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doc
4页讲故事的人莫言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还是要给你们讲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
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摘自《读者》2013 年第 3 期)1.选文主要回忆了作者成长中哪三个故事?从中看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回答5 分)—————————————————————————————————————————————————————————2.文中画线的 A、B 两处句子分别描写了母亲和“我”的流泪,请分析其原因及表达的感情4 分)——————————————————————————————————————————————————————————3.选文③、④段中,母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请写出能够体现母亲态度变化过程的关键词语。
3 分)( ▲ ) ( ▲ ) ( ▲ ) 4. 有人认为莫言是因为“会讲故事”而成为著名的作家,进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谈一谈,莫言会讲故事能力的形成,对你学习语文的启发4 分)——————————————————————————————————————————————————————————参考答案:1.(5 分)(1)我多算卖菜老人一毛钱,母亲伤心痛哭(被母亲批评);(2)我害怕母亲寻短见,母亲却来安慰我;(3)母亲默许我去集上听书每点 1 分)母亲形象:母亲是一位慈爱、正直、坚强、感情细腻、对孩子要求宽严有度、希望孩子有出息的普通又伟大的劳动妇女2 分)2. (4 分)A:流泪的原因:因我占了人家的便宜而难过、失望、羞愧表现母亲为“我”占便宜而难过、羞愧的心情;B:以为失去母亲而极度痛苦,表现我对母亲的依恋与热爱3. .(3 分)批评 默许 担忧(忧心忡忡)4.莫言喜欢上集市听书,并善于复述书人的故事,说明语文学习,不仅要听而且要说,善于在生活中学习莫言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说明语文学习需要想象,要通过想象培养新能力。
总之莫言的成功告诉我们语文学习要多读、多听、多想、不断创新。
