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参考教案2.doc
6页教育精选《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参考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虚像和实像概念.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在上一节学习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深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所提高,这节课主要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起点低,但落点高,相对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引导学生得出探究结论要不断提示学生引起学生注意在教学检测中通过习题再次加深学生对结论的理解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要让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形成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本节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最终得出探究结论多媒体课件起到了辅助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多媒体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一)、提出问题:同学们动手做下面两个实验:1、通过凸透镜近距离观察书上的文字,你看到了什么?2、通过凸透镜远距离观察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二)、通过实验、导入新课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动手实验,回答自己看到的现象。
凸透镜可以成像)创设问题情境并利用小实验,导入新课实验探究(三)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出示课件中的问题:1. 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呢?2.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教师介绍光具座及实验所需其他器材)3.利用课件中的动画指导学生学生猜想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小组讨论选择现有器材,自己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利用课件中的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利用文本课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猜想假设实验探究制定计划、设计实验(1)如何组装实验装置?凸透镜、蜡烛、光屏如何放置?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2)改变物距,从远到近,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各怎样变化测量出每一种情况下物体的物距和像距3)在成虚像和实像的两种情况下,轻轻吹蜡烛的火焰,使它向左侧或向右侧偏斜,观察火焰的像是向左侧还是向右侧偏斜注意像与物体的左右关系学生根据自己理解,思考物距和像距意义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利用动画提示实验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时注意点:](1)把凸透镜、烛焰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
2)反复移动光屏至找到最清晰明亮的烛焰的实像.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修正实验计划,并进行实验实验时要注意老师强调的问题,收集好数据利用文本课件强调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收集数据3)搞清怎样观察虚像(4)及时记录像的性质、物距和像距.(5)多次实验,观察物体的成像.4.收集证据5.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物距、像距与透镜的一倍焦距(f)、二倍焦距(2f)进行大小的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学生相互讨论,注意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归纳出结论利用课件中的文本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课件提示、点拨使学生自己发现结论总结归纳(四)[动画演示]学生总结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成像情况正立倒立放大缩小虚像实像u>2f2f>v>f倒立缩小实像U=2fv=2f倒立等大实像2f>u>fv>2f倒立放大实像u 学生交流回答出示课件文本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出示例题(见课件),引导学生解答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课件出示例题帮助学生学会应用课堂检测教师指导进行练习(题目见课件)学生思考完成课件出示,巩固新知知识拓展[动画演示]凹透镜成像规律学生观察并总结课件展示,提高能力作业布置1、找出虚实像、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在哪儿?作业布置2、物距变化,像距会如何变化?3、当物体与透镜间距离非常大时,会成什么样的像呢?鼓励学生完成作业引导学生完成作业,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流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