儿童心目中对他生活影响最大的人物–与他同性别的人物与他同性别的人物–曾获荣誉、出身高层或富有家庭的儿童曾获荣誉、出身高层或富有家庭的儿童•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注意-保持-再生-机动注意-保持-再生-机动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实验一:实验一: –让儿童观看电影里一个女性成年人对一个充让儿童观看电影里一个女性成年人对一个充气人的攻击性行为;气人的攻击性行为;–然后让他们再现;然后让他们再现;–结果是结果是所有所有儿童都能较儿童都能较准确准确地地显示显示出榜样的出榜样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实验二:实验二: –把把4至至6岁的岁的儿童儿童分成两组分成两组–两组儿童在电影中都看到一个成年男子两组儿童在电影中都看到一个成年男子演示演示四种四种不同的不同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影片快结束时,影片快结束时,甲组甲组儿童儿童看到看到这个成人榜样这个成人榜样受到受到奖励奖励;;乙组乙组儿童看到的则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儿童看到的则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惩惩罚罚–让儿童进入一间让儿童进入一间游戏室游戏室,里面放有一个同样的充,里面放有一个同样的充气人及成人榜样使用过的其他物件气人及成人榜样使用过的其他物件–结果结果甲组甲组儿童比乙组儿童表现出儿童比乙组儿童表现出更多更多的攻击性行的攻击性行为–再组织两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后再组织两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后以糖果以糖果作为奖励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回想榜样行为,并付,要求儿童尽可能回想榜样行为,并付诸行动结果两组儿童表现诸行动结果两组儿童表现无任何差异无任何差异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认为学习行为可由观察模仿而产生,符认为学习行为可由观察模仿而产生,符合合“身教重于言教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的原则•为为示范教学示范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教学以及以及教学演示教学演示等等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中介历程的说法,提醒教师在设计学习中介历程的说法,提醒教师在设计学习情境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与认知情境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与认知能力上的差异能力上的差异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旨在解释学习时在既有知识之上学习新旨在解释学习时在既有知识之上学习新知识的历程知识的历程•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布鲁纳简介布鲁纳简介•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结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教育著作有: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过程教育过程》》 ((1960))《《论认知论认知》》《《教学论探讨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适合性教育适合性》》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 对人类认知表征的理论解释对人类认知表征的理论解释–人类经由认知表征的过程获取知识人类经由认知表征的过程获取知识–不同的表征方式就代表不同的学习方式,这不同的表征方式就代表不同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随年龄发展,也与学习材料的性质相种方式随年龄发展,也与学习材料的性质相关。
关–认知表征的发展分三个阶段:认知表征的发展分三个阶段:动作表征、形象表征、符号表征动作表征、形象表征、符号表征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发现学习论中的结构理念发现学习论中的结构理念–直觉思维是发现学习的前奏直觉思维是发现学习的前奏–学习情境的结构性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情境的结构性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探索中发现的正误答案同具反馈价值探索中发现的正误答案同具反馈价值经典教学案例经典教学案例•布鲁纳和数学家迪因斯合作设计布鲁纳和数学家迪因斯合作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儿童发现二次方程式的教学任务:引导儿童发现二次方程式的因式分解的规律因式分解的规律•教学工具:迪因斯积木教学工具:迪因斯积木(见图见图)经典教学案例经典教学案例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1.首先让儿童熟悉表示数量的积木块,即迪首先让儿童熟悉表示数量的积木块,即迪因斯积木块;因斯积木块;2.向儿童呈现一个由积木拼成的正方形,并向儿童呈现一个由积木拼成的正方形,并告诉儿童,这个图叫告诉儿童,这个图叫x正方形正方形(即由即由x乘乘x个个积木块构成积木块构成);;3.接着问:你们能拼成比这个正方形更大的接着问:你们能拼成比这个正方形更大的正方形吗正方形吗?儿童轻而易举地拼出了另一个儿童轻而易举地拼出了另一个正方形;正方形;4.接着要求儿童描述他们拼成的图形(接着要求儿童描述他们拼成的图形(x+1正方形)正方形)他们说他们说“我们拼成的这个正方形是一个我们拼成的这个正方形是一个x正方形加上两个正方形加上两个x长度,再加上一单元。
长度,再加上一单元1.经典教学案例经典教学案例 一元二次方一元二次方程程5.布鲁纳告诉儿童:布鲁纳告诉儿童:“我们还有另一种根据我们还有另一种根据边说明你们所拼成的正方形的方法,即边说明你们所拼成的正方形的方法,即(x十十1)(x十十1)由于这是表示同一个正方形的两种基本方由于这是表示同一个正方形的两种基本方法,所以可以写成法,所以可以写成 x*x十十2x十十1=(=(x十十1))(x十十1)6.依此类推,下图右边两个图可分别写成依此类推,下图右边两个图可分别写成(x十十2)(x十十2)==x*x+4x+4和和(x十十3)(x+3)=x*x十十6x十十9 1.经典教学案例经典教学案例 一元二次方一元二次方程程•图示图示奥苏贝尔简介奥苏贝尔简介•奥苏贝尔,美国著名的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美国著名的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主要教育著作:主要教育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 ((1978)) (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理论)理论)–《《自我发展与个性失调自我发展与个性失调》》 ((1952))–《《青少年发展的理论与问题青少年发展的理论与问题》》((1954、、1977,第二版时与人合作),第二版时与人合作)–《《儿童发展的理论与问题儿童发展的理论与问题》》 ((1958))–《《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1969,与人合作),与人合作)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意义学习论强调意义学习论强调“认知-接受认知-接受”学习,学习,内涵如下:内涵如下:1.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有意义接受学习必须满足内、外部条件:有意义接受学习必须满足内、外部条件:1.内部条件内部条件:学习者须有意义学习的:学习者须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心向2.外部条件外部条件:学习者:学习者认知结构中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必须有适当的知适当的知识识,以便与新知识发生联系以便与新知识发生联系1.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 以符号为代表的新概念与学习者认知以符号为代表的新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建立结构中原有观念建立非人为联系非人为联系或或实实质性联系质性联系的过程非人为联系:非人为联系: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种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或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种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或逻辑的基础上的联系逻辑的基础上的联系实质性联系:实质性联系:指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指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种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的联系构种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的联系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3.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是通过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是通过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新旧知识“同化同化”或或“类属类属”来实现来实现的的“同化同化”或或“类属类属”的过程有的过程有3种类型种类型::①①下位学习下位学习——派生类属、相关类属派生类属、相关类属②②上位学习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总括学习③③并列学习并列学习——不产生类属不产生类属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4.设置设置“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有效的学习方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法之一1.“组织者组织者”分分2类:类:1.陈述性陈述性“组织者组织者”::与新的学习产生上位关系与新的学习产生上位关系2.比较性比较性“组织者组织者”::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性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性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5.接受学习并非完全被动接受学习并非完全被动 学生会在教师提供的学生会在教师提供的“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的引导下,尝试运用已有的先备知识,的引导下,尝试运用已有的先备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吸收新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吸收新知识奥苏贝尔论认知结构奥苏贝尔论认知结构认知学习论认知学习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1.发现学习论在教育上的两大贡献:发现学习论在教育上的两大贡献:1.为启发式教学确立了理论基础为启发式教学确立了理论基础2.学习情境的结构理念,引起以后教材编制重视结构学习情境的结构理念,引起以后教材编制重视结构的实践的实践2.意义学习论对学校提出的一个重要建议:意义学习论对学校提出的一个重要建议:1.教师对学生经验能力的了解并给予清楚的讲解引导,教师对学生经验能力的了解并给予清楚的讲解引导,是形成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是形成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学习学习1.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验背景2.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1.对新知识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对新知识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而建构成的;的信息而建构成的;2.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情况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建构,而不单是提取进行建构,而不单是提取3.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一标准的理解1.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1.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1.当建构新材料当建构新材料A时,现有同性质的材料时,现有同性质的材料B的知识,的知识,将有助于将有助于A的学习2.支架式教学的组成环节:支架式教学的组成环节:①①搭脚手架搭脚手架②②进入情境进入情境③③独立探索独立探索④④协作学习协作学习⑤⑤效果评价效果评价1.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伟治伟治 · 柏克小学柏克小学”所作的教改试验(支架式教学)所作的教改试验(支架式教学)1.授课对象:授课对象:三、四年级学生混合组成的试验班三、四年级学生混合组成的试验班2.任课教师:任课教师:玛莉玛莉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①①搭脚手架:为动物园制作一本电子导游册搭脚手架:为动物园制作一本电子导游册②②进入情境:三人一组,每组负责一个展馆;每进入情境:三人一组,每组负责一个展馆;每人挑选一项工作(编程、搜集图片、编写文字人挑选一项工作(编程、搜集图片、编写文字说明)说明)③③独立探索:学生各自完成工作独立探索:学生各自完成工作④④协作学习:组织全试验班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协作学习:组织全试验班进行交流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开展协作学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此基础上开展协作学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意义(讨论有袋类动物的异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意义(讨论有袋类动物的异同点)同点)⑤⑤效果评价:自评、互评效果评价:自评、互评……1.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2.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1.当建构材料当建构材料A时,先呈现一组概念,从而时,先呈现一组概念,从而有助于有助于A的学习。
的学习2.抛锚式教学的组成环节:抛锚式教学的组成环节:①①创设情境创设情境②②确定问题确定问题③③自主学习自主学习④④协作学习协作学习⑤⑤效果评价效果评价1.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门尼门尼 · 彭兹中心彭兹中心小学小学”所作的教改试验所作的教改试验(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1.授课对象:授课对象:六年级试验班,六年级试验班,30名学生名学生2.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安德莉亚安德莉亚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①①创设情境:围绕奥运会提出有关问题创设情境:围绕奥运会提出有关问题②②确定问题:学生自选一个具体问题作为研究主确定问题:学生自选一个具体问题作为研究主题题③③自主学习:个人或小组展开研究自主学习:个人或小组展开研究④④协作学习:各小组展示多媒体作品,全班讨论,协作学习:各小组展示多媒体作品,全班讨论,就某一问题深入讨论就某一问题深入讨论⑤⑤效果评价:互评、自评效果评价:互评、自评……1.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3.随机进入教学随机进入教学1.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2.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①呈现基本情境呈现基本情境②②随机进入学习随机进入学习③③思维发展训练思维发展训练④④小组协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⑤⑤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效果评价 1.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农学院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农学院所作的教改试验所作的教改试验(随机进入教随机进入教学学) 1.授课对象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大学本科生2.任课教师任课教师::“遗传技术遗传技术” 教学系统教学系统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①①确定主题:通过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本课程的若干主题确定主题:通过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本课程的若干主题(细胞结构、染色体的组成、(细胞结构、染色体的组成、DNA的化学成分和遗传的化学成分和遗传代码以及代码以及DNA的复制方式等的复制方式等) ②②呈现基本情境:创设与分子遗传和生物技术有关的多样呈现基本情境:创设与分子遗传和生物技术有关的多样化的实际情境化的实际情境 ③③随机进入学习:根据学生的意愿可选学不同主题随机进入学习:根据学生的意愿可选学不同主题 ④④小组协作学习:开展基于小组协作学习:开展基于Internet网络的专题讨论网络的专题讨论⑤⑤学习效果评价:自我评价练习学习效果评价:自我评价练习 、有针对性地对薄弱环、有针对性地对薄弱环节作补充学习与练习节作补充学习与练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主张情境教学,避免教学脱离实际情况主张情境教学,避免教学脱离实际情况•提倡合作学习,有助于竞争条件下学风提倡合作学习,有助于竞争条件下学风的改善的改善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1.马洛斯马洛斯 ——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2.罗杰斯罗杰斯 —— 在教育领域影响最大在教育领域影响最大1.罗杰斯的学习理论罗杰斯的学习理论1.强调学生为强调学生为”中心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教育理念2.坚持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坚持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1.人皆有天赋的学习潜力人皆有天赋的学习潜力2.教材有意义且符合学习目的时学生才会产生学习教材有意义且符合学习目的时学生才会产生学习3.在较少威胁的环境下才会有效学习在较少威胁的环境下才会有效学习4.主动、自发、全身心地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的主动、自发、全身心地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效果5.自评学习结果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与创造力自评学习结果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与创造力6.除知识外还应重视生活能力学习,以适应社会变化除知识外还应重视生活能力学习,以适应社会变化3.重视价值、态度情感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重视价值、态度情感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